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来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38.3×109/L,分类显示:原始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6%,中幼粒细胞10%,晚幼粒细胞16%;血红蛋白124g/L,血小板190×109/L。骨髓穿刺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该患者目前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E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来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38.3×109/L,分类显示:原始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6%,中幼粒细胞10%,晚幼粒细胞16%;血红蛋白124g/L,血小板190×109/L。骨髓穿刺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该患者目前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

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

E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来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38.3×109/L,分类显示:原始粒细胞2%,早”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7℃。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血常规示:WBC38.3×109/L,分类原始粒2%,早幼粒8%,中幼粒10%,晚幼粒16%,Hb10.4g/dl,Plt290×109/L。胸部X光片未见异常。在该患者接受化疗阶段,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静脉的原因是( )

    A.避免败血症

    B.避免出血

    C.防止血管充盈不佳

    D.利于长期静脉注射

    E.避免静脉炎


    答案:D

  • 第2题:

    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7℃,给予头孢曲松(罗氏芬)治疗后体温下降至正常。2天前查血常规示:WBC38.3×10/L,分类原粒2%,早粒7%,中粒10%,晚粒16%,Hb134g/L,Plt290×10/L。骨穿示: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及嗜酸、嗜碱粒细胞明显增多。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

    下列检查对诊断最有提示意义的是
    A.束臂试验
    B.胸部X线片
    C.染色体检查
    D.出凝血时间
    E.部分凝血活酶纠正试验

    答案:C
    解析: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主要依靠血常规、骨髓穿刺活检来诊断的;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升高和骨髓大量的白血病细胞堆积。慢性期,主要以白细胞升高明显、脾大为表现,针对该期的治疗,首先要降细胞治疗,以降低白血病过高形成白细胞淤滞的危险。
    骨髓涂片:因为白血病细胞产生于骨髓,故骨髓涂片是诊断白血病的主要依据。因此对于白血病患者,骨髓涂片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取0。5ml骨髓涂在玻璃片上,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分析。骨穿在门诊就可以实施,并不影响日常生活。
    血液病病人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低下,此外化疗、放疗、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使机体抵抗力进一步降低,所以容易发生感染。合并感染往往会使原发病加重,是血液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极为重要,预防措施有5点:(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清洁。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每日1次,每次30-60分钟,每日用消毒液擦地1~ 2次。(2)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粒细胞绝对值≤500/ram3者应隔离。(3)定期洗澡更衣,保持皮肤清洁。进餐前后及睡前用生理盐水或苏打水等漱口,预防口腔炎、呼吸道感染。(4)进行肌内注射及静脉穿刺时,局部皮肤要严格消毒。发现皮肤有损害、咽痛、咳嗽、低热等应立即通知医生。(5)预防肛周感染,便后用1: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女性病人经期应每天用流水清洗会阴部,以保持清洁。

  • 第3题:

    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7℃,给予头孢曲松(罗氏芬)治疗后体温下降至正常。2天前查血常规示:WBC38.3×10/L,分类原粒2%,早粒7%,中粒10%,晚粒16%,Hb134g/L,Plt290×10/L。骨穿示: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及嗜酸、嗜碱粒细胞明显增多。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

    该患者目前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答案:E
    解析: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主要依靠血常规、骨髓穿刺活检来诊断的;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升高和骨髓大量的白血病细胞堆积。慢性期,主要以白细胞升高明显、脾大为表现,针对该期的治疗,首先要降细胞治疗,以降低白血病过高形成白细胞淤滞的危险。
    骨髓涂片:因为白血病细胞产生于骨髓,故骨髓涂片是诊断白血病的主要依据。因此对于白血病患者,骨髓涂片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取0。5ml骨髓涂在玻璃片上,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分析。骨穿在门诊就可以实施,并不影响日常生活。
    血液病病人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低下,此外化疗、放疗、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使机体抵抗力进一步降低,所以容易发生感染。合并感染往往会使原发病加重,是血液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极为重要,预防措施有5点:(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清洁。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每日1次,每次30-60分钟,每日用消毒液擦地1~ 2次。(2)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粒细胞绝对值≤500/ram3者应隔离。(3)定期洗澡更衣,保持皮肤清洁。进餐前后及睡前用生理盐水或苏打水等漱口,预防口腔炎、呼吸道感染。(4)进行肌内注射及静脉穿刺时,局部皮肤要严格消毒。发现皮肤有损害、咽痛、咳嗽、低热等应立即通知医生。(5)预防肛周感染,便后用1: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女性病人经期应每天用流水清洗会阴部,以保持清洁。

