问答题某出版社具有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的甲,接到某大学教授乙推荐的由张、王两主编的书稿《中国普通高校名录》,阅后认为该书稿能取得良好效益,就向社长作了汇报。社长当即决定将该书列入当年出版计划补报备案,并委托教授乙初审和加工。甲复审书稿并签字后,作为快件发稿至出版部。技术当天完成版式设计,随后连同社外美术完成的封面设计电子文件发往印刷厂,排版后即出胶片正式印制。 这些错误违反了出版社图书质量管理制度中的哪些制度?请将问题一中所列错误进行归类后分别说明。

题目
问答题
某出版社具有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的甲,接到某大学教授乙推荐的由张、王两主编的书稿《中国普通高校名录》,阅后认为该书稿能取得良好效益,就向社长作了汇报。社长当即决定将该书列入当年出版计划补报备案,并委托教授乙初审和加工。甲复审书稿并签字后,作为快件发稿至出版部。技术当天完成版式设计,随后连同社外美术完成的封面设计电子文件发往印刷厂,排版后即出胶片正式印制。 这些错误违反了出版社图书质量管理制度中的哪些制度?请将问题一中所列错误进行归类后分别说明。

相似考题

2.中国公民张某编写了一部书稿《数码相机指南》,于2004年1月将该书稿大纲送交甲出版社联系出版。甲出版社按规定程序进行选题论证并列选后,与张某签订了出版合同。合同约定:张某在合同签订之日起2个月内将所编《数码相机指南》的定稿交付甲出版社;张某保证合法拥有《数码相机指南》的全部著作权权利,如发生侵犯他人权利的问题,由张某承担全部责任;甲出版社获得的专有出版权为期5年;如果书稿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甲出版社应于张某交付该书定稿后的5个月内出版该书,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张某人民币1万元。2004年3月,张某按合同约定将最后改定的全部书稿交付甲出版社。该书稿将数十家数码相机生产公司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相机的功能特点等分成八大部分编排,每一部分的前面均概括介绍该类相机的共同特性。审稿人员都认为:该书稿的编排和介绍也还合理、到位,但是其中汇集的许多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署名来看,其著作权应属于相应的相机生产公司,必须得到这些公司的许可使用授权该书稿才可出版。甲出版社因此于2004年5月与张某联系,请其提供有关公司的授权证明。但是直到当年11月,张某仍未提供。于是,甲出版社决定不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于2004年12月初通知了张某。2005年2月,张某向人民法院起诉甲出版社。诉状称:已经拥有《数码相机指南》专有出版权的甲出版社一直未对书稿提出过任何修改意见,这足以说明书稿质量已经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该社本应当按合同约定至迟于2004年8月出版该书,但是至今仍未出版,构成违约;甲出版社索取数十家公司的授权证明,只是为了规避违约责任而企图迫使张某首先提出解除合同,因为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载有的内容只是一些现成的技术数据和已经客观存在的相机操作方式,并不属于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且它们都是赠送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故而《数码相机指南》能否出版与这些公司毫无关系。最后,张某请求法院判令甲出版社履行合同,在2005年7月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赔偿违约金1万元。 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为什么?

更多“某出版社具有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的甲,接到某大学教授乙推荐的由张、王两主编的书稿《中国普通高校名录》,阅后认为该书稿能取”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出版社具有出版专业中职业资格的编辑甲,接到某大学教授乙推荐的由张、王两作者主编的书稿《中国普通高校名录》,阅后认为该书稿能取得良好的效益,就向社长作了汇报。社长当即召集有关人员共同进行论证,决定将该书列入当年出版计划补报备案,并委托教授乙初审和编辑加工。甲复审书稿并签字后,作为快件发稿至出版部。技术编辑当天完成版式设计,随后连同社外美术编辑完成的封面设计电子文件发往印刷厂安排印制。该出版社的做法存在哪些错误?请分项编号列出。


    正确答案: 存在的错误有:
    ①未办理重大选题备案手续。
    ②让不具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社外人员负责初审和编辑加工任务。
    ③书稿未经三级审稿就进行编辑加工。
    ④编辑甲不具有复审资格而承担复审任务。
    ⑤书稿加工后未经三级审核就发稿。
    ⑥整体设计方案未经三审通过就进入制作流程。

