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因肠瘘丢失过多的肠液,患者会出现()”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22岁,腹部枪伤入院,手术探查仅发现在小肠远端有一处损伤,行损伤肠段切除和一期端端吻合。术后第7天,出现小肠液从手术皮肤切口处漏出,约30ml/d,无脓毒症表现,正确的处置为

    A、尽早再次手术关闭瘘道

    B、应用广谱抗生素

    C、完全肠外营养

    D、应用生长抑素减少瘘道的排出量

    E、应用氯苯哌酰胺抑制肠动力


    参考答案:C

  • 第2题:

    高位肠瘘时病人每日丧失的肠液量可高达( )

    A.3000ml

    B.4000ml

    C.5000ml

    D.6000ml

    E.7000ml


    正确答案:E

  • 第3题:

    因肠瘘丢失过多的肠液,病人会出现

    A、低钠性碱中毒

    B、低钾性酸中毒

    C、高钾性酸中毒

    D、高钠性酸中毒

    E、低钾性碱中毒


    参考答案:B

  • 第4题:

    腹部外伤多处肠破裂修补术后2天,患者高热,引流液有肠液,以下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立即再进腹探查

    B、暂不探查,保持引流通畅

    C、经引流管做瘘道造影,明确瘘口位置

    D、口服造影,观察瘘口位置

    E、做全腹增强CT,了解腹腔积液位置和量


    参考答案:BCD

  • 第5题:

    防止肠瘘患者肠液腐蚀皮肤最有效的方法是

    A.使用红外线照射

    B.敞露瘘口

    C.患者向健侧卧位

    D.及时清除肠液

    E.瘘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锌油膏


    正确答案:D
    肠瘘患者若有肠液外漏,可能会使瘘口周围皮肤受损。及时清除外溢的肠液是防止肠液腐蚀皮肤最有效的方法;敞露瘘口周围皮肤,有肠液流出应及时吸净,保持瘘口周围清洁、干燥;应用具有收敛作用、附着力强、耐消化液腐蚀的复方氧化锌油膏保护瘘口周围皮肤。

  • 第6题:

    患者,女性,32岁,因绞窄性肠梗阻,行小肠部分切除术。术后并发肠瘘,大量小肠液丢失。遵医嘱给予腹腔插管引流并腹腔冲洗。实验室检查:血pH7.10,血浆HCO13mmol/L。

    该患者可能并发的酸碱平衡失调是
    A.代谢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答案:B
    解析:
    小肠液是由小肠腺分泌的消化液,呈弱碱性,pH约为7.6。成人每日分泌量约1~3L。小肠液大量丢失,会引起酸碱平衡的失调,该患者最可能发生的是代谢性酸中毒。

  • 第7题:

    小儿易发生脱水的主要原因是

    A.肠液丢失过多
    B.肠道蠕动快
    C.呕吐胃酸丢失过多
    D.血中IgM较低
    E.水代谢旺盛

    答案:E
    解析:
    婴儿生长快,水代谢旺盛,容易发生脱水。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小儿腹泻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8题:

    下列患者存在: 患者男性,50岁,因胰十二指肠切除而并发肠瘘,每日消化液丢失约1000ml。近日病人出现腹胀、恶心和呕吐,四肢无力。腱反射消失,肠鸣音减弱()


      正确答案:A

    • 第9题:

      以下有关代谢性酸中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多见于糖尿病或长期不能进食者
      • B、胆瘘患者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 C、肠瘘等碱性液体丢失
      • D、胰瘘
      • E、大量呕吐

      正确答案:E

    • 第10题:

      单选题
      以下有关代谢性酸中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多见于糖尿病或长期不能进食者

