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胃黏膜在食管下段的异位症
胃黏膜的壁细胞取代了食管下段的正常鳞状上皮细胞
是整个食管的病变
异位的胃黏膜同样具有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功能
可引起溃疡出血
第1题:
有关梅克尔憩室及梅克尔憩室显像的原理错误的是()
第2题:
关于Barrett食管叙述正确的是()。
第3题:
反流性食管炎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第4题:
Barrett食管内镜下可以表现为()
第5题:
1950年美国的一位学者首先描述
指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复层柱状上皮取代
指食管下段单层柱状上皮被取代复层鳞状上皮
以食管与胃的连接线为界
在齿状线2cm以上出现鳞状上皮
第6题:
腔内型,可发生在食管任何部位,多数带蒂,巨大时可引起吞咽困难和呕吐
腔内型,食管下段多见,表面为鳞状上皮覆盖,可有糜烂和出血,有恶性变倾向
位于食管壁内,在气管分叉部多见。内衬单层纤毛上皮、复层鳞状上皮或胃黏膜
吞咽困难时轻时重,食管吞钡造影剂可见食管扩张,末端食管狭窄呈鸟嘴样
常先食管受累,食管远端一段无蠕动
第7题:
在食管黏膜修复过程中出现柱状上皮替代鳞状上皮
食管黏膜出现斑片状糜烂称Barrett食管
Barrett食管与胃食管反流无关
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
Barrett食管发生的溃疡称Barrett溃疡
第8题:
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增高
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低下
食管对反流物清除功能削弱
胃酸、胃蛋白酶所致的食管黏膜损伤
碱性反流物所致的食管黏膜损伤
第9题:
异位的胃黏膜同样具有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功能
是一种胃黏膜在食管下段的异位症
是整个食管的病变
胃黏膜的壁细胞取代了食管下段的正常鳞状上皮细胞
可引起溃疡出血
第10题:
Barrett食管描述错误的是()
第11题:
关于Barrett食管,正确的描述有()
第12题:
男性,60岁,1年来进行性吞咽困难,日渐加重。胃镜检查,食管下段可见一溃疡型肿物,质地较硬,溃疡周边隆起,底部凹凸不平。活检的病理诊断最可能是( )
第13题:
腔内型,可发生在食管任何部位,多数带蒂,巨大时可引起吞咽困难和呕吐
腔内型,食管下段多见,表面为鳞状上皮覆盖,可有糜烂和出血,有恶性变倾向
位于食管壁内,在气管分叉部多见。内衬单层纤毛上皮、复层鳞状上皮或胃黏膜
吞咽困难时轻时重,食管吞钡造影剂可见食管扩张,末端食管狭窄呈鸟嘴样
常先食管受累,食管远端一段无蠕动
第14题:
食管黏膜上皮呈红色柔软的胃黏膜样
病变处可见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
食管狭窄
齿状线下移
齿状线上移
第15题:
梅克尔憩室是胚胎时期卵黄囊管的遗迹
梅克尔憩室发生率为2%,但只有25%~30%的人有症状
梅克尔憩室属胃黏膜在小肠的异位症
异位的胃黏膜不能摄取和分泌NaTcO
异位的胃黏膜具有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功能,可引起憩室溃疡出血
第16题:
梅克尔憩室是胚胎时期卵黄囊管的遗迹
梅克尔憩室发生率为2%,但只有25%~30%的人有症状
梅克尔憩室属胃黏膜在小肠的异位症
异位的胃黏膜不能摄取和分泌Na99mTcO4-
异位的胃黏膜具有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功能,可引起憩室溃疡出血
第17题:
异位的胃黏膜不能摄取和分泌Na99mTc04
梅克尔憩室是胚胎时期卵黄囊管的遗迹
梅克尔憩室属胃黏膜在小肠的异位症
梅克尔憩室发生率为2%,但只有25%~30%的人有症状
异位的胃黏膜具有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功能,可引起憩室溃疡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