  • 第2题:

    中国公民张某编写了一部书稿《数码相机指南》,于2004年1月将该书稿大纲送交甲出版社联系出版。甲出版社按规定程序进行选题论证并列选后,与张某签订了出版合同。合同约定:张某在合同签订之日起2个月内将所编《数码相机指南》的定稿交付甲出版社;张某保证合法拥有《数码相机指南》的全部著作权权利,如发生侵犯他人权利的问题,由张某承担全部责任;甲出版社获得的专有出版权为期5年;如果书稿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甲出版社应于张某交付该书定稿后的5个月内出版该书,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张某人民币1万元。 2004年3月,张某按合同约定将最后改定的全部书稿交付甲出版社。该书稿将数十家数码相机生产公司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相机的功能特点等分成八大部分编排,每一部分的前面均概括介绍该类相机的共同特性。审稿人员都认为:该书稿的编排和介绍也还合理、到位,但是其中汇集的许多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署名来看,其著作权应属于相应的相机生产公司,必须得到这些公司的许可使用授权该书稿才可出版。甲出版社因此于2004年5月与张某联系,请其提供有关公司的授权证明。但是直到当年11月,张某仍未提供。于是,甲出版社决定不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于2004年12月初通知了张某。 2005年2月,张某向人民法院起诉甲出版社。诉状称:已经拥有《数码相机指南》专有出版权的甲出版社一直未对书稿提出过任何修改意见,这足以说明书稿质量已经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该社本应当按合同约定至迟于2004年8月出版该书,但是至今仍未出版,构成违约;甲出版社索取数十家公司的授权证明,只是为了规避违约责任而企图迫使张某首先提出解除合同,因为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载有的内容只是一些现成的技术数据和已经客观存在的相机操作方式,并不属于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且它们都是赠送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故而《数码相机指南》能否出版与这些公司毫无关系。最后,张某请求法院判令甲出版社履行合同,在2005年7月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赔偿违约金1万元。 张某是否可以成为《数码相机指南》的著作权人?为什么?


    正确答案: 可以。因为《数码相机指南》是由张某将自己所收录的数码相机产品说明书和用户手册作了整理和分类编排,并加上概括介绍后才形成的,属于汇编作品,而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属于汇编者,即由张某享有。

  • 第3题: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某图书出版社在2009年7月准备增补以下6个选题: ①《2009年热力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选》②《澳门特别行政区大事记》(配光盘) ③《中俄边界变迁研究》(附地图)④《现代人体美术作品选》 ⑤《伊斯兰教的形成与发展》⑥《古今天象奇观集萃》 选题①的书稿由热力学会主编。理化编辑室主任看过稿件后,认为内容过于专深,本社编辑人员难以把握其知识的正确性,担心难以保证图书质量。于是热力学会建议:由学会约请某大学物理系的一名副教授担任该书稿的责任编辑,并由该系两位教授负责完成复审和终审工作,出版社收到定稿作整体设计后就可安排印制,但是出版社没有同意。 选题④的作者交稿时提出:出版社完成审稿和编辑加工后,由作者自行联系印刷厂印制3000册,交出版社样书30册,其余由其自销;作者除承担印制费用外,再交给出版社3万元,但是出版社也没有同意。 为什么出版社不能同意选题①主编单位热力学会的建议?出版社如何处理才妥当?


