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控制变形的边坡工程应采取预应力锚索支护结构
位于较软弱土质地基上的边坡,当支护结构地基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卸载、对地基和支护结构主动土压力区加固
存在留空的外倾软弱结构面的边坡,其支挡结构的基础应置于软弱面以下的土层
当施工期边坡垂直变形较大时,应采用设置竖向支撑的支护结构方案
第1题:
第2题:
边坡按与工程的关系可分为()两大类型。
第3题:
下列关于边坡变形破坏预测的方法,叙述不准确的是()。
第4题:
某建筑边坡采用非预应力锚杆,坡顶无建筑物且不需边坡变形控制,其锚杆的自由段为土层,侧向主动岩土压力合力水平分力设计值为600kN,则侧向岩土压力合力水平分力修正值至少取为()kN。
第5题:
关于土的边坡坡度,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第6题:
边坡松弛张裂是由岩体卸荷引起的,但边坡张裂变形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
坡脚软弱层的蠕变引起上覆岩体内部应力的调整,或因震动使高陡边坡产生深层剪切蠕动,可引起边坡张裂变形
松弛张裂可能导致边坡产生滑坡、崩塌,而蠕动、滑坡又能促使岩体张裂的发展
边坡松弛张裂和边坡张裂变形两者变形机制是一致的
第7题:
土的边坡坡度=坡脚宽b/坡顶高h
边坡系数m=坡顶高h/坡脚宽b
边坡系数与边坡坡度之积等于1
工程中常以m表示放坡
第8题:
由外倾结构面控制的边坡工程,破坏后果严重
危岩地段的边坡工程,破坏后果严重
滑坡地段的边坡工程,破坏后果严重
边坡滑塌区内有重要建筑物,破坏后果不严重
第9题:
一级建筑边坡应进行专门的岩土工程勘察
二、三级建筑边坡工程可与主体建筑勘察一并进行,但应满足边坡勘察的深度和要求
大型和地质条件复杂的边坡宜分阶段勘察
边坡工程均应进行施工勘察
第10题:
边坡变形一般是指坡体不只产生局部的位移和微破裂,可能破坏
边坡变形时岩块只出现微量的角变化,没有显著的剪切位移或滚动
边坡变形时不致引起整体失稳,坡体不会出现较大的位移
边坡变形时坡体内应力将发生变化
第11题:
需要控制变形的边坡工程应采取预应力锚索支护结构
位于较软弱土质地基上的边坡,当支护结构地基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卸载、对地基和支护结构主动土压力区加固
存在留空的外倾软弱结构面的边坡,其支挡结构的基础应置于软弱面以下的土层
当施工期边坡垂直变形较大时,应采用设置竖向支撑的支护结构方案
第12题:
对于可能按土体内部圆弧形破坏的土质边坡,建筑边坡的勘察范围应包括不小于1.5倍岩质边坡高度及可能对建(构)筑物有潜在安全影响的区域
建筑边坡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穿过最下层潜在滑动面进入稳定层不小于5.0m
建筑边坡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进入坡脚地形剖面最低点和支护结构基底下不小于1.0m
建筑边坡一般性勘探孔深度可取控制性孔深的4/5
第13题:
第14题:
边坡安全稳定中,()问题很突出。
第15题:
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规定,下列哪些建筑边坡应进行稳定性评价( )。
第16题:
下列建筑边坡工程的安全等级应定为一级的是()。
第17题:
基本确定边坡的分布和范围、边坡分类和设计标准;
对于需要处理的边坡,基本确定边坡处理设计原则,初步选定工程处理措施;
对于需要控制变形的边坡,基本选定控制变形的技术措施;
对于滑坡体、危岩和崩塌体,根据其滑坡类型、诱发因素、滑动体特征,基本选定处理措施。
第18题:
边坡变形
边坡失稳
大规模工程开挖边坡
高填方渠道的高边坡
自然边坡
第19题:
锚杆挡墙不宜在高度较大且无成熟工程经验的新填方边坡中应用
变形有严格要求的边坡和开挖土石方危及边坡稳定性的边坡不宜采用重力式挡墙
挂壁式挡墙在填方高度10~15m的边坡中采用是较为经济合理的
采用坡率法时应对边坡环境进行整治
第20题:
自然边坡与人工边坡
岩石边坡与土质边坡
变形边坡与未变形边坡
倒坡与顺坡
第21题:
一般建筑边坡,无特殊条件
放坡开挖对相邻建筑物有不利影响的边坡
地下水发育的边坡
稳定性差的边坡
第22题:
边坡变形一般是指坡体不只产生局部的位移和微破裂,可能破坏
边坡变形时岩块只出现微量的角变化,没有显著的剪切位移或滚动
边坡变形时不致引起整体失稳,坡体不会出现较大的位移
边坡变形时坡体内应力将发生变化
第23题:
选作建筑场地的自然边坡
由于开挖或填筑形成井需要进行稳定性验算的边坡
施工期出现不利工况的边坡
使用条件发生变化的边坡
第24题:
当坡顶重要建筑物基础外边缘至坡脚的水平距离小于坡高的一半时,土质边坡的侧向压力应取主动土压力
当土质边坡对支护结构变形控制较严格时,侧向压力可取静止土压力与主动土压力合的一半
岩质边坡对支护结构变形控制严格时,侧向压力应取静止岩石压力
岩石边坡对支护结构变形控制不严格时,侧向压力应取主动岩石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