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结社自由(中南财大2010年研;中山大学2010年研)
第2题: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中南财大2006年研)相关试题:直接选举(中山大学2011年研)
第3题:
政党民主和人民民主之间的关系如何?(中山大学2009年研)
正确答案:在现代民主宪政体制下政党民主和人民民主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二者关系处于良性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促进;反之则相互制约影响宪政制度的健康发展。
(1)政党制度与人民民主的联系
政党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自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建立以来它就与政党制度密切联系。正如凯尔森所指出的那样“现代民主完全是建立在各政党的基础之上的民主原则越是付诸实施各政党的重要性也就越大”“认为没有政治派别也能够实现民主那不是幻想就是虚伪"。其作用表现如下:①政党制度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发展的产物。从政党制度的发展过程来看导致政党制度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以代议制为核心的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美国学者哈罗德.F.戈斯内尔曾指出:“为了使人民对于政府所作的决定有发言权并保护普通人民反对专横的政府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从而产生了民主的政党制度。”②政党制度对民主制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政党制度是近代民主制度发展的产物而随着政党的产生和政党制度的建立又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民主制度的发展。正是随着政党的出现形成了两党或多党的轮流执政出现了责任制政府后近代民主制度才得以真正确立。③政党制度是解决民主制度下不同群体间的矛盾、冲突的主要途径。利益冲突是社会普遍现象。在民主制度下解决利益冲突的有效手段是通过协商的途径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进行协调从而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而政党制度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这种矛盾和冲突在宪法秩序的范围内解决防止矛盾的激化。正如英国学者利普塞特所说:“一切民主制度固有的内在威胁是群体冲突——民主的生命线——可能固定化以致有瓦解社会的可能。因此足以缓和党派斗争强度的条件系民主政府必不可少的前提之一。"他同时认为在每一个民主政体下社会集团的冲突都是通过政党制度表现出来的。政党制度在根本上表明了阶级斗争向民主形式的转化。④政党制度是扩大人民政治参与的主要措施。在民主国家中人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民主的基本途径。人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决定了民主实现的程度。由于政党制度运行的结果就是使一定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代表人物能够对国家权力的行使发挥影响因此它自然成为促进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之一。⑤两者还有很多适用规则之间也存在密切的关系。如都必须遵循民主、法治、平等、自由的原则。
(2)政党活动对人民民主的危害
政党的作用固然重要“政党政治”是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然而如果政党不受控制地操纵政权把“公意"窄化为“党意”议员沦为“党意”的执行工具则议会民主政治制度的功能将会逐渐式微进而徒留形骸。回顾历史人类在追求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始终徘徊在民主与专制独裁之间。这说明不恰当的政党活动会对民主制度构成严重的威胁。
第4题:
印度佛教的创始人是谁?
第5题:
佛教的创始人是?
第6题:
第7题:
对
错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试述民主选举的基本特征。(中山大学2011年研)
正确答案:民主选举的基本特征包括:
(1)选举是政权合法性的基本来源
在社会契约论的框架中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即是对统治权力的承认它可以换取公民忠诚的义务。统治合法性的来源在于被统治者的同意。诚如美国1776年的《独立宣言》所言:“政府的正当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这是人民主权和代议制民主理论的核心。这样在人民主权和国家权力代议之间要求有一个选举体制通过公民根据自由意志所进行的集体投票组成国家权力以此来体现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的授权。在当代人们公认凡是经过人民按照普遍、直接、秘密投票的原则公平、诚实、定期的选举产生的政府是具有合法性的政府。妥协、选举、非暴力是民主国家产生的重要特征它打破“强权即公理”这一架构在国家观念之上的诅咒避免历史上因暴力争夺政权而带来的血腥灾难。
(2)选举使人民能够成为防止政府权力滥用的首要控制
选举首先解决的是由人民来确定谁将统治和如何统治的问题。这是对国家权力产生及其管理模式的最初规范和控制。另外民主宪政政治通常会对代议机构的代表和政府主要官员规定限任制这使得定期选举成为必须。这样的定期、和平更换掌握政权的统治者的制度使得统治者迫于寻求连任或能被当选的意愿即便不情愿但也会去追求社会利益的最大化采取最能促进公共利益的法律和政策。选举使得统治者受控于人民成为可能。
(3)选举是实现国家认同的有效途径
在选举期间各政党及其候选人和选民沟通互动使公众舆论上传下达从而形成政治理念和公民诉求的恰合。可见包括选举在内的民主程序是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沟通、协商的过程由此产生的国家统治秩序将会体现出被统治者的自觉自愿行为它增强了被统治者对国家的认同增加服从国家法律的可能性。
(4)选举为社会提供精英统治
麦迪逊说过:“每一政治宪法的目的就是或者说应该是首先为统治者获得具有最高智慧来辨别和最高道德来追求社会公共公益的人。”现代民主能够保证“人民主权”的奥秘在于人民能够聘任并控制“比他们更能干的主人”。选举在相当程度上避免才能平庸、品质低劣的人管理国政和领导社会使得议员、国家首脑等公共职位由公民中的优秀者来担任成为可能。
第14题:
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山大学2011年研)相关试题:(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对外经贸2010年研)(2)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列举5—8项)。(北大2006年研)
第15题:
试论宪法实施保障及其基本方式。(南开大学2011年研)相关试题: (1)试述宪法实施保障的体制及我国宪法实施保障改革的方向。(中山大学2009年研) (2)简述宪法实施的保障机制。(简答题,复旦大学2009年研;北邮2007年研;武大2005年研) (3)简述宪法实施的保障。(简答题,吉林大学2004年研)
第16题:
佛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创始人是?
第17题:
公元()佛教创立;佛教发祥地在(),创始人为()。
第18题:
昭君出塞
孟姜女哭长城
牛郎织女
白蛇传
第19题:
清明
白露
芒种
小满
第20题:
第21题:
长江
黄河
珠江三角洲
华北平原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