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男性,82岁。反复胸闷14年,加重伴胸痛3小时入院。经心电图、心肌酶检查诊断为急性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现患者血压低,给予扩容后测中心静脉压25mmHg,但患者血压仍低,现需了解患者血容量情况可选用以下哪项监测()A 中心静脉压B 无创血压监测C 有创血压监测D 漂浮导管监测E 尿量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性,82岁。反复胸闷14年,加重伴胸痛3小时入院。经心电图、心肌酶检查诊断为急性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现患者血压低,给予扩容后测中心静脉压25mmHg,但患者血压仍低,现需了解患者血容量情况可选用以下哪项监测()
A

中心静脉压

B

无创血压监测

C

有创血压监测

D

漂浮导管监测

E

尿量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中心静脉压>25mmHg可能提示输液量过多,但患者血压未见好转,且患者出现急性右心衰竭影响中心静脉压情况,此时可进行肺动脉楔压监测,了解左心室前负荷情况,更好地指导输液。
更多“患者男性,82岁。反复胸闷14年,加重伴胸痛3小时入院。经心电图、心肌酶检查诊断为急性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现患者血压低”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性,60岁。因阵发性胸闷6年,持续胸痛7小时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150/90mmHg,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支持诊断的心电图改变为

    A.Ⅱ、Ⅲ、aVF、出现异常Q波,伴ST段弓背向上抬高

    B.V3~V5出现异常Q波伴ST段弓背向上抬高

    C.I、aVL出现肺性P波

    D.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E.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患者女性,58岁,反复发作胸痛1周,与劳累无关,每次胸痛持续数分钟自行缓解。患者胸痛时的心电图见下图,应考虑为

    A、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B、急性心包炎

    C、急性心肌缺血

    D、早期复极综合征

    E、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参考答案:C

  • 第3题:

    患者男性,70岁,糖尿病。因突发胸痛2小时就诊,心电图如图3-15-2所示。应诊断为

    A、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B、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心肌缺血

    C、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合并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D、右心室肥大,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E、预激综合征


    参考答案:C

  • 第4题:

    患者,男性,68岁。突发胸骨后剧烈疼痛,持续3小时,伴大汗,急诊入院。有吸烟、饮酒史。心电图见图3-11。



    1小时后,患者症状加重,心电图如图3-12所示,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B.急性下壁心肌梗死,2:1房室传导阻滞
    C.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D.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E.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患者女性,26岁,有心悸、胸闷病史。心电图如图5-5所示,应诊断为()

    A右心室肥厚

    B后壁心肌梗死

    C下壁心肌梗死

    D下、后壁心肌梗死

    EWPW综合征


    E
    窦性心律,WPW综合征解析:心电图显示PR间期<0.12秒,QRS波增宽,大多数导联QRS起始部可见预激波(delta波)。根据V导联delta波正向及以R波为主,可确定为左侧预激旁路。

  • 第6题:

    患者女性,58岁,反复发作胸痛1周,每次持续数分钟自行缓解。患者胸痛时的心电图见图,应考虑为 ()

    A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B急性心包炎

    C急性心肌缺血

    D早期复极综合征

    E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C

  • 第7题:

    患者女性,58岁,反复发作胸痛1周,每次持续数分钟自行缓解。患者胸痛时的心电图见图5-30: 应考虑为()

    A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B急性心包炎

    C急性心肌缺血

    D早期复极综合征

    E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C
    窦性心律,急性心肌缺血,肢体导联低电压解析:心电图显示窦性频率86次/分,PR间期0.13秒。肢体导联中QRS波振幅<0.5mV,Ⅰ、aVL导联ST段抬高伴Ⅱ、Ⅲ、aVF导联ST段对应性下移;V1~V5导联ST段明显抬高,其中V4~V5导联ST段抬高达0.6~1.0mV.呈单向曲线;V1~V3导联T波直立,V2、V3导联T波高尖。此图结合病史特点,应考虑为变异型心绞痛。如ST段持续性抬高超过20分钟,提示可能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 第8题:

    患者,女性,78岁,因胸痛胸闷、上腹部不适、恶心2小时急诊。体检:HR52次/分,血压75/50mmHg,出汗,颈静脉怒张,双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肌钙蛋白T(TnT)阳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 B、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 C、急性侧壁心肌梗死
    • D、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 E、急性右心室梗死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52岁,胸闷、心慌,活动后加重。2年前因心肌梗死入院,近日检查心电图如下图所示,考虑为()。
    A

    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B

    陈旧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C

    心脏顺钟向转位

    D

    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

    E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正确答案: E
    解析: 心电图示V 1~V 5导联QRs波群呈QS型,ST段抬高0.05~0.1mV,其他导联无明显ST段偏移,T波无明显异常改变,结合病史考虑为陈旧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 第10题:

    单选题
    1小时后,患者症状加重,心电图如图3-7所示,诊断为(  )。
    A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B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2:1房室传导阻滞

