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4分)
(1)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
文中加点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
第1题: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B.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C.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D.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第2题:
第3题:
母亲:怎么又吵起来了?你们俩不是争这个就是抢那个,一点都不大方。三岁:我不会抢。我大方,哥哥小方。五岁:只能说大方,没有人说小方。三岁:我大方。我的方好大好大。五岁:我的方比你的大。三岁:我的方更大。五岁:我的方最大。三岁:我的方最最大。试以这两个孩子的语言发展为例说明幼儿语言发展的几个方面。
幼儿早期语言的发展是神速的。6个月的婴儿只会咿呀学语,12个月时就会使用10到20个词。到了2岁,他的词汇是1岁时的10倍。3岁的幼儿,平均可能会用900个不同的语词,流利的与人交谈,甚至辩论了。幼儿语言的发展就表现在幼儿语音、语义、语法、语用技能的发展几个方面。
从上述例子可看出,3岁的幼儿已经有了惊人的语言知识和能力。在语音方面,3岁的弟弟有了汉语语音的知识;他能熟练地把一连串的杂音,分析为有意义的信息。而且,当他听到一个新词——“大方”,马上会重复为汉语语音的“大方”,这一点是外国的成人在短期之内很难学到的。
在语意方面,3岁的弟弟有断词的能力:他知道“大方一点”应断为“大方”,而不会是“方一”,又能够从上下文领悟到一个极抽象的概念“大方”是一种美德,还会使用“大”和“小”相反的含意,创作一个新词——“小方”。三岁的幼儿经常会用这种方式在语言中操弄这类抽象的概念。
在语法方面,3岁的弟弟还掌握了句型变化的知识:他知道如何表达“大、更大、最大、最最大”的层次。当5岁的哥哥把“方”用在“我的方比你的大”的句型中时,3岁的弟弟能进一步用“更”来回答,表示他了解前一句是比较的句子。
在语用方面,3岁的弟弟似乎了解妈妈的第一句话只是形式上的问句,不必回答,第二句才是反驳的重点。
略
第4题:
6.诗歌欣赏。(5分)
阅读下面新诗,按要求答题。
妈妈
很深
①读了这首诗,根据你对生活的体验和本诗的理解,说说诗中所抒发的情感。(2分)
答:
②从下面两个诗句中选取一句作简要赏析。(3分)
(1)春日阳光暖暖的/而我的心空却下着/绵绵雨丝
(2)从此思念像一条长长的线/连着你/牵着我
答:
。
参考答案:6.示例:①(1)抒发了儿子对妈妈深长思念之情; (2)抒发了儿子对妈妈的依依惜别之情;(3)抒发了儿子和妈妈相互思念之情;(4)抒发了儿子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评分标准:答对第一项的给满分2分,答了其他三项或意思差不多的酌情给分。
参考答案:②(1)作著运用反衬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与妈妈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的心情。(2)作者把思念妈妈的情怀比喻为一条长长的线,心与妈妈相牵连,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割舍不断,绵绵悠长。
评分标准:酌情给分,意思差不多就可以给满分。
第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