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
甲硝唑
甲苯咪唑
吡喹酮
阿苯哒唑
第1题:
患者,男性,35岁,农民,黑龙江人。主诉近1个月以来发热、咳嗽、咯痰、痰中带血,伴胸痛、乏力、皮疹、消瘦等,曾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无效。因发现右上腹肿块,前来就诊。询问病史,曾生食醉石蟹。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尚可,心肺无异常,肝脾无肿大。右上腹部肿块大小约2.5cm×3cm,质中等硬度,无压痛,时有移行。实验室检查:WBC总数超过10.6×10/L,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高达3.0×10。痰抗酸杆菌(-)。胸片中,肺纹理增粗,有小囊样及隧道样改变。肺吸虫皮内试验阳性(1:8000)。右上腹部肿块活检,为嗜酸性肉芽肿,痰、粪检查虫卵均阳性,诊断为肺吸虫病,采用吡喹酮(总剂量度150mg/kg,2日口服)治疗,痊愈。肺吸虫病感染方式()
第2题:
患者王某某,男性,25岁,江苏人。近1个多月来发热、咳嗽、痰中带血,伴胸痛、乏力,前来就诊。问病史,曾多次生食早市的"醉石蟹"。查体:T37.9℃,心脏正常,两肺呼吸音减弱,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109/L,嗜酸性粒细胞16%。X线胸片见肺下部纹理增粗,有隧道样及囊样改变。肺吸虫皮内试验阳性,痰抗酸杆菌阴性,痰检虫卵阳性,诊断为肺吸虫病,采用吡喹酮治疗,痊愈。预防肺吸虫病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第3题:
主诉:男性,27岁,间断低热、乏力、咳嗽2个月。 病史:患者2个月来无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痰,无痰中带血,自觉午后发热,多次自测体温不超过38.0℃,乏力,盗汗,食欲较差,体重下降,口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既往体健,无结核病接触史,无肝炎、肺结核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体检:T37.6℃,P79次/分,R22次/分,BP110/70mmHg。慢性病容,消瘦,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上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腹软,腹无压痛,肝、脾未触及。 辅助检查:血常规:Hb125g/L,WBC8×109/L。胸片:右上肺絮状阴影,边缘模糊。
第4题:
不生食或半生食石蟹、蜊蛄
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
积极治疗病人
捕杀保虫宿主
不喝生水
第5题:
食生的、新鲜的水生植物
食生的、未熟的蛇肉
食生的、未熟的牛肉
食生的、未熟的蟹或醉蟹
食生的、未熟的鱼肉
第6题:
生食醉石蟹病史
肺吸虫皮内试验阳性
X线胸片检查结果
痰检虫卵阳性
发热、咳嗽、痰中带血
第7题:
食生的、新鲜的水生植物
食生的、未熟的蛇肉
食生的、未熟的牛肉
食生的、未熟的蟹或醉蟹
食生的、未熟的鱼肉
第8题:
钉螺
石蟹
溪蟹
川卷螺
虫束刂蛄
第9题:
加强卫生宣传
不食生的、未熟的蟹或醉蟹
积极治疗病人
控制或消灭保虫宿主
不接触疫水
第10题:
患者王某某,男性,25岁,江苏人。近1个多月来发热、咳嗽、痰中带血,伴胸痛、乏力,前来就诊。问病史,曾多次生食早市的"醉石蟹"。查体:T37.9℃,心脏正常,两肺呼吸音减弱,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109/L,嗜酸性粒细胞16%。X线胸片见肺下部纹理增粗,有隧道样及囊样改变。肺吸虫皮内试验阳性,痰抗酸杆菌阴性,痰检虫卵阳性,诊断为肺吸虫病,采用吡喹酮治疗,痊愈。此病的确诊依据是()
第11题:
患者王某某,男性,25岁,江苏人。近1个多月来发热、咳嗽、痰中带血,伴胸痛、乏力,前来就诊。问病史,曾多次生食早市的"醉石蟹"。查体:T37.9℃,心脏正常,两肺呼吸音减弱,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109/L,嗜酸性粒细胞16%。X线胸片见肺下部纹理增粗,有隧道样及囊样改变。肺吸虫皮内试验阳性,痰抗酸杆菌阴性,痰检虫卵阳性,诊断为肺吸虫病,采用吡喹酮治疗,痊愈。该患者得此病的原因是()
第12题:
肝脏
肺脏
脾脏
心脏
脑
第13题:
X线胸片检查结果
痰检虫卵阳性
肺吸虫皮内试验阳性
生食“醉石蟹”病史
发热、咳嗽、痰中带血
第14题:
加强卫生宣传
不食生的、未熟的蟹或醉蟹
积极治疗病人
控制或消灭保虫宿主
不接触疫水
第15题:
青蒿素
甲硝唑
甲苯咪唑
吡喹酮
阿苯哒唑
第16题:
第17题:
食生的、未熟的石蟹
食生的、未熟的淡水鱼
食生的水生植物
食生的、未熟的猪肉
食生的、未熟的狗肉
第18题:
痰、粪检查虫卵均阳性
肺吸虫皮内试验阳性、胸片X线片阳性
有发热、咳嗽、咯痰
进食醉石蟹病史痰
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