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__________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
第2题:
今天的语文课是一堂公开课,按平时上课的惯例,我应该依学号顺序抽一名学生进行课前“一分钟讲演”。直到上课铃响起时,我还在犹豫,今天的公开课是否取消这个“节目”。因为这次讲演正轮到魏霞,而她是一个说话结结巴巴的胆小的女同学,如果她没说好,岂不是“杀”了我这堂公开课的“风景”? 但是,不容我多想,当师生互相问好以后,我正准备直接讲课时,魏霞同学竟然举起手并用哆嗦的声音说:“李……老师,今天……该我……讲演……”我只好让她走上讲台发表演说,内容是报告当天的新闻,她的声音照样结结巴巴,但比平时要稍微大声一些,而且看得出来,她事前是做了相当认真的准备的,仅凭这一点,我就应该鼓励她,而且相信她会受到鼓舞的。 正当我准备热情洋溢地表扬她一番时,我脑子里突然转了一个弯,何不把我个人对她的表扬变成全班同学对她的赞赏呢?于是,我有意问全班同学:“比起过去,魏霞同学的进步大不大啊?”“大!”同学们一致说。“好!那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魏霞的进步表示祝贺!”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来自同学们的鼓励无疑让魏霞振奋,因为,这以后她课堂上主动发言的次数就越来越多了。 结合相关知识,评析这位老师的做法。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小学阶段采用的教学形式主要是()
第6题:
组织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作好上课前的准备。因此,组织教学只在上课前的一段时间集中进行。
第7题:
今天的语文课是一堂公开课,按平时上课的惯例,我应该依学号顺序抽一名学生进行课前“一分钟讲演”。直到上课铃响起时,我还在犹豫,今天的公开课是否取消这个“节目”。因为这次讲演正轮到魏某,而她是一个说话结结巴巴的胆小的女同学,如果她没说好,岂不是“杀”了我这堂公开课的“风景”? 但是,不容我多想,当师生互相问好以后,我正准备直接讲课时,魏某竟然举起手并用哆嗦的声音说:“李……老师,今天……该我……讲演……”我只好让她走上讲台发表演说,内容是报告当天的新闻,她的声音照样结结巴巴,但比平时要稍微大声一些,而且看得出来,她事前是做了相当认真的准备的,仅凭这一点,我就应该鼓励她,而且相信她会受到鼓舞的。 正当我准备热情洋溢地表扬她一番时,我脑子里突然转了一个弯,何不把我个人对她表扬变成全班同学对她的赞赏呢?于是,我有意问全班同学:“比起过去,魏某的进步大不大啊?”“大!”同学们一致说。“好!那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魏某的进步表示祝贺!”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来自同学们的鼓励无疑让魏某振奋,因为,这以后她课堂上主动发言的次数就越来越多了。 结合相关知识,评析这位老师的做法。
第8题: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上课预备铃
上课铃
老师说上课
班长说起立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为了使学生作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通常在上课开始时,教师需要进行的一项工作是( )。
A.检查复习
B.组织教学
C.布置作业
D.提问答疑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学生听到()后,应迅速走进教室,准备好课本的学习用品。
第17题:
组织教学是在上课开始时进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
第18题:
有一位体育老师上课时,心血来潮,突然想起进行垫上运动教学,该老师在课前偶尔翻翻书,上课开始搬来几块垫子,告诉学生今天的上课内容是垫上部分,有时候会给学生讲解一下动作的顺序,有时候可能不讲,就这样学生开始自己玩了起来,或自由滚翻,或在一边聊天、嬉笑、打闹等。整节课下来只有个别学生稍有收获。几节课下来,整个单元教学没有计划,学生的随意性强,组织松散。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该老师的不足。
第19题:
为了使学生作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通常在上课开始时,教师需要进行的一项工作是()。
第20题:
教师的状态
学生的状态
教室的环境
课堂的氛围
第21题: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