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人民生活
新航路开辟给亚非人民带了屈辱、灾难和落后
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新航路开辟是人类文明的链接
第1题:
实践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如何克服历史客观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的史学认识论的偏颇?
“实践唯物主义”在史学本体论上的含义在于,突出物质实践活动在唯物史观原理体系中的首要地位,强调人们的物质实践活动和实践能力的增长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程。它在史学认识论上的含义在于,强调他们主张的新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一个本质区别是,它不像后者那样认为外部感性世界决定人的意识,而是认为人们自身的生活实践决定人们的意识。这样,它既克服了历史客观主义的偏颇,也克服了历史相对主义的偏颇。因为它:
第一,肯定过去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和过程是独立于历史研究者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不论你是否认识了它,也不论你怎样认识它,它都始终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存在着;
第二,认为过去发生过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是人类通过自身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与之相应的经济、社会、政治和精神等各个领域的实践活动,不断发展着自身的物质和精神生产的实践能力,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
第三,它认为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和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的真相,是能够被研究者逐步认识清楚的。这是因为:(1)过去的历史情景虽然已经一去不复返,但历史是现实社会的前身,现实社会是历史的延伸,而且这个延伸体的运动规律与它的前身的运动规律在其根本方面是一致的,因此,研究者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历史延伸体的了解,就为追溯它的原形的运动过程提供了基本的指导线索;(2)在历史上生活过的人们和发生过的事件、现象虽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他们留下了多种遗物、遗迹和口头或文字资料。虽然它们是互不联系地、零落散乱地存在着,但只要通过对历史延伸体的运动规律的认识而形成了对它的前身的运动规律的一个正确的认识框架,也就是一个基本上符合实际的社会历史观,就能从那些零落散乱、互不联系的史料、史迹中洞悉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逐步接近以至恢复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的本来面目。
第2题: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如果用文明史观来分析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第3题: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用文明史观来分析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形成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第4题: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用文明史观来分析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下列结论不符合此观点的是()
第5题:
历史学发展在主客观世界改造中的功能()
第6题:
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第7题:
人们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所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中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第8题:
某历史老师运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下列认识符合社会史观的是()
第9题:
坚持唯物史观,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认识历史
在认识历史中的过程中总结经验
不要遵循历史的规律,注意创新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历史科学是需要验证的,要么证实,要么证伪。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认识人类历史的最有效工具和手段。
现代社会科学建立的前提是现代社会对人类社会的破坏,它是一种反思和批判。
马克思主义史学观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史学观,根据客观的现象来总结现象背后的发展规律和基本法则,同时它又是辩证的、发展的、变化的。
第12题:
从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出发,检验历史认识的成果
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认识,进而回观历史,以检验历史认识的成果
利用不同地区、民族、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借以检验历史认识的成果
根据历史认识成果的社会效应,来检验历史认识成果
第13题:
第14题: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和探究完《新航路开辟》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写出来自己的历史小论文,题目分别是:《哥伦布为欧洲发现了“无主地”》《麦哲伦与地圆学说》《中国四大发明与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让欧洲崛起》,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正确说法有()
第15题: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历史学家得出上述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第16题:
下列思想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7题:
间接的检验历史认识的途径()
第18题:
社会史是取代以政治史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史学研究的新的历史研究范式。
第19题: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阶段。“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根据这一认识,可能会对15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 ①新航路开辟 ②早期殖民扩张 ③工业革命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20题:
下列观点,()并非习近平讲话中体现出的历史观。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第24题:
历史学具有认识功能
历史学具有鉴戒功能
历史学具有教育功能
历史学具有说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