  • 第4题:


    患者,男性,2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口周出现疱疹。自服阿莫西林治疗后效果不佳,后来医院急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8×10/L,红细胞3.02×10/L,血小板70×10/L。骨穿示:分类不明的原始细胞约18%。

    患者发热的主要原因是
    A.营养不良
    B.成熟粒细胞减少
    C.缺氧
    D.免疫力降低
    E.新陈代谢旺盛

    答案:B
    解析:

    血常规提示患者三系减少,结合骨穿发现原始细胞约18%,提示急性白血病诊断可能性大。白血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特点为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弥漫性恶性增生,浸润破坏体内脏器和组织。骨髓检查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依据,可发现大量原始、幼稚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是白血病髓外复发的常见部位,多发生在缓解期,发生原因是由于化疗药物不易通过血-脑屏障,隐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细胞不能被有效杀伤所致。
    急性白血病病人由于白血病细胞(恶性细胞)浸润骨髓,造成正常造血功能受损,生成的正常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均可减少,其中正常成熟中性粒细胞的生成减少是造成病人容易继发感染最重要的原因。
    由于白血病细胞的大量破坏,血液和尿液中尿酸浓度明显增高,可产生尿酸性肾结石,引起肾小管阻塞,严重者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故鼓励病人多饮水并碱化尿液,必要时静脉补液,给予别嘌醇口服(抑制尿酸合成),可以预防尿酸性肾病。给予足量抗生素的目的是防治感染。

  • 第5题:

    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来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38.3×10/L,分类显示:原始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6%,中幼粒细胞10%,晚幼粒细胞16%;血红蛋白124g/L,血小板190×10/L。骨髓穿刺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该患者目前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E.再生障碍性贫血

    答案:D
    解析:

  • 第6题:

    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7℃,给予头孢曲松(罗氏芬)治疗后体温下降至正常。2天前查血常规示:WBC38.3×109/L,分类原粒2%,早粒7%,中粒10%,晚粒16%,Hb134g/L,Plt290×109/L。骨穿示: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及嗜酸、嗜碱粒细胞明显增多。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下列检查对诊断最有提示意义的是()。

    • A、束臂试验
    • B、胸部X线片
    • C、染色体检查
    • D、出凝血时间
    • E、部分凝血活酶纠正试验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7℃,给予头孢曲松(罗氏芬)治疗后体温下降至正常。2天前查血常规示:WBC38.3×109/L,分类原粒细胞2%,早粒细胞7%,中粒细胞10%,晚粒细胞16%,Hb134g/L,Plt290×109/L。骨穿示: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及嗜酸、嗜碱粒细胞明显增多。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该患者目前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

    • A、有感染的危险
    • B、潜在并发症:脑出血
    • C、有受伤的危险
    • D、气体交换受损
    • E、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患者男,20岁,因“受凉后咽痛、发热1周”来诊。体温最高38.7℃。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3cm。血常规(2d前):Hb134g/L,WBC3.8×109/L,原粒细胞0.02,早幼粒细胞0.08,中幼粒细胞0.1,晚幼粒细胞0.16,PLT29×109/L。骨髓穿刺: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及嗜酸、嗜碱粒细胞明显增多。患者突感腹痛,缓解疼痛宜取()

    • A、左侧卧位
    • B、右侧卧位
    • C、平卧位
    • D、半卧位
    • E、坐位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7℃,给予头孢曲松(罗氏芬)治疗后体温下降至正常。2天前查血常规示:WBC38.3×109/L,分类原粒2%,早粒7%,中粒10%,晚粒16%,Hb134g/L,Plt290×109/L。骨穿示: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及嗜酸、嗜碱粒细胞明显增多。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 该患者目前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

    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

    E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7℃,给予头孢曲松(罗氏芬)治疗后体温下降至正常。2天前查血常规示:WBC38.3×109/L,分类原粒2%,早粒7%,中粒10%,晚粒16%,Hb134g/L,Plt290×109/L。骨穿示: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及嗜酸、嗜碱粒细胞明显增多。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下列检查对诊断最有提示意义的是()。
    A