    正确答案: (1)出版社不同意这个建议,是因为图书的责任编辑工作和复审、终审工作都应该由本出版社的编辑人员负责。
    (2)出版社可以请热力学会帮助联系该学科的专家担任书稿的外审,主要把握稿件内容在科学性、知识性上的正确性,外审后的书稿再由出版社安排进行三审和编辑加工、整体设计等。

  • 第4题:

    某出版社具有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的甲,接到某大学教授乙推荐的由张、王两主编的书稿《中国普通高校名录》,阅后认为该书稿能取得良好效益,就向社长作了汇报。社长当即决定将该书列入当年出版计划补报备案,并委托教授乙初审和加工。甲复审书稿并签字后,作为快件发稿至出版部。技术当天完成版式设计,随后连同社外美术完成的封面设计电子文件发往印刷厂,排版后即出胶片正式印制。 该出版社出版此书的做法存在哪些错误?请分项编号列出


    正确答案: 存在的错误:(1)选题未经集体论证就匆忙列入出版计划。(2)未办理重大选题备案手续。(3)让不具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社外人员负责初审和编辑加工任务。(4)书稿未经三级审稿就进行编辑加工。(5)书稿加工后未经三级审核就发稿。(6)封面设计及整体设计方案未经三审通过就进入制作流程。(7)编辑甲不具有复审资格而承担复审任务。(8)书稿排版后未经校对就出胶片正式印制。

  • 第5题:

    假如王某在婚前发表了一部书稿,但是婚后才取得这部书稿的稿酬,该稿酬是()。

    • A、夫妻共同财产
    • B、以出版社交付稿酬时间为准
    • C、以发表时间为准
    • D、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C

  • 第6题:

    问答题
    中国公民张某编写了一部书稿《数码相机指南》,于2004年1月将该书稿大纲送交甲出版社联系出版。甲出版社按规定程序进行选题论证并列选后,与张某签订了出版合同。合同约定:张某在合同签订之日起2个月内将所编《数码相机指南》的定稿交付甲出版社;张某保证合法拥有《数码相机指南》的全部著作权权利,如发生侵犯他人权利的问题,由张某承担全部责任;甲出版社获得的专有出版权为期5年;如果书稿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甲出版社应于张某交付该书定稿后的5个月内出版该书,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张某人民币1万元。 2004年3月,张某按合同约定将最后改定的全部书稿交付甲出版社。该书稿将数十家数码相机生产公司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相机的功能特点等分成八大部分编排,每一部分的前面均概括介绍该类相机的共同特性。审稿人员都认为:该书稿的编排和介绍也还合理、到位,但是其中汇集的许多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署名来看,其著作权应属于相应的相机生产公司,必须得到这些公司的许可使用授权该书稿才可出版。甲出版社因此于2004年5月与张某联系,请其提供有关公司的授权证明。但是直到当年11月,张某仍未提供。于是,甲出版社决定不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于2004年12月初通知了张某。 2005年2月,张某向人民法院起诉甲出版社。诉状称:已经拥有《数码相机指南》专有出版权的甲出版社一直未对书稿提出过任何修改意见,这足以说明书稿质量已经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该社本应当按合同约定至迟于2004年8月出版该书,但是至今仍未出版,构成违约;甲出版社索取数十家公司的授权证明,只是为了规避违约责任而企图迫使张某首先提出解除合同,因为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载有的内容只是一些现成的技术数据和已经客观存在的相机操作方式,并不属于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且它们都是赠送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故而《数码相机指南》能否出版与这些公司毫无关系。最后,张某请求法院判令甲出版社履行合同,在2005年7月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赔偿违约金1万元。 张某要求出版《数码相机指南》是否确与哪些相机生产公司无关?为什么?

    正确答案: 否。因为《数码相机指南》是汇编作品,而法律规定出版汇编作品必须取得所汇编的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授权,本案中原作品上署名的是相应的数码相机生产公司,这些公司就是原作品的著作权人,所以该书稿能否出版是与这些公司有关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某出版社具有出版专业中职业资格的编辑甲,接到某大学教授乙推荐的由张、王两作者主编的书稿《中国普通高校名录》,阅后认为该书稿能取得良好的效益,就向社长作了汇报。社长当即召集有关人员共同进行论证,决定将该书列入当年出版计划补报备案,并委托教授乙初审和编辑加工。甲复审书稿并签字后,作为快件发稿至出版部。技术编辑当天完成版式设计,随后连同社外美术编辑完成的封面设计电子文件发往印刷厂安排印制。该出版社的做法存在哪些错误?请分项编号列出。