    C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D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E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正确答案: A
    解析: 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该患者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波群脱落(P波不能下传),RR间期逐渐缩短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包含受阻P波在内的RR间期小于正常窦性PP间期的两倍,通常以P波数与P波下传数的比例来表示房室阻滞的程度,以2:1比例多见。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62岁,冠心病。因突发胸痛不能缓解就诊,下图系患者胸痛发作后1小时、24小时及3周的心电图记录,应诊断为()。
    A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

    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C

    变异型心绞痛

    D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

    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图系患者胸痛发作后1小时、24小时及3周的心电图。Ⅱ、Ⅲ、aVF导t出现病理性Q波及ST段弓背向上抬高,随后ST段逐渐恢复,T波倒置由浅变深呈冠状T波,心电图呈现典型的心肌梗死由急性期到亚急性期的演变过程。需要注意:有时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可伴有V 1、V 2、V 3导联ST段压低,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对应性改变。亦有学者发现V 1~V 3的ST段下移是合并前壁心肌缺血的表现。本例心电图发现随着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恢复到等电位线,胸导联ST段压低亦消失,提示胸导联ST段压低为对应性改变。

  • 第12题:

    单选题
    女性患者,65岁,心前区疼痛3小时入院,心电图示:除aVR外有普遍性ST段压低≥O.1mV,心肌酶CPK明显升高,最可能诊断为(  )。
    A

    右室心肌梗死

    B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C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D

    心绞痛

    E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正确答案: A
    解析:
    127.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下列哪项不正确?(  )

  • 第13题:

    患者男性,56岁,因突发胸痛4小时伴大汗就诊,心电图如下图所示,应诊断为

    A、变异型心绞痛

    B、早期复极综合征

    C、急性心包炎

    D、心肌缺血

    E、急性下壁、侧壁心肌梗死


    参考答案:E

  • 第14题:

    患者男性,56岁,因突发胸痛4小时伴大汗就诊,心电图如图3-3-6所示,应诊断为

    A、变异型心绞痛

    B、早期复极综合征

    C、急性心包炎

    D、心肌缺血

    E、急性下壁、侧壁心肌梗死


    参考答案:E

  • 第15题:

    女性,60岁,心前区疼痛6小时入院,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出现异常Q波伴ST段抬高,心肌酶CK明显升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右室心肌梗死

    B、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C、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D、心绞痛

    E、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参考答案:B

  • 第16题:

    患者男性,62岁,冠心病史,突发胸痛不能缓解入院。图5-28系患者胸痛发作后1小时、24小时及3周的心电图记录,应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C变异型心绞痛

    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A

  • 第17题:

    患者男性,42岁,高脂血症,因突发胸痛不能缓解入院诊治。心电图如图所示,应诊断为()

    A右心室肥厚

    B左心室肥厚

    C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预激综合征


    D
    窦性心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解析:本图V1~V3导联R波消失呈QS波,伴ST弓背抬高及T波倒置,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的表现。另外,Ⅱ、Ⅲ、aVF及V5~V6导联ST段下移,可能存在下侧壁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时常可见到肢体导联QRS电压降低。

  • 第18题:

    患者女性,63岁,突发持续性胸痛入院。心电图如图所示,应诊断为()

    A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B心肌病

    C急性心包炎

    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

  • 第19题:

    患者女性,63岁,突发持续性胸痛入院。心电图如图5-9所示: 应诊断为()

    A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B心肌病

    C急性心包炎

    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
    窦性心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解析: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是指梗死范围很大,波及室间隔、前壁及侧壁。因此在胸导联上,通常从V1~V6导联都出现异常Q波及ST-T改变。此例心电图Ⅰ、aVL导联及V2~V6导联出现异常Q波伴ST段弓背抬高及T波倒置。V1导联的r波极小,这种极小的r波称为线性r波,亦是心肌梗死的一种表现。

  • 第20题:

    单选题
    女性,70岁,高血压、糖尿病15年,体型肥胖,持续剧烈胸痛伴气急1h,心电图:V1-4呈QS型,V5.6呈Qr型伴ST单向曲线抬高,T波直立。诊断为()
    A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B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C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D

    右心室心肌梗死

    E

    高侧壁十前壁心肌梗死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女性,70岁,高血压、糖尿病15年,体型肥胖,持续剧烈胸痛伴气急1h,心电图:V1—4呈QS型,V5.6呈Qr型伴ST单向曲线抬高,T波直立。 诊断应该为()
    A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B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C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D

    右心室心肌梗死

    E

    高侧壁+前壁心肌梗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50岁,因剧烈胸痛、低血压、频发室早急诊,心电图检查V导联出现深而宽的Q波、ST段抬高,可诊断为(  )。
    A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C

    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

    D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E

    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50岁,因剧烈胸痛、低血压、频发室早急诊,心电图检查V1~3导联出现深而宽的Q波、ST段抬高,可诊断为(  )。
    A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C

    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

    D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E

    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86岁。因"胸闷、胸痛2小时"入院,既往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病史。查血肌钙蛋白阳性。心电图示胸前导联ST段抬高。患者目前诊断为()
    A

    不稳定性心绞痛

    B

    急性左心衰竭

    C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D

    心房颤动

    E

    肺栓塞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