    束臂试验

    B

    胸部X线片

    C

    染色体检查

    D

    出凝血时间

    E

    部分凝血活酶纠正试验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7℃,给予抗生素治疗后体温下降至正常。2天前查血常规示:WBC3.8×109/L,分类原粒2%,早粒8%,中粒10%,晚粒16%,Hb134g/L,PLT29×109/L。骨穿示: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及嗜酸、嗜碱粒明显增多。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下列检查对诊断最有提示意义的是()
    A

    束臂试验

    B

    胸部X线片

    C

    染色体检查

    D

    出凝血时间

    E

    部分凝血活酶纠正试验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7℃,给予头孢曲松(罗氏芬)治疗后体温下降至正常。2天前查血常规示:WBC38.3×109/L,分类原粒细胞2%,早粒细胞7%,中粒细胞10%,晚粒细胞16%,Hb134g/L,Plt290×109/L。骨穿示: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及嗜酸、嗜碱粒细胞明显增多。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该患者目前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
    A

    有感染的危险

    B

    潜在并发症:脑出血

    C

    有受伤的危险

    D

    气体交换受损

    E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7℃,给予头孢曲松(罗氏芬)治疗后体温下降至正常。2天前查血常规示:WBC38.3×109/L,分类原粒2%,早粒7%,中粒10%,晚粒16%,Hb134g/L,Plt290×109/L。骨穿示: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及嗜酸、嗜碱粒细胞明显增多。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该患者目前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下列检查对诊断最有提示意义的是A、束臂试验

    B、胸部X线片

    C、染色体检查

    D、出凝血时间

    E、部分凝血活酶纠正试验

    该患者目前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A、有感染的危险

    B、潜在并发症:脑出血

    C、有受伤的危险

    D、气体交换受损

    E、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A

  • 第14题:

    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7℃,给予头孢曲松(罗氏芬)治疗后体温下降至正常。2天前查血常规示:WBC38.3×10/L,分类原粒2%,早粒7%,中粒10%,晚粒16%,Hb134g/L,Plt290×10/L。骨穿示: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及嗜酸、嗜碱粒细胞明显增多。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

    该患者目前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
    A.有感染的危险
    B.潜在并发症:脑出血
    C.有受伤的危险
    D.气体交换受损
    E.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答案:A
    解析: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主要依靠血常规、骨髓穿刺活检来诊断的;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升高和骨髓大量的白血病细胞堆积。慢性期,主要以白细胞升高明显、脾大为表现,针对该期的治疗,首先要降细胞治疗,以降低白血病过高形成白细胞淤滞的危险。
    骨髓涂片:因为白血病细胞产生于骨髓,故骨髓涂片是诊断白血病的主要依据。因此对于白血病患者,骨髓涂片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取0。5ml骨髓涂在玻璃片上,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分析。骨穿在门诊就可以实施,并不影响日常生活。
    血液病病人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低下,此外化疗、放疗、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使机体抵抗力进一步降低,所以容易发生感染。合并感染往往会使原发病加重,是血液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极为重要,预防措施有5点:(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清洁。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每日1次,每次30-60分钟,每日用消毒液擦地1~ 2次。(2)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粒细胞绝对值≤500/ram3者应隔离。(3)定期洗澡更衣,保持皮肤清洁。进餐前后及睡前用生理盐水或苏打水等漱口,预防口腔炎、呼吸道感染。(4)进行肌内注射及静脉穿刺时,局部皮肤要严格消毒。发现皮肤有损害、咽痛、咳嗽、低热等应立即通知医生。(5)预防肛周感染,便后用1: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女性病人经期应每天用流水清洗会阴部,以保持清洁。

  • 第15题:

    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7℃,给予抗生素治疗后体温下降至正常。2天前查血常规示:WBC3.8×10/L,分类原粒2%,早粒8%,中粒10%,晚粒16%,Hb134g/L,PLT29×10/L。骨穿示: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及嗜酸、嗜碱粒明显增多。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

    下列检查对诊断最有提示意义的是
    A.束臂试验
    B.胸部X线片
    C.染色体检查
    D.出凝血时间
    E.部分凝血活酶纠正试验

    答案:C
    解析:

    患者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就诊,发现脾脏增大,血象及骨髓象异常,血象粒细胞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骨穿示:增生极度活跃,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诊断,染色体检查见Ph染色体,故本题分别选E、C。

  • 第16题:

    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7℃,给予抗生素治疗后体温下降至正常。2天前查血常规示:WBC3.8×10/L,分类原粒2%,早粒8%,中粒10%,晚粒16%,Hb134g/L,PLT29×10/L。骨穿示: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及嗜酸、嗜碱粒明显增多。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

