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计算热量的方法通常有几种?并写出其计算公式?

题目
问答题
计算热量的方法通常有几种?并写出其计算公式?

相似考题
更多“计算热量的方法通常有几种?并写出其计算公式?”相关问题
  • 第1题:

    计算题:一蒸馏系统塔顶产品带出热量为Q顶,侧线产品带出热量为Q侧,塔底产品带出热量为Q低,回流带入热量为Q回,系统散絷损失为Q损,根据热量平衡原理写出输出热量Q入的计算公式。


    正确答案: Q入+Q回=Q顶+Q侧+Q底+Q损
    则:Q入==Q顶+Q侧+Q底+Q损-Q回

  • 第2题:

    请写出你对增长速度的概念认识,并写出基本的计算公式。


    正确答案: (1)增长速度又称“增减速度”、“增减率”,是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用于说明报告期水平较基期水平的相对增减程度。
    (2)增长速度的基本计算公式为:增长速度=增减量/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基期水平=发展速度-1

  • 第3题:

    写出基础和其上回填土重的计算公式Gk=()。


    正确答案:γGAd

  • 第4题:

    什么是高炉冶炼强度?并写出它的计算公式?


    正确答案: 高炉冶炼强度是指每昼夜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所消耗的焦炭量。计算公式:I=Qk/Vu,单位为:t/m3·d。

  • 第5题:

    写出螺栓联接的拉伸的强度计算公式,并注明式中符号意义?


    正确答案: 螺栓的强度计算公式:σ=N/F≤[σ]
    式中:σ一:工作应力;N:轴向拉力F://螺栓最小的横截面面积;[σ]:材料拉伸时允许应力

  • 第6题:

    什么是理论氢空速?写出其计算公式。


    正确答案: 理论氢空速:指每立方米催化剂每小时通过理论氢的标准立方数(假设含烃原料全部进行蒸汽转化和CO变换折合为氢。例如,1分子一氧化碳理论上可生成1分子氢气,1分子甲烷理论上可生成4分子氢气。)。
    计算公式为:
    理论氢空速=理论氢流量/催化剂体积=原料气体积流量³理论氢分子数/催化剂体积式中:理论氢分子数为一分子原料气理论上可生成的氢分子数。
    理论氢空速可以更准确地表示出包括天然气组分变化在内的转化炉能力。三十万吨合成氨设计的一段炉理论氢空速约为7650h-1。

  • 第7题:

    怎样确定经纬仪测竖直角的计算公式?并写出通式。


    正确答案:竖直角计算公式的通用判别法。
    (1)当望远镜视线往上仰,竖盘读数逐渐增加,则竖直角的计算公式为:
    α=瞄准目标时的读数一视线水平时的常数
    (2)当望远镜视线往上仰,竖盘读数逐渐减小,则竖直角的计算公式为:
    α=视线水平时的常数一瞄准目标时的读数

  • 第8题:

    计算热量的方法通常有几种?并写出其计算公式?


    正确答案:通常有三种:
    (1)比热法(温差法):在没有相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升温或降温过程的热量可用比热法计算。公式为:
    Q=G·CP·(t1-t2
    式中:Q-热量(KJ)
    G-物质的质量(㎏)
    CP-物质的比热(KJ/℃·㎏)
    T2-物质加热后或冷却前的温度(℃)
    T1-物质加热前后冷却后的温度(℃)
    (2)潜热法(汽化热法):在没有温度变化和化学变化,求只有物质相态的变化过程的热量用下式:
    Q=GH
    式中:Q-热量(KJ)
    G物-质的质量(㎏)
    △H—物质的相变热(潜热)(KJ/㎏)
    (3)热焓法(焓差法):在既有温度变化又有相变化时,可用热焓法计算热量:
    Q=G·(H2—H1
    式中:Q-热量(KJ)
    G-物质的质量(㎏)
    H2—物质加热后或冷却前的焓值(KJ/㎏)
    H1—物质加热后或冷却前的焓值(KJ/㎏)

  • 第9题:

    问答题
    试写出制动原力的计算公式,并注明各符号代表的相关参数

    正确答案: 制动原力的计算公式如下:制动原力P=π×r2×p(N)
    式中:
    π——圆周率;
    R.—制动缸半径
    P.—作用在制动缸活塞面积上的压强(kP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写出测定食品中钙的方法原理,所用试剂,计算公式。

