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建筑施工中造成边坡塌方的原因有()。
第3题: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对边坡工程勘探及取样工作,不正确的是()。
第4题:
膨胀土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5题:
高层建筑控制性勘探孔与一般性勘探孔深度达到什么要求?
第6题:
基坑外宜布置勘探点,其范围不宜小于基坑深度的1倍
勘探点沿基坑边布置,其间距宜取15~20m
基坑周边勘探孔的深度不宜小于基坑深度的2倍
厚度大于2m的素填土应按规程规定进行抗剪强度试验
第7题:
勘探孔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底宽度的3倍,且不应小于5m
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有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
当在规范规定的深度内遇到厚层碎石土或基岩时,勘探孔的深度可适当调整
第8题:
第9题:
一级建筑边坡应进行专门的岩土工程勘察
二、三级建筑边坡工程可与主体建筑勘察一并进行,但应满足边坡勘察的深度和要求
大型和地质条件复杂的边坡宜分阶段勘察
边坡工程均应进行施工勘察
第10题:
1
2~5
6
7
第11题:
土质边坡的勘察范围应包括不小于1.5倍土质边坡高度及可能对建筑物有潜在安全影响的区域
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穿过最深潜在滑动面进入稳定层不小于5.0m
控制性勘探孔深度进入坡脚地形剖面最低点和支护结构基底下不小于3m
一般性勘探孔深度可取控制性孔深的4/5
第12题:
对于可能按土体内部圆弧形破坏的土质边坡,建筑边坡的勘察范围应包括不小于1.5倍岩质边坡高度及可能对建(构)筑物有潜在安全影响的区域
建筑边坡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穿过最下层潜在滑动面进入稳定层不小于5.0m
建筑边坡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进入坡脚地形剖面最低点和支护结构基底下不小于1.0m
建筑边坡一般性勘探孔深度可取控制性孔深的4/5
第13题:
第14题:
高层建筑基坑勘察中,勘探孔深度如何控制?
第15题:
某建筑岩质边坡高度H=10m,其边坡工程的勘察范围应为()m。()
第16题:
对于房屋建筑和构筑物的详细勘察阶段,下列()符合有关勘探线、勘探点布置与勘探孔深度的要求。()
第17题:
勘察范围宜在开挖边界外按基坑短边长度的1-2倍范围内布置勘探点
勘察范围宜在开挖边界外按基坑开挖深度的1~2倍范围内布置勘探点
基坑周边勘探点深度不宜小于支护结构端点的深度
勘探点间距应视地层条件而定,可在15~30m内选择
第18题:
一、二级建筑边坡工程应进行专门的岩土工程勘察
大型的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边坡宜分阶段勘察
地质环境复杂的一级边坡工程尚应进行施工勘察
对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稳定性较差的边坡,宜在勘察期间进行变形监测,并设置一定数量的水文长观孔
第19题:
宜在开挖边界外,按开挖深度1~2倍范围内布置勘探点
基坑周边勘探点的深度不宜小于2倍开挖深度
基坑勘探点间距,可在15~25m内选择
基坑勘探点数量不宜小于3个
第20题:
10
15
20
30
第21题:
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河港宜垂直岸向布置勘探线,海港勘探点可按网格状布置
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河港水工建筑物区域,勘探点应按垂直岸向布置
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海港水工建筑物区域,勘探线应按垂直于水工建筑长轴方向布置
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港口陆域建筑区宜按平行地形、地貌单元走向布置勘探线
第22题:
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不应少于4个
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每栋高层建筑控制性勘探点数不应少于2个
一般情况下,自基础底面起算的勘探孔深度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条形基础不小于基础宽度的3倍,独立基础不小于1.5倍
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超过变形计算深度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