    该患者目前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答案:E
    解析: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主要表现为骨髓象-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中幼晚幼和杆状核细胞明显增多,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原粒细胞<10%,符合题目中的描述,故E选项正确。再生障碍性贫血Hb多<100g/L 且骨髓增生低下或减低,不符合题目中的描述,A错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始细胞应该占全部骨髓有核细胞的30%以上,故B 错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骨髓中原粒细胞或原淋+幼淋巴细胞或原单+幼单核细胞>20%,故C错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患者骨髓活检应显示胶原纤维显著增生,故D错误。

  • 第17题:

    患者男,20岁,因“受凉后咽痛、发热1周”来诊。体温最高38.7℃。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3cm。血常规(2d前):Hb134g/L,WBC3.8×109/L,原粒细胞0.02,早幼粒细胞0.08,中幼粒细胞0.1,晚幼粒细胞0.16,PLT29×109/L。骨髓穿刺: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及嗜酸、嗜碱粒细胞明显增多。对诊断有提示意义的检查是()

    • A、束臂试验
    • B、胸部X线片
    • C、染色体检查
    • D、出、凝血时间
    • E、部分凝血活酶纠正试验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7℃,给予头孢曲松(罗氏芬)治疗后体温下降至正常。2天前查血常规示:WBC38.3×109/L,分类原粒细胞2%,早粒细胞7%,中粒细胞10%,晚粒细胞16%,Hb134g/L,Plt290×109/L。骨穿示: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及嗜酸、嗜碱粒细胞明显增多。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下列检查对诊断最有提示意义的是()

    • A、束臂试验
    • B、胸部X线片
    • C、染色体检查
    • D、出凝血时间
    • E、部分凝血活酶纠正试验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来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38.3×109/L,分类显示:原始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6%,中幼粒细胞10%,晚幼粒细胞16%;血红蛋白124g/L,血小板190×109/L。骨髓穿刺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该患者目前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
    •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
    •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正确答案:E

  • 第20题:

    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7℃,给予头孢曲松(罗氏芬)治疗后体温下降至正常。2天前查血常规示:WBC38.3×109/L,分类原粒细胞2%,早粒细胞7%,中粒细胞10%,晚粒细胞16%,Hb134g/L,Plt290×109/L。骨穿示: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及嗜酸、嗜碱粒细胞明显增多。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该患者目前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
    •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
    •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正确答案:E

  • 第21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7℃,给予抗生素治疗后体温下降至正常。2天前查血常规示:WBC3.8×109/L,分类原粒2%,早粒8%,中粒10%,晚粒16%,Hb134g/L,PLT29×109/L。骨穿示: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及嗜酸、嗜碱粒明显增多。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该患者目前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

    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

    E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7℃,给予头孢曲松(罗氏芬)治疗后体温下降至正常。2天前查血常规示:WBC38.3×109/L,分类原粒2%,早粒7%,中粒10%,晚粒16%,Hb134g/L,Plt290×109/L。骨穿示: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及嗜酸、嗜碱粒细胞明显增多。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 该患者目前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
    A

    有感染的危险

    B

    潜在并发症:脑出血

    C

    有受伤的危险

    D

    气体交换受损

    E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男,20岁,因“受凉后咽痛、发热1周”来诊。体温最高38.7℃。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3cm。血常规(2d前):Hb134g/L,WBC3.8×109/L,原粒细胞0.02,早幼粒细胞0.08,中幼粒细胞0.1,晚幼粒细胞0.16,PLT29×109/L。骨髓穿刺: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及嗜酸、嗜碱粒细胞明显增多。患者突感腹痛,缓解疼痛宜取()
    A

    左侧卧位

    B

    右侧卧位

    C

    平卧位

    D

    半卧位

    E

    坐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患者男,20岁,因“受凉后咽痛、发热1周”来诊。体温最高38.7℃。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3cm。血常规(2d前):Hb134g/L,WBC3.8×109/L,原粒细胞0.02,早幼粒细胞0.08,中幼粒细胞0.1,晚幼粒细胞0.16,PLT29×109/L。骨髓穿刺: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及嗜酸、嗜碱粒细胞明显增多。本病最突出的表现是()
    A

    发热

    B

    贫血与出血

    C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D

    巨脾

    E

    淋巴结肿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