    正确答案: 存在的错误有:
    ①未办理重大选题备案手续。
    ②让不具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社外人员负责初审和编辑加工任务。
    ③书稿未经三级审稿就进行编辑加工。
    ④编辑甲不具有复审资格而承担复审任务。
    ⑤书稿加工后未经三级审核就发稿。
    ⑥整体设计方案未经三审通过就进入制作流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某出版社具有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的甲,接到某大学教授乙推荐的由张、王两主编的书稿《中国普通高校名录》,阅后认为该书稿能取得良好效益,就向社长作了汇报。社长当即决定将该书列入当年出版计划补报备案,并委托教授乙初审和加工。甲复审书稿并签字后,作为快件发稿至出版部。技术当天完成版式设计,随后连同社外美术完成的封面设计电子文件发往印刷厂,排版后即出胶片正式印制。 该出版社出版此书的做法存在哪些错误?请分项编号列出

    正确答案: 存在的错误:(1)选题未经集体论证就匆忙列入出版计划。(2)未办理重大选题备案手续。(3)让不具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社外人员负责初审和编辑加工任务。(4)书稿未经三级审稿就进行编辑加工。(5)书稿加工后未经三级审核就发稿。(6)封面设计及整体设计方案未经三审通过就进入制作流程。(7)编辑甲不具有复审资格而承担复审任务。(8)书稿排版后未经校对就出胶片正式印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中国公民李某、张某与韩国人金某合著一本有关内科的医学者作,由中国某科技出版社用中文出版,合著了3人的姓名。后来,张某与李某该书责成英文,由中国某出版社转让给英国某出版社在英国出版。张某、李某在将书稿给中国国内出版社时,在书稿上未署韩国作者金某的姓名。出版社由于疏忽也未提出异议,就在英国出版发行。该书英文版在英国出版以后,没韩国作者金某的名字。金某遂来中国状告科技出版社侵权。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金某是否有著作权?

    正确答案: 韩国金某参加了作品的创作,并在作品的中文版署名,该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根据《著作权法》第2条、第11条的规定享有著作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某出版社具有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的甲,接到某大学教授乙推荐的由张、王两主编的书稿《中国普通高校名录》,阅后认为该书稿能取得良好效益,就向社长作了汇报。社长当即决定将该书列入当年出版计划补报备案,并委托教授乙初审和加工。甲复审书稿并签字后,作为快件发稿至出版部。技术当天完成版式设计,随后连同社外美术完成的封面设计电子文件发往印刷厂,排版后即出胶片正式印制。 这些错误违反了出版社图书质量管理制度中的哪些制度?请将问题一中所列错误进行归类后分别说明。

    正确答案: (1)错误(1)违反选题集体论证制度。(2)错误(2)违反重大选题报请审核备案制度。(3)错误(3)违反责任编辑制度和编辑持证上岗制度。(4)错误(3)、(4)、(5)、(6)、(7)违反三级审稿责任制度。(5)错误(8)违反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某出版社一名专业技术职务为副编审的编辑室主任甲组到了一部书稿,审稿中的初审和复审可以采取的做法有(  )等。[2008年中级真题]
    A

    由甲兼任初审和复审

    B

    由甲初审,聘请大学教授复审

    C

    由甲初审,担任编辑室副主任的一名老编审复审

    D

    由专业技术职务为编辑的其他编辑人员初审,甲复审

    E

    特聘一名大学教授初审,甲复审


    正确答案: A,B
    解析: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第八条规定,“坚持稿件三审责任制度”,“初审,应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复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编辑室主任一级的人员担任”。A项,三审环节中,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B项,大学教授不是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的人员,因此不能担任复审;E项,大学教授不是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因此不能担任初审。

  • 第12题:

    多选题
    某出版社一名专业技术职务为副编审的编辑室主任甲组到了一部书稿,审稿中的初审和复审可以采取的做法有(  )等。[2008年真题]
    A

    由甲兼任初审和复审

    B

    由甲初审,聘请大学教授复审

    C

    由甲初审,担任编辑室副主任的一名老编审复审

    D

    由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为编辑的其他编辑人员初审,甲复审

    E

    特聘一名大学教授初审,甲复审


    正确答案: C,D
    解析: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第八条规定,“坚持稿件三审责任制度”,“初审,应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复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的人员担任”。A项,三审环节中,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BE两项,大学教授作为外审人员,不属于三级审稿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所以它不能替代三审制中的任何一个审级。

