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某乡农民李某承包了一片果园。秋末即将摘果时,李某一家三口因食物中毒一起住院治疗。期间突遇暴风雨,杨某为避免李某承包的果园遭受重大损失,便请了10个帮工,用一天时间替李某抢收了2000斤苹果。杨某为此支付了误工费300元。第二天,杨某怕摘下的苹果烂掉,又支付了200元请人用汽车把李某的苹果拉到县果品公司出售。杨某共得货款8000元整。半月后,李某病愈归来,向杨某索要8000元。杨某认为如果不是自己替他抢收,李某最多能得5000元,因此杨某只答应返还李某5000元。二人为此发生争执。  问:杨某的要求足

题目
问答题
某乡农民李某承包了一片果园。秋末即将摘果时,李某一家三口因食物中毒一起住院治疗。期间突遇暴风雨,杨某为避免李某承包的果园遭受重大损失,便请了10个帮工,用一天时间替李某抢收了2000斤苹果。杨某为此支付了误工费300元。第二天,杨某怕摘下的苹果烂掉,又支付了200元请人用汽车把李某的苹果拉到县果品公司出售。杨某共得货款8000元整。半月后,李某病愈归来,向杨某索要8000元。杨某认为如果不是自己替他抢收,李某最多能得5000元,因此杨某只答应返还李某5000元。二人为此发生争执。  问:杨某的要求足否合理?为什么?

相似考题
更多“  某乡农民李某承包了一片果园。秋末即将摘果时,李某一家三口因食物中毒一起住院治疗。期间突遇暴风雨,杨某为避免李某承包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张某出远门访亲,恰逢暴风雨,其承包的果园里的苹果都掉到地上,邻居李某将掉到地上的苹果捡起来并妥回保管,李某的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


    参考答案:错

  • 第2题:

    村民李某为了杀害王某,在王某煮饭的锅里投放了一包老鼠药,导致王某一家三口全死亡。李某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投放危险物质罪

    C、危害公共安全罪

    D、投毒罪


    正确答案:A

  • 第3题:

    李某退休后于2005年1月起承包了一家饭店,承包期为一年,按规定李某一年取得承包收入500,00元,此外,李某还按月领取退休工资每月600元:作为饭店承包人,李某还按规定履行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义务,一年来取得扣缴手续费1000元。李某一年应纳个人所得税( )元。

    A.7870

    B.10030

    C.10330

    D.7750


    正确答案:A
    解析:李某取得的收入应按照“承包经营所得”税目征税。退休工资、扣缴手续费免交个人所得税。该年应纳个人所得税额=(50000-800×12)×30%-4250=7870 (元)

  • 第4题:

    某村中,杨某的承包地地与河流之间隔着李某的承包地,为了利用河水灌溉,杨某与李某约定,杨某可以经过李某的承包地修建引水渠。在引水渠修建好了以后,李某将其承包地转让给了丁某。此后,丁某欲填平该引水渠,遭到杨某反对,引起纠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只有杨某和李某进行了登记,丁某无权填平引水渠
    B.因杨某和李某未进行登记,丁某有权填平引水渠
    C.无论是否进行登记,丁某有权填平引水渠
    D.无论是否进行登记,丁某均有权填平引水渠

    答案:C
    解析:
    依据《物权法》第158条规定,地役权未进行登记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但该不能对抗是针对供役地受让人不知之情况,如果受让人已知则不存在不能对抗之问题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C。

  • 第5题:

    杨某有一住房,与李某达成该房买卖协议,李某当即交付房款,但房屋钥匙尚未交付,双方还约定第二天一起去办理过户手续,当天夜间该房因雷击被烧毁。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杨某承担损失
    B.李某可以要求返还房款
    C.李某承担损失
    D.杨某承担违约责任

    答案:A,B
    解析:
    因房屋没有办理过户,所有权没有转移。房屋被毁,杨某履行不能,李某有权要求返还房款。房屋被毁系不可抗力,杨某因此免责,不承担违约责任。

  • 第6题:

    案情:
    李某(女,26岁)是某县机关干部。某日,李某因有事骑自行车外出。晚上8点多钟还在赶回县城的路上。当她走到两个村庄之间的荒野时,一个强壮的农民(男,25岁)拿着一把铁锨站在路旁。强壮的农民借着月光看上了李某骑的自行车,这个农民拦下了李某,要求她把自行车留下。李某看到自己孤立无援,对方身体强壮,手中还拿着铁锨,就答应将自行车给农民,同时提出:自行车上绑着的气筒是自己借别人的,想把气筒解下来还给别人。农民答应了李某的要求。李某开始解气筒,放松警惕的农民高兴地打量着将要到手的自行车,刚解下气筒的李某趁农民不备,用气筒猛力向农民头上砸去,农民被砸晕,李某骑上自行车赶紧跑。当来到前边一个村庄时,李某不敢再继续赶回县城,看到村口一家农户亮着灯就拐了进去。农户家中有母女两人,李某诉说了刚才遇见的情况,母女很同情她的遭遇,母亲就劝李某住下来,明天天亮再走,李某答应。母亲拉亮屋子里间的电灯,铺好床,安排李某和自己的女儿在一个床上睡下。女孩子因为是在自己家,很快就睡着了,李某因为刚才的惊吓,一直睡不着。过了一段时问,李某听见院子里这家的母亲和一个男子正在讲话。李某听见男子问母亲院子中的自行车是谁的,母亲叙说了刚才李某来家中投奔的经过。男子说刚才拦路抢劫的就是自己。男子叫蔡某,正是这家的儿子。蔡某和母亲商量要把李某杀了,否则,李某回到县城报案,自己就要坐牢,母亲最后答应了蔡某的要求。母亲告诉蔡某李某躺的位置,要求蔡某不要开灯,进去直接把李某杀了算了。李某听到蔡某和他母亲的对话后很着急,但又不敢出去,怕出去就被蔡某母子杀掉。就在蔡某找杀人工具时,李某自己和这家已经睡着的女儿调换了睡觉的位置。蔡某不敢开灯,进到屋子里间,拿刀向床上母亲所说的李某所躺的位置砍去,结果把自己的妹妹当作李某给砍死了。然后,蔡某摸黑将尸体装进麻袋,和母亲一起出去掩埋。趁蔡某母子出去掩埋尸体的时间,李某赶紧骑上自行车逃跑,连夜赶回了县城。
    问题:
    1.本案中蔡某构成哪些犯罪?并分析犯罪形态。
    2.蔡某的母亲构成哪些犯罪?
    3.请分析李某在荒野用气筒击打蔡某头部行为的性质和李某与蔡某的妹妹调换睡觉位置行为的性质。李某在这两次行为中构成犯罪吗?如果李某构成犯罪,构成何罪?


