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量
显性失水量
显性失水量+不显性失水量+内生水
显性失水量+不显性失水量-内生水
显性失水量+不显性失水量
第1题:
A. 及时大量补液
B. 补液时应量出为入,宁少勿多
C. 每日入水量=显性失水量+非显性失水量
D. 入水量可按前24小时出水量加1000ml给予
第2题:
每天的补液量应为显性失液量加非显性失液量减去内生水量,非显性失液量是指( )
A.呼吸及皮肤蒸发的水分
B.尿量
C.呕吐物液量
D.人体代谢所需水分
E.粪便液量
第3题:
第4题:
纠正体液不足时,其补液量应考虑包括()
第5题:
急性肾衰少尿期每日进液量为前1日显性失水量加上()
第6题:
少尿期的补液原则及入水量为()。
第7题:
急性肾衰多尿期明显利尿时每天补液量为()
第8题:
尿量
显性失水量
显性失水量+不显性失水量+内生水
显性失水量+不显性失水量-内生水
显性失水量+不显性失水量
第9题:
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12%,需水量比≤105%,烧失量≤5%
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25%,需水量比≤105%,烧失量≤8%
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45%,需水量比≤115%,烧失量≤15%
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12%,需水量比≤95%,烧失量≤5%
第10题:
每日液体入量=尿量+不显性失水+异常损失
每日液体入量=尿量+不显性失水+异常损失-内生水
每日液体入量=尿量+不显性失水
每日液体入量=尿量+异常损失-内生水
每日液体入量=尿量+异常损失
第11题:
高于每日排出量的1倍
补液不加限制
量出为入,每天补液量=显性失水+不显性失水-内生水
排出量的1/2~1/3
等于每日排出量
第12题:
累积丧失量、不显性失水量
生理需要量、不显性失水量
累积丧失量、不显性失水量、继续失水量
生理需要量、累积丧失量、继续失水量
第13题:
患者男,40岁。诊断慢性肾衰竭,遵医嘱每日输液治疗,输液原则是每日应考虑非显性失液量。非显性失液量是指
A、人体代谢所需水分
B、尿量
C、呕吐物液量
D、呼吸、皮肤蒸发的水分
E、粪便液量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液体入量的原则是()。
第17题: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日补液量应等于()。
第18题: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日补液量应等于()
第19题:
粉煤灰复验时,应做()检验。
第20题:
100ml
200ml
1000ml
400ml
1500ml
第21题:
相当于每天排出水量的1/3~1/2
等于每天排出水份量
2000ml~2500ml
显性失水量+非显性失水量一内生水量
000ml~2400ml
第22题:
人体代谢所需水分
尿量
呕吐物液量
呼吸、皮肤蒸发的水分
粪便液量
第23题:
尿量
显性失水量
显性失水量+不显性失水量
显性失水量+不显性失水量-内生水
显性失水量+不显性失水量+内生水
第24题:
每日补液3000-5000ml
每日补液量相当于尿量
补液量为前一日的显性失水量
补液量为显性失液量+非显性失液量-内生水量
补液量为每日排出水分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