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信息
应用层协议
数据包
资源使用记录
第1题:
●对入侵检测技术描述错误的是(25)。
(25)A.入侵检测的信息源包括主机信息源、网络信息源
B.入侵检测的P2DR模型是Policy、Protection、Detection、Response的缩写
C.入侵检测系统一般分为四个组件:事件产生器、事件分析器、响应单元、事件数据库
D.不同厂商的IDS系统之间需要通信,通信格式是IETF
第2题:
入侵检测系统IDS需要分析的数据称为事件,它可以是从系统日志得到的信息,也可能是经过网络协议解析的(53)。
A.API接口
B.应用层协议
C.数据包
D.资源使用记录
第3题: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一般安装在需要保护的网段中,实时监视网段中传输的各种数据包,并对这些譬数据包进行分析和检测。()
第4题:
入侵检测系统IDS需要分析的数据称为事件,它可以是网络中的数据包,也可以是从系统日志得到的信息,也可能是经过协议解析的(32)。
A.用户信息
B.应用层协议
C.数据包
D.资源使用记录
第5题:
基于网络的入侵监测系统的信息源是()。
第6题:
以下哪一项不是入侵检测系统利用的信息()。
第7题:
关于入侵检测技术,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第8题: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照信息源划分入侵检测系统是目前最通用的划分方法,入侵检测系统主要分为两类,即基于()的IDS和基于主机的IDS。
第9题: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信息源是()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系统的审计日志
事件分析器
应用程序的事务日志文件
网络中的数据包
第12题:
主机的审计记录和日志文件
事件分析器
事件数据库
网络中的数据包
第13题:
在如图4-7所示的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中,对应Ⅰ、Ⅱ、Ⅲ模块的名称是(48)。
A.数据包捕获模块、网络协议分析模块、攻击特征库
B.网络协议分析模块、数据包捕获模块、攻击特征库
C.攻击特征库、网络协议分析模块、数据包捕获模块
D.攻击特征库、数据包捕获模块、网络协议分析模块
第14题: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输入信息源是(21)。
A.系统的审计日志
B.系统的行为数据
C.应用程序的事务日志文件
D.网络中的数据包
第15题: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利用()作为数据源。
A.审计记录
B.日志记录
C.网络数据包
D.加密数据
第16题:
以下哪些数据可以用来分析入侵事件()。
第17题:
相比基于网络、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系统能够同时分析来自主机系统审计日志和网络数据流的入侵检测系统
第18题: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通过监视与分析()来检测入侵。
第19题:
()型入侵检测系统直接从网络上采集原始的数据包,进行检测。
第20题:
入侵检测系统通过对网络中的数据包或主机的日志等信息进行提取、分析,对()作出响应。
第21题: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信息源是()。
第22题:
入侵或攻击
系统故障
IP访问
病毒
第23题:
系统的审计日志
系统的行为数据
应用程序的事务日志文件
网络中的数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