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性碱中毒
低钾性酸中毒
高钾性酸中毒
高钠性酸中毒
低钾性碱中毒
第1题:
A、尽早再次手术关闭瘘道
B、应用广谱抗生素
C、完全肠外营养
D、应用生长抑素减少瘘道的排出量
E、应用氯苯哌酰胺抑制肠动力
第2题:
高位肠瘘时病人每日丧失的肠液量可高达( )
A.3000ml
B.4000ml
C.5000ml
D.6000ml
E.7000ml
第3题:
因肠瘘丢失过多的肠液,病人会出现
A、低钠性碱中毒
B、低钾性酸中毒
C、高钾性酸中毒
D、高钠性酸中毒
E、低钾性碱中毒
第4题:
A、立即再进腹探查
B、暂不探查,保持引流通畅
C、经引流管做瘘道造影,明确瘘口位置
D、口服造影,观察瘘口位置
E、做全腹增强CT,了解腹腔积液位置和量
第5题:
防止肠瘘患者肠液腐蚀皮肤最有效的方法是
A.使用红外线照射
B.敞露瘘口
C.患者向健侧卧位
D.及时清除肠液
E.瘘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锌油膏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下列患者存在: 患者男性,50岁,因胰十二指肠切除而并发肠瘘,每日消化液丢失约1000ml。近日病人出现腹胀、恶心和呕吐,四肢无力。腱反射消失,肠鸣音减弱()
第9题:
以下有关代谢性酸中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10题:
多见于糖尿病或长期不能进食者
胆瘘患者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肠瘘等碱性液体丢失
胰瘘
大量呕吐
第11题:
首选肠外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适用于提供的营养素不能从瘘孔中流出的患者
成分型肠内营养较非成分型肠内营养更能减少瘘液排出量
高位胃、十二指肠瘘可由空肠造口给予肠内营养
近端有50cm功能良好小肠的小肠瘘患者可由胃内喂养
肠瘘早期宜肠外营养支持给予足量营养
第12题:
低钾血症
高钙血症
低渗性缺水
等渗性缺水
水中毒
第13题:
肠瘘以丢失肠液为主时发生( )
A.代谢性酸中毒
B.低氯低钾性碱中毒
C.低氯高钾性碱中毒
D.高氯低钾性碱中毒
E.高氯低钾性酸中毒
第14题:
患者男性,48岁。因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肠瘘,每天从腹腔引流管中丢失大量胰液。该患者最可能存在
A、钾代谢紊乱
B、代谢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
第15题:
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有
A.因代谢紊乱,体内酸性物质产生过多
B.肾功能不全,酸性代谢产物排出障碍
C.因严重腹泻,肠或胆瘘丢失碱性肠液
D.补液中输入过多的生理盐水
E.低血钾
第16题:
患者男,28岁,因外伤多次手术后腹壁流出肠液2个月余入院。患者曾因车祸外伤,行十二指肠、空肠破裂修补术,术后腹壁伤口愈合差,反复引流出肠液,伴发热。对该患者进行营养状态评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重是评定一般营养状况最直接的基本指标之一
B、我国成人标准体重可采用Broca改良法估算: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C、肌酐/身高指数可以估算骨骼肌含量
D、血清白蛋白半衰期较长,常在营养不良持续较长时间后才有显著下降
E、血清转铁蛋白的半衰期较短,是一项较敏感的营养指标
F、该患者的氮平衡=输入氮量-(尿中氮排出量+粪氮+皮肤失氮量)
G、血糖水平是简便常用的营养指标之一
关于胃肠瘘患者的营养支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首选肠外营养支持
B、肠内营养适用于提供的营养素不能从瘘孔中流出的患者
C、成分型肠内营养较非成分型肠内营养更能减少瘘液排出量
D、高位胃、十二指肠瘘可由空肠造口给予肠内营养
E、近端有50cm功能良好小肠的小肠瘘患者可由胃内喂养
F、肠瘘早期宜肠外营养支持给予足量营养
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包括A、血胸
B、空气栓塞
C、误吸
D、肠道细菌易位
E、腹泻
F、高血糖
G、胆汁淤滞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蛋白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蛋白丢失过多和蛋白合成减少,其中蛋白丢失主要有尿液蛋白丢失;蛋白丢失性肠病;烧伤或严重的渗出性炎症引起的蛋白丢失;()。
A小肠吸收不良
B蛋白丢失性肠病
C肝脏衰竭
D出血
第20题:
因肠瘘丢失过多的肠液,患者会出现()
第21题:
肠液丢失过多,造成体液失衡()
第22题:
先天性肠瘘
后天性肠瘘
生理性肠瘘
病理性肠瘘
创伤性肠瘘
治疗性肠瘘
外伤性肠瘘
第23题:
低钠性碱中毒
低钾性酸中毒
高钾性酸中毒
高钠性酸中毒
低钾性碱中毒
第24题:
低钠性碱中毒
低钾性酸中毒
高钾性酸中毒
高钠性酸中毒
低钾性碱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