  • 第13题:

    某图书出版社在2009年7月准备增补以下6个选题: ①《2009年热力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选》 ②《澳门特别行政区大事记》(配光盘) ③《中俄边界变迁研究》(附地图) ④《现代人体美术作品选》 ⑤《伊斯兰教的形成与发展》 ⑥《古今天象奇观集萃》 选题①的书稿由热力学会主编。理化编辑室主任看过稿件后,认为内容过于专深,本社编辑人员难以把握其知识的正确性,担心难以保证图书质量。于是热力学会建议:由学会约请某大学物理系的一名副教授担任该书稿的责任编辑,并由该系两位教授负责完成复审和终审工作,出版社收到定稿作整体设计后就可安排印制,但是出版社没有同意。 选题④的作者交稿时提出:出版社完成审稿和编辑加工后,由作者自行联系印刷厂印制3000册,交出版社样书30册,其余由其自销;作者除承担印制费用外,再交给出版社3万元,但是出版社也没有同意。 出版以上选题的图书,出版社应分别办理哪些手续?


    正确答案: (1)选题②、③、⑤应办理重大选题备案手续。(2)选题②需附光盘,应向出版行政部门申请《电子出版物复制委托书》。(3)这6个选题均需向省级新闻出版局补报选题计划。

  • 第14题:

    中国公民张某编写了一部书稿《数码相机指南》,于2004年1月将该书稿大纲送交甲出版社联系出版。甲出版社按规定程序进行选题论证并列选后,与张某签订了出版合同。合同约定:张某在合同签订之日起2个月内将所编《数码相机指南》的定稿交付甲出版社;张某保证合法拥有《数码相机指南》的全部著作权权利,如发生侵犯他人权利的问题,由张某承担全部责任;甲出版社获得的专有出版权为期5年;如果书稿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甲出版社应于张某交付该书定稿后的5个月内出版该书,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张某人民币1万元。 2004年3月,张某按合同约定将最后改定的全部书稿交付甲出版社。该书稿将数十家数码相机生产公司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相机的功能特点等分成八大部分编排,每一部分的前面均概括介绍该类相机的共同特性。审稿人员都认为:该书稿的编排和介绍也还合理、到位,但是其中汇集的许多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署名来看,其著作权应属于相应的相机生产公司,必须得到这些公司的许可使用授权该书稿才可出版。甲出版社因此于2004年5月与张某联系,请其提供有关公司的授权证明。但是直到当年11月,张某仍未提供。于是,甲出版社决定不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于2004年12月初通知了张某。 2005年2月,张某向人民法院起诉甲出版社。诉状称:已经拥有《数码相机指南》专有出版权的甲出版社一直未对书稿提出过任何修改意见,这足以说明书稿质量已经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该社本应当按合同约定至迟于2004年8月出版该书,但是至今仍未出版,构成违约;甲出版社索取数十家公司的授权证明,只是为了规避违约责任而企图迫使张某首先提出解除合同,因为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载有的内容只是一些现成的技术数据和已经客观存在的相机操作方式,并不属于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且它们都是赠送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故而《数码相机指南》能否出版与这些公司毫无关系。最后,张某请求法院判令甲出版社履行合同,在2005年7月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赔偿违约金1万元。 张某要求出版《数码相机指南》是否确与哪些相机生产公司无关?为什么?