    答案:
    解析:
    1,本案中蔡某构成了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其中抢劫罪是未遂,故意杀人罪是既遂。蔡某在田野抢劫李某自行车的行为,构成了抢劫罪,因为最后没有抢到自行车,所以是抢劫罪未遂。蔡某在自己家中打算杀害李某,却误将自己妹妹杀害的行为,因为是同一构成要件内的错误,所以不妨碍犯罪既遂的认定,仍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既遂。
    2,在蔡某准备杀害李某的过程中,蔡某的母亲表示了同意,并向蔡某指使了李某睡觉的位置,蔡某的母亲和蔡某构成了故意杀人罪的共犯,因此,蔡某的母亲也构成了故意杀人罪。蔡某的母亲因为并没有参与蔡某在田野的抢劫行为,因此蔡某的母亲不构成抢劫罪。
    3,李某在荒野用气筒击打蔡某头部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因为李某正在遭受蔡某的抢劫行为,李某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击打蔡某的头部,没有超过必要限度,不构成任何犯罪。
    对于李某和蔡某的妹妹调换睡觉位置的行为如何定性,存在争议。如果认为避险行为所保护的利益必须大于所损害的利益,则该属于紧急避险过当的行为;李某在保护自己的生命时,放任了蔡某妹妹的死亡,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如果认为一命换一命虽然是违法的,但在行为当时不能期待李某不这么做(缺乏期待可能性),则李某的行为可以成为阻却责任的紧急避险,因而对蔡某妹妹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对此应由蔡某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即可。

  • 第7题:

    杨某因盗窃某单位仓库内存放的电机,被李某告发,司法机关将杨某抓获归案。 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杨某有期徒刑3年。1998年11月6日杨某刑满释放,杨某一直伺机报复李某。2000年12月12日,杨某找到其在派出所工作的表兄江某,谎称准备和朋友上山去打猎,想借江某的枪用。民警江某即将自己的手枪借给杨某,并给了5发子弹。杨某拿到枪后,将子弹上膛,准备去杀害李某。在寻找李某的途中,杨某遇同学甲和乙。甲问杨某“急匆匆地去干啥?”杨某答道:“李某不是东西,害我坐3年牢,我找他算账去。”并 掏出手枪晃了一下。甲、乙即上前劝阻杨某,劝他不要干蠢事。杨某不听劝阻,执意前行。乙冲上去想夺下杨某的手枪,在拉扯争夺中,杨某不慎扣动扳机,将旁边的甲击中。 杨某见状,即与乙一起送甲到医院抢救,甲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杨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2)江某借枪给杨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
    (3)对杨某如何处罚?


    答案:
    解析:
    【详解】
    本题中,杨某具有刑法意义的行为有两个:一是以报复、杀害李某为目的而向江某借枪的行为;二是在甲、乙劝阻的过程中,不慎扣动扳机,将甲打死的行为,应明确杨某对甲的死亡主观上持有何种心理态度。
    (1)杨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预备)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2)江某身为公安人员,属于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擅自将枪支借给他人,并造成严重后果,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3)杨某的故意杀人罪因处于预备形态,依法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 罚;其故意杀人罪发生在盗窃罪刑满释放的5年之内,依法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因此,在对杨某以故意杀人罪(预备)与过失致人死亡罪进行并罚时,应当考虑上述两个法定的量刑因素。

  • 第8题:

    杨某推着小车在街边卖早点,被市综合执法局执法队员李某和肖某发现 其无照经营,不符合卫生管理规定和市容管理规定。鉴于杨某属于流动 经营,李某和肖某口头作出罚款100元的决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李某和肖某口头作出罚款决定合 法
    • B、李某和肖某可以当场作出罚款决 定
    • C、鉴于杨某属于流动经营,李某和 肖某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 D、因李某和肖某不遵守法定程序, 故处罚决定无效

    正确答案:A,B,C

  • 第9题:

    李某和王某是夫妻,因家庭琐事李某给了王某一耳光,王某报警。李某事后非常后悔,立即给王某道歉,王某也原谅了李某,不愿意公安机关处理李某。公安机关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及时出警,依法取证
    • B、保护王某、李某的隐私
    • C、对李某批评教育
    • D、尊重王某的意愿,对李某不予处理

    正确答案:A,B,C,D

  • 第10题:

    单选题
    游客王某一家在李某承包的水库戏水,李某的雇工张某和孙某以为王某在偷鱼苗将其打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李某、张某、孙某应承担连带责任

    B

    张某、孙某应先赔偿王某的损失,再向李某追偿

    C

    只能由张某