    正确答案: 测定钙的方法有高锰酸钾法,原理是食品以湿消化或干灰化后,加盐酸溶解,在pH为5的条件下加入过量草酸,使钙形成难溶的草酸钙沉淀,洗净沉淀,加硫酸溶解,以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与钙等量结合草酸,至粉红色为滴定终点。根据消耗高锰酸钾的量,便可计算食品中钙的含量。根据反应原理得到钙的物质的量等于5/2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食品中钙的含量(mg/g)=5/2CV×40.08/S。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由已知点A测量并计算未知点B的高程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其计算公式是();二是();其计算公式是()。

    正确答案: 高差法,HB=HA+Hab,视线高法,HB=Hi-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是国民财富?试写出其计算公式。

    正确答案: 国民财富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经济资产总量,亦即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非金融资产与净金融资产的总和。
    其计算公式为:国民财富=非金融资产+净金融资产=国内各机构部门净值之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请写出位置更新成功率的计算公式,并写出导致触发位置更新请求相关的”COUNTER”。


    正确答案: Location_Upd_Succ_Rate=SUCC_REQUESTS_LOCPUD+SUCC_LOCUPD_WITH_IMSI_ ATTACH/REQUEST_LOCUPD*100%
    相关的COUNTER有: REQUEST_LOCUPD, REQUEST_LOCATION_INTRA_VLR,REQUEST_LOCATION_INTER_VLR, REQUESTS_PERIODIC_LOCUPD, REQUESTS_LOCUPD_WITH_IMSI_ATTACH.

  • 第14题:

    由已知点A测量并计算未知点B的高程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其计算公式是();二是();其计算公式是()。


    正确答案: 高差法;HB=HA+Hab;视线高法;HB=Hi-b

  • 第15题:

    试述何谓领导工作效率和领导效益,并分别写出它们的计算公式。


    正确答案: 领导工作效率是指领导工作的有效量与工作总量的比率,比率高说明领导工作效率高,反之说明领导工作效率低。领导工作效率可用公式表示为:领导工作效率=(有效工作量/工作总量)×100%领导效益是指领导行为所带来的客观价值(产出)与实施领导行为的总体投入之比。领导效益的根本要求是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产出。领导效益可用公式表示为:领导效益=领导行为的客观价值(产出)/实施领导行为的总投入(投入)

  • 第16题:

    什么叫应力?其单位是什么?并写出计算公式。


    正确答案: ①单位面积上内力的大小叫应力。
    ②应力的单位是帕斯卡。
    ③其计算公式:σ=N/A其中σ表示横截面应力,N表示横截面积上的外力,A表示横截面积。

  • 第17题:

    写出重碱盐份的分析方法及计算公式?


    正确答案: 重碱盐份分析方法:
    1从碱车刮刀前取样.
    2.称量2克.
    3.放入烧杯溶解.
    4.滴入甲基橙及硫酸.
    5.用AgNO3滴定,出现砖红色沉淀为止。计算公式NaCl%=V×0.146%

  • 第18题:

    写出自由度计算公式表达式并说明其含义。 


    正确答案: 字母含义为:F-自由度,C-组分数,P-相数;公式表达式:F=C-P+2

  • 第19题:

    试写出制动原力的计算公式,并注明各符号代表的相关参数


    正确答案: 制动原力的计算公式如下:制动原力P=π×r2×p(N)
    式中:
    π——圆周率;
    R.—制动缸半径
    P.—作用在制动缸活塞面积上的压强(kPa)

  • 第20题:

    填空题
    写出基础和其上回填土重的计算公式Gk=()。

    正确答案: γG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K1、K3的定义。并写出计算公式。

    正确答案: K1:推焦计划系数,标志着各班推焦计划表中各炭化室计划结焦时间与规定时间相吻合的情况。K3:推焦总系数,用以评定整个炼焦车间在遵守规定结焦时间方面的管理水平,可以反映焦炉生产操作的总情况。
    K2=M本班计划推焦炉数。
    A计划与规定结焦时间相差±5分钟以上的炉数。
    K3=K1×K2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请写出你对增长速度的概念认识,并写出基本的计算公式。

    正确答案: (1)增长速度又称“增减速度”、“增减率”,是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用于说明报告期水平较基期水平的相对增减程度。
    (2)增长速度的基本计算公式为:增长速度=增减量/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基期水平=发展速度-1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出生率的概念并写出出生率的计算公式。

    正确答案: 出生率:表示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出生(活产)人数。
    计算公式为:
    出生率=某地某年活产总数/该地同年平均人口数×100%
    平均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2。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