    正确答案: 否。因为《数码相机指南》是汇编作品,而法律规定出版汇编作品必须取得所汇编的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授权,本案中原作品上署名的是相应的数码相机生产公司,这些公司就是原作品的著作权人,所以该书稿能否出版是与这些公司有关的。

  • 第15题:

    某社收到一部关于宗教方面的书稿,经责任编辑初审后,觉得有部分内容没有把握,提交总编辑审查后决定请某大学宗教学教授审查。教授审查后认为问题不大,并提出了修改建议。责任编辑即进行书稿的加工整理,再次请该教授复审后,经总编辑审阅发稿并安排出版。请根据出版方面的有关规定,判断这样做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符合要求。涉及宗教类选题必须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并审核;未坚持稿件三审责任制,书稿缺复审;缺作者意见。

  • 第16题:

    某出版社收到一部由某行业协会推荐的书稿。编辑小李审读全稿后,认为可以出版。他接下来要做的工作是()。

    • A、撰写选题报告,提交集体论证
    • B、进行编辑加工
    • C、统一稿件中互有矛盾的数据
    • D、起草出版合同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多选题
    甲创作小说《二胎时代》,感觉小说情节仍有修改、完善的余地,遂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将小说草稿电子版发送给好友乙帮忙提意见,待酝酿修改成熟后再考虑发行。乙收到初稿后,认为该小说非常适合拍摄电视剧,遂未经甲同意即将小说改编为剧本,以200万元的价格出售于丙公司投资拍摄电视剧。此外,乙打印书稿找到丁出版社,谎称此为我国著名小说家张某的新作,丁出版社出版发行署名“张某”的小说《二胎时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将书稿电子版发送给乙,视为行使了发表权

    B

    乙未经甲同意将小说改编为剧本,无法取得对剧本的著作权

    C

    丁出版社侵犯了张某的姓名权

    D

    丁出版社侵犯了甲的署名权

    E

    丁出版社侵犯了甲的发行权


    正确答案: A,B
    解析:
    A项,发表权是指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公之于众”是指著作权人自行或者经著作权人许可将作品向不特定的人公开,但不以公众知晓为构成条件。本题中,甲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将小说草稿电子版发送给好友乙帮忙提意见,并未向不特定的人公开,故不能视为其已经行使了发表权。
    B项,《著作权法》第12条规定,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由此可见,演绎作品著作权的取得,不以演绎行为取得原作著作权人同意为前提。本题中,乙未经甲同意将小说改编为剧本,仍取得对剧本的著作权,但其不得侵犯原作著作权人甲的权利。
    C项,《民通意见》第141条规定,盗用、假冒他人姓名、名称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犯姓名权、名称权的行为。本题中,丁出版社未经许可盗用张某姓名,构成对张某姓名权的侵害。
    D项,署名权是指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本题中,丁出版社出版甲的小说《二胎时代》时,未署甲之名,构成对甲署名权的侵害
    E项,发行权是指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本题中,出版社未经著作权人甲的许可,向公众公开发行其所著小说,侵犯了甲的发行权。

  • 第18题:

    单选题
    假如王某在婚前发表了一部书稿,但是婚后才取得这部书稿的稿酬,该稿酬是()。
    A

    夫妻共同财产

    B

    以出版社交付稿酬时间为准

    C

    以发表时间为准

    D

    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多选题
    甲文化公司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经营书刊批发业务。其经理郑某通过浏览网页,发现某一美国作家关于提高青少年个人心理素质的新书《菩提树下》正在美国热销;经对市场进行调查,发现在国内市场上这类图书尚属空白,而社会对此有很大的潜在需求。于是,郑某与在乙出版社担任策划编辑的林某商议:由郑某组织若干人创作一部同类主题的书稿,交乙出版社出版;乙出版社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完成审稿、编辑加工整理、发稿审核、校样处理等所有工作后,把符合出版要求的计算机排版文件和委托印刷图书所需的证明文件交给郑某;印刷装订事宜由郑某负责具体安排并承担相应费用;成品图书也由郑某到印刷厂提货,除交给乙出版社50册样书外,其余均由甲公司自行包销;乙出版社不必支付稿酬,并且郑某支付给乙出版社出版资助费5万元。 林某将此情况向编辑室主任陈某作了汇报。陈某召集编辑室全体人员就此事进行讨论。会上出现了许多意见。 会上出现的下列意见中哪些是正确的?请作选择回答。( )
    A