      B

      胆瘘患者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C

      肠瘘等碱性液体丢失

      D

      胰瘘

      E

      大量呕吐


      正确答案: D
      解析: 代谢性酸中毒常见原因有1.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产生乳酸性酸中毒,如严重损伤、腹膜炎、高热或休克等。此外,也见于糖尿病或长期不能进食者,体内脂肪分解过多引起的酮症酸中毒。2.氢离子排出减少肾小管功能障碍或应用肾毒性药物(如碳酸酐酶抑制剂)等致内生性氢离子不能排出体外或碳酸氢根离子重吸收减少,引起酸中毒。3.碱性物质丢失过多腹泻、胆瘘、肠瘘或胰瘘等致大量碱性消化液丧失,造成碳酸氢根离子排出过多。4.酸性物质摄入过多过多输入酸性药物。

    • 第11题:

      多选题
      患者男,28岁,因外伤多次手术后腹壁流出肠液2个月余入院。患者曾因车祸外伤,行十二指肠、空肠破裂修补术,术后腹壁伤口愈合差,反复引流出肠液,伴发热。关于胃肠瘘患者的营养支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首选肠外营养支持

      B

      肠内营养适用于提供的营养素不能从瘘孔中流出的患者

      C

      成分型肠内营养较非成分型肠内营养更能减少瘘液排出量

      D

      高位胃、十二指肠瘘可由空肠造口给予肠内营养

      E

      近端有50cm功能良好小肠的小肠瘘患者可由胃内喂养

      F

      肠瘘早期宜肠外营养支持给予足量营养


      正确答案: A,F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病人男性,50岁,因胰十二指肠切除而并发肠瘘,每日消化液丢失约10000ml。近日病人出现腹胀、恶心和呕吐,四肢无力。腱反射消失,肠鸣音减弱()。
      A

      低钾血症

      B

      高钙血症

      C

      低渗性缺水

      D

      等渗性缺水

      E

      水中毒


      正确答案: A
      解析: 消化道瘘时,可丢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病人出现腹胀、恶心和呕吐、四肢无力、腱反射消失、肠鸣音减弱等,是典型的低钾临床表现。恶性肿瘤骨转移时可出现高钙血症,并出现诸如厌食、恶心、呕吐、口渴和多尿等临床表现。急性肠梗阻时,由于恶心、呕吐以及大量等渗性的消化液积聚在扩张的肠腔内。从而产生急性缺水,多为等渗性缺水。病人尿量少,但多无明显口渴。往往有眼窝凹陷、皮肤干燥、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体征。

    • 第13题:

      肠瘘以丢失肠液为主时发生( )

      A.代谢性酸中毒

      B.低氯低钾性碱中毒

      C.低氯高钾性碱中毒

      D.高氯低钾性碱中毒

      E.高氯低钾性酸中毒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患者男性,48岁。因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肠瘘,每天从腹腔引流管中丢失大量胰液。该患者最可能存在

      A、钾代谢紊乱

      B、代谢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


      参考答案:B

    • 第15题:

      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有

      A.因代谢紊乱,体内酸性物质产生过多

      B.肾功能不全,酸性代谢产物排出障碍

      C.因严重腹泻,肠或胆瘘丢失碱性肠液

      D.补液中输入过多的生理盐水

      E.低血钾


      正确答案:ABC

    • 第16题:

      患者男,28岁,因外伤多次手术后腹壁流出肠液2个月余入院。患者曾因车祸外伤,行十二指肠、空肠破裂修补术,术后腹壁伤口愈合差,反复引流出肠液,伴发热。对该患者进行营养状态评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重是评定一般营养状况最直接的基本指标之一

      B、我国成人标准体重可采用Broca改良法估算: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C、肌酐/身高指数可以估算骨骼肌含量

      D、血清白蛋白半衰期较长,常在营养不良持续较长时间后才有显著下降

      E、血清转铁蛋白的半衰期较短,是一项较敏感的营养指标

      F、该患者的氮平衡=输入氮量-(尿中氮排出量+粪氮+皮肤失氮量)

