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在面试中涉及的专业知识,你并不清楚,这时候哪个回答更合适:()
第6题:
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备课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张老师:这一课我想用一课时完成。陈老师:我也是这样设想的。你的教学怎样设计呢?张老师:我想第一是复习新闻知识,第二是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让学生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第三是与学生共同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李老师:我想重点应落在“现实场景的再现”上。陈老师:“现实场景的再现”抓得很好,但我觉得还要注意“历史材料的运用”,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使作品增加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对上面几位老师的做法,评价不正确的是()。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以下选项中,学生的哪些想法反应了其内部动机得到满足()。
第17题:
莎莎爸爸很有钱,艳艳长得漂亮,孙老师一会抱莎莎,一会亲艳艳。我悄悄望着孙老师,鼓起勇气对她说:“老师,您也抱我一下”,孙老师说:“混蛋,看你那两筒鼻涕,脏样!”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忍不住放声大哭。 这时,宋老师来到我身边,抱起我,用她的手帕给我擦去了鼻涕,又抱我到房间给我洗脸梳头,带我到镜子前,甜甜地亲了下:“看莉莉是多么漂亮的孩子”。此时,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评析两位教师的保教行为。
第18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记者在做调查问卷时,一个叫小孙的男孩塞给她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我恨他们,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有钱有什么了不起?我恨这样的老师,为什么以貌取人,我不想让妈妈骑着电动车来接我,他们笑话我。老师还调我到后排,我不敢告诉妈妈,我怕她伤心。"小孙的父母是进城务工人员,小孙的妈妈难过的是老师的态度,像他们这样的工薪家庭,老师是不大爱搭理的。小孙妈妈说平时也没少往老师那里送东西。问题: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危害。
第19题:
第20题:
内容反应
内容表达
情感反应
情感表达
第21题:
第22题:
陈老师选择的教学内容侧重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
陈老师的做法关注学生在新闻阅读过程中精神的活动和生命的活动
张老师以新闻知识学习为教学重点,符合文本内容及学情的要求
张老师以新闻知识的教学引出新闻语言教学的教学方式还需调整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