    书稿是由文化公司组织编写的,不能接受出版

    B

    书稿应该有独特的创新,而跟在外国人后面写作的主题相同的稿件,是没有独创性的,不宜接受出版

    C

    书稿的主题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并且估计此类图书的经济效益也不错,所以该选题可以考虑采纳,但书稿是否可以出版,应该经过三级审稿之后再决定

    D

    如果书稿质量符合要求,可以考虑接受出版,但不能采用郑某提议的出版方式

    E

    如果书稿质量符合要求,就应该采纳郑某提议的出版方式,因为这样出版社不必承担任何费用,却至少有5万元的利润

    F

    出版社不能让郑某负责安排图书的印制,委托印制必须由出版社负责

    G

    如果郑某同意由出版社全面负责该书的编辑、印制和发行,并且给予出版资助,就可以考虑接受出版,同时可给甲文化公司较优惠的批发折扣

    H

    各种提供出版资助的行为,全都属于购买书号,出版社应该一概拒绝

    I

    甲文化公司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以由其包销图书

    J

    虽然甲文化公司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也不可以由其包销图书


    正确答案: E,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0分)中国公民张某编写了一部书稿《数码相机指南》,于2004年1月将该书稿大纲送交甲出版社联系出版。甲出版社按规定程序进行选题论证并列选后,与张某签订了出版合同。合同约定:张某在合同签订之日起2个月内将所编《数码相机指南》的定稿交付甲出版社;张某保证合法拥有《数码相机指南》的全部著作权权利,如发生侵犯他人权利的问题,由张某承担全部责任;甲出版社获得的专有出版权为期5年;如果书稿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甲出版社应于张某交付该书定稿后的5个月内出版该书,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张某人民币1万元。2004年3月,张某按合同约定将最后改定的全部书稿交付甲出版社。该书稿将数十家数码相机生产公司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相机的功能特点等分成八大部分编排,每一部分的前面均概括介绍该类相机的共同特性。审稿人员都认为:该书稿的编排和介绍也还合理、到位,但是其中汇集的许多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署名来看其著作权应属于相应的相机生产公司,必须得到这些公司的许可使用授权该书稿才可出版。甲出版社因此于2004年5月与张某联系,请其提供有关公司的授权证明。但是直到当年11月,张某仍未提供。于是,甲出版社决定不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于2004年12月初通知了张某。2005年2月,张某向人民法院起诉甲出版社。诉状称:已经拥有《数码相机指南》专有出版权的甲出版社一直未对书稿提出过任何修改意见,这足以说明书稿质量已经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该社本应当按合同约定至迟于2004年8月出版该书,但是至今仍未出版,构成违约;甲出版社索取数十家公司的授权证明,只是为了规避违约责任而企图迫使张某首先提出解除合同,因为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载有的内容只是一些现成的技术数据和已经客观存在的相机操作方式,并不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且它们都是赠送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故而《数码相机指南》能否出版与这些公司毫无关系。最后,张某请求法院判令甲出版社履行合同,在2005年7月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赔偿违约金1万元。问题一: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为什么?答:问题二:张某是否可以成为《数码相机指南》的著作权人?为什么?答:问题三:张某要求出版《数码相机指南》,是否确与那些相机生产公司无关?为什么?答: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一位大学讲师2003年调入某出版社。如果他要担任书稿的责任编辑,就必须()。
    A

    在2003年通过初级或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B

    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C

    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D

    在2003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某图书出版社在2009年7月准备增补以下6个选题: ①《2009年热力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选》②《澳门特别行政区大事记》(配光盘) ③《中俄边界变迁研究》(附地图)④《现代人体美术作品选》 ⑤《伊斯兰教的形成与发展》⑥《古今天象奇观集萃》 选题①的书稿由热力学会主编。理化编辑室主任看过稿件后,认为内容过于专深,本社编辑人员难以把握其知识的正确性,担心难以保证图书质量。于是热力学会建议:由学会约请某大学物理系的一名副教授担任该书稿的责任编辑,并由该系两位教授负责完成复审和终审工作,出版社收到定稿作整体设计后就可安排印制,但是出版社没有同意。 选题④的作者交稿时提出:出版社完成审稿和编辑加工后,由作者自行联系印刷厂印制3000册,交出版社样书30册,其余由其自销;作者除承担印制费用外,再交给出版社3万元,但是出版社也没有同意。 为什么出版社不能同意选题①主编单位热力学会的建议?出版社如何处理才妥当?

