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
阅读能力的提高建立在系统了解语法知识的基础上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
对阅读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第7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对阅读教学目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第8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
第9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作出了明确规定,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第10题:
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教师对其重要内容进行了回忆总结,其中总结错误的一项是()。
第11题:
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讲授,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打好语文基础
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第12题:
识字写字能力
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其基本理念有以下看法,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第19题:
《标准》: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
第20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法修辞知识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对语法修辞教学目标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第21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法修辞知识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对语法修辞教学目标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第22题:
修辞教学中的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
占用大量课时讲解口语交际的方法,让学生掌握
通过指导与点拨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
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第23题:
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理解课文
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第24题:
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
精读的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