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小美今年6岁,与父母住在一起,目前上学一年级,在她生活的环境中对她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因素包括有()。
第4题:
小美因遭受严重的家庭暴力,带着4岁的女儿进入庇护所。随后,她接到丈夫打来的电话,威胁她必须尽快带孩子回家,小美很害怕。此时庇护所的社工适当的做法是()
第5题:
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对兵员文化程度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我国对征集非农业户口青年入伍的文化程度要求是:()。
第6题:
监狱人民警察的文化条件要求是()。
第7题:
小美是初二的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偏下,性格孤僻,在学校经常独来独往,放学后也 不跟社区里的同龄人玩耍。小美的母亲是从外地农村嫁到城里的“外来媳”,与亲戚、邻居交往少,因为身体不好,主要在家接一些手工活贴补家里。小美的父亲是一线操作工人,三班倒,工作十分辛苦,收入较低。父亲对小美比较严厉,父女之间交流很少。因为工作时间关系,父母之间很少沟通,家里有什么事,都是父亲说了算。小美一家也不参加任何社区活动,社会工作者在次“外来媳”家庭走访中遇到了小美,决定对其开展个案服务。在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只收集了小美对自己问题的看法,就认定小美的问题源于自信心不足。在本案例的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还应从小美与环境的互动层面收集哪些资料?
第8题:
第9题:
父亲长期不在身边,与父亲感情的疏离
母亲过度保护和溺爱
家庭解决冲突的能力不足
父母与孩子的界限不清
小美在学校不能被老师和同学关注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高速铁路通信相关岗位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要求:中专毕业。
第15题:
小美是小学六年级学生,患有多动症,学校老师对小美日渐失去耐心并心生厌烦,患有焦虑症的母亲也经常与小美吵架。一次母亲情绪失控,将小美打伤,小美被送往医院诊治。针对小美的问题,医务社工与小美一家、医生、心理治疗师、老师以及学校社工商量并制订服务计划。上述服务中,医务社工采取的策略是()
第16题:
小美5岁时因爸爸出国进修一直与妈妈生活一起,妈妈也将所有精力与爱都放在了小美的身上。爸爸回国后小美仍然不肯离开妈妈单独睡觉,妈妈也依从了小美。爸爸看不惯妈妈对小美的溺爱,夫妻经常发生冲突与争吵,小美也感到害怕与忧虑。不久前医生诊断小美患了抑郁症,父母不再争吵,带小美到多家医院就医,但病情不见好转。医生建议小美的父母求助社工。从社工的角度看,小美的病情可能与()有关。
第17题:
小明和小美约会时,以下哪项表现不是非语言符号?()
第18题:
担任人民警察需具有()文化程度。
第19题:
劝小关暂时不要回去
缓解小美的情绪
劝小美把孩子送回去
与小美共同商量应对策略
协助小美寻找社会支持
第20题:
资源分配
支持鼓励
综合辅导
个案管理
第21题:
资源分配
整合治疗
综合辅导
个案管理
第22题:
农民老赵,因失去土地,一直失业
小陆大学毕业,没找到合适工作在家待业
小孙因要照顾病重瘫痪老父亲,失业无经济来源
老周因文化程度低,一直失业在家
小张一直想找到一份高薪工作,放弃了一些就业机会
第23题:
资源分配
支持鼓励
综合辅导
个案管理
第24题:
父亲长期不在身边,与父亲感情的疏离
母亲的过度保护与溺爱
家庭解决冲突的能力不足
父母与孩子的界限不清
小美在学校不能被师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