      G、血糖水平是简便常用的营养指标之一

      关于胃肠瘘患者的营养支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首选肠外营养支持

      B、肠内营养适用于提供的营养素不能从瘘孔中流出的患者

      C、成分型肠内营养较非成分型肠内营养更能减少瘘液排出量

      D、高位胃、十二指肠瘘可由空肠造口给予肠内营养

      E、近端有50cm功能良好小肠的小肠瘘患者可由胃内喂养

      F、肠瘘早期宜肠外营养支持给予足量营养

      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包括A、血胸

      B、空气栓塞

      C、误吸

      D、肠道细菌易位

      E、腹泻

      F、高血糖

      G、胆汁淤滞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BCDE


      问题 2 答案:BCD


      问题 3 答案:ABDFG

    • 第17题:

      患者,女性,32岁,因绞窄性肠梗阻,行小肠部分切除术。术后并发肠瘘,大量小肠液丢失。遵医嘱给予腹腔插管引流并腹腔冲洗。实验室检查:血pH7.10,血浆HCO13mmol/L。

      如患者血pH7.10,HCO13mmol/L,则首选治疗措施为
      A.静滴生理盐水
      B.静滴5%葡萄糖盐水
      C.静滴5%碳酸氢钠
      D.快速输入高渗葡萄糖
      E.辅助呼吸、加速CO排出

      答案:C
      解析:
      小肠液是由小肠腺分泌的消化液,呈弱碱性,pH约为7.6。成人每日分泌量约1~3L。小肠液大量丢失,会引起酸碱平衡的失调,该患者最可能发生的是代谢性酸中毒。

    • 第18题:

      有关肠瘘的病理生理改变,不正确的是( )。

      A.大量的消化液经瘘管排出,致水电解质紊乱,出现高钾血症
      B.消化液流入腹膜腔,可出现弥漫性腹膜炎、腹腔脓肿
      C.肠瘘患者若处理不当,可致严重营养不良
      D.高位肠瘘水电解质丢失和紊乱较严重
      E.低位肠瘘则以继发感染更为明显

      答案:A
      解析:
      呕吐、持续胃肠减压、肠瘘等,可导致钾从肾外途径丧失,会出现低钾血症。

    • 第19题:

      蛋白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蛋白丢失过多和蛋白合成减少,其中蛋白丢失主要有尿液蛋白丢失;蛋白丢失性肠病;烧伤或严重的渗出性炎症引起的蛋白丢失;()。

      A小肠吸收不良

      B蛋白丢失性肠病

      C肝脏衰竭

      D出血


      D

    • 第20题:

      因肠瘘丢失过多的肠液,患者会出现()

      • A、低钠性碱中毒
      • B、低钾性酸中毒
      • C、高钾性酸中毒
      • D、高钠性酸中毒
      • E、低钾性碱中毒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肠液丢失过多,造成体液失衡()

      • A、细胞外液少
      • B、钠离子浓度低
      • C、钾离子浓度低
      • D、镁离子浓度低
      • E、代谢性酸中毒

      正确答案:A,B,C,D,E

    • 第22题:

      多选题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37岁,因坏疽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残端切除、腹腔引流术后第9天,体温波动在38~38.5℃之间,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有较多量的液体渗出,渗液有粪臭味,疑为肠瘘。 按瘘发生的原因,肠瘘可分为()
      A

      先天性肠瘘

      B

      后天性肠瘘

      C

      生理性肠瘘

      D

      病理性肠瘘

      E

      创伤性肠瘘

      F

      治疗性肠瘘

      G

      外伤性肠瘘


      正确答案: A,B,F
      解析: 肠瘘按病因分:先天性、后天性、治疗性;按是否与体表相通分:肠外瘘和肠内瘘;按肠道连续性分:侧瘘和端瘘;按所在部位分:高位瘘和低位瘘;按日排出量分高流量瘘和低流量瘘。

    • 第23题:

      单选题
      因肠瘘丢失过多的肠液,患者会出现()
      A

      低钠性碱中毒

      B

      低钾性酸中毒

      C

      高钾性酸中毒

      D

      高钠性酸中毒

      E

      低钾性碱中毒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因肠瘘丢失过多的肠液,病人会出现()
      A

      低钠性碱中毒

      B

      低钾性酸中毒

      C

      高钾性酸中毒

      D

      高钠性酸中毒

      E

      低钾性碱中毒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