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家庭情况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让学生形成竞争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学完《只有一个地球》后,张老师让学生为当地的环保局设计一个方案,学生通过查阅图书和浏览下载网络资料,结合自己平常对附近工厂的所闻所见,很快就写出了有理有据的环保方案。张老师的教学方法说明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越性()
第4题:
期末,张老师组织学生进入复习巩固阶段,为了使学生检验自己对本册书中重要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张老师应选取的教学方式是()
第5题:
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
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
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第6题:
和本区同学科学段的教师组成了备课组,协作为学生设计总结与复习主题网站,
张老师对于共同设计的复习资源不仅仅是“拿来主义”,还根据自班学生情况为每位学生定制了资源列表
张老师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总结自己的复习成果
学生们在班级博客圈上晒自己用思维导图制作的知识网络
第7题:
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资源
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8题:
不可行,张老师应立即规范班级学生行为
不可行,张老师可以按照以往经验来管理新班级
可行,了解学生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前提
可行,体现了张老师尊重同事
第9题:
张老师运用借分的方法,能与学生沟通、协商,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体现教师关心学生
张老师对学生成绩的这种评价,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
张老师的做法,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更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出新的学习动力
张老师是针对一个学生采取的做法,李老师将此做法在全班推行,她比张老师更创新,定会收到更显著的教学效果
第10题:
王老师想了解学生对将要学习的东西知道了多少
王老师想了解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即将教学知识的能力,还应该提供哪些“补救”活动
王老师想多了解一些学生的个人问题
王老师想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王老师想让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更融洽
第11题:
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
告诉学生不必在意
向学生解释这是天平本身的误差
不予理睬继续上课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某新教师听了特级教师张老师的一堂课。张老师开始上课就播放了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一首歌曲,把学生带到了相应的学习情境之中。接着,又通过设置一些巧妙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各自钻研,还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学生掌握了有关知识,初步形成相应能力。总的来说,张老师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阅读以上材料,简要分析张老师在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中采用了哪几方面的知识?
第16题:
张老师入职没多久就和班里的学生打成一片。一次他的学生跑去向他咨询高考志愿的问题,张老师似真似假地开玩笑道:"就你?还高考志愿,不如让你爸回去给你包几亩地种呢!"张老师的做法()。
第17题:
第18题:
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
告诉学生不必在意
向学生解释这是天平本身的误差
不予理睬继续上课
第19题:
第20题:
优化了教学目标
优化了教学条件
优化了教学过程
优化了教学资源
第21题:
不可行,张老师应立即规范班级学生行为
不可行,张老师可以按照以往经验来管理新班级
可行,了解学生是教师进行教育的前提
可行,体现了张老师尊重同事
第22题:
不利于学生品德的养成
有利于班级管理创新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不利于学生平均发展
第23题:
立即公布正确答案和解题思路
稍加启发,耐心等待学生回答
继续发问,点名让其他学生代替回答
对学生提出严厉批评,让其站着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