    正确答案: (1)出版社不同意这个建议,是因为图书的责任编辑工作和复审、终审工作都应该由本出版社的编辑人员负责。
    (2)出版社可以请热力学会帮助联系该学科的专家担任书稿的外审,主要把握稿件内容在科学性、知识性上的正确性,外审后的书稿再由出版社安排进行三审和编辑加工、整体设计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中国公民张某编写了一部书稿《数码相机指南》,于2004年1月将该书稿大纲送交甲出版社联系出版。甲出版社按规定程序进行选题论证并列选后,与张某签订了出版合同。合同约定:张某在合同签订之日起2个月内将所编《数码相机指南》的定稿交付甲出版社;张某保证合法拥有《数码相机指南》的全部著作权权利,如发生侵犯他人权利的问题,由张某承担全部责任;甲出版社获得的专有出版权为期5年;如果书稿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甲出版社应于张某交付该书定稿后的5个月内出版该书,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张某人民币1万元。 2004年3月,张某按合同约定将最后改定的全部书稿交付甲出版社。该书稿将数十家数码相机生产公司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相机的功能特点等分成八大部分编排,每一部分的前面均概括介绍该类相机的共同特性。审稿人员都认为:该书稿的编排和介绍也还合理、到位,但是其中汇集的许多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署名来看,其著作权应属于相应的相机生产公司,必须得到这些公司的许可使用授权该书稿才可出版。甲出版社因此于2004年5月与张某联系,请其提供有关公司的授权证明。但是直到当年11月,张某仍未提供。于是,甲出版社决定不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于2004年12月初通知了张某。 2005年2月,张某向人民法院起诉甲出版社。诉状称:已经拥有《数码相机指南》专有出版权的甲出版社一直未对书稿提出过任何修改意见,这足以说明书稿质量已经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该社本应当按合同约定至迟于2004年8月出版该书,但是至今仍未出版,构成违约;甲出版社索取数十家公司的授权证明,只是为了规避违约责任而企图迫使张某首先提出解除合同,因为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载有的内容只是一些现成的技术数据和已经客观存在的相机操作方式,并不属于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且它们都是赠送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故而《数码相机指南》能否出版与这些公司毫无关系。最后,张某请求法院判令甲出版社履行合同,在2005年7月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赔偿违约金1万元。 张某是否可以成为《数码相机指南》的著作权人?为什么?

    正确答案: 可以。因为《数码相机指南》是由张某将自己所收录的数码相机产品说明书和用户手册作了整理和分类编排,并加上概括介绍后才形成的,属于汇编作品,而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属于汇编者,即由张某享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问题一:会上出现的下列意见中,哪些是正确的?请作选择回答。
    A

    书稿是由文化公司组织编写的,不能接受出版

    B

    书稿应该有独特的创新,而跟在外国人后面写作的主题相同的稿件,是没有独创性的,不宜接受出版

    C

    书稿的主题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并且估计此类图书的经济效益也不小,所以该选题可以考虑采纳,但书稿是否可以出版,应该经过三级审稿之后再决定

    D

    如果书稿质量符合要求,可以考虑接受出版,但不能采用郑某提议的出版方式

    E

    如果书稿质量符合要求,就应该采纳郑某提议的出版方式,因为这样出版社不必承担任何费用,却至少有5万元的利润

    F

    出版社不能让郑某负责安排图书的印制,委托印制必须由出版社负责

    G

    如果郑某同意由出版社全面负责该书的编辑、印制和发行,并且给予出版资助,就可以考虑接受出版,同时可给甲文化公司较优惠的批发折扣

    H

    各种提供出版资助的行为,全都属于购买书号,出版社应该一概拒绝

    I

    甲文化公司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以由其包销图书

    J

    虽然甲文化公司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也不可以由其包销图书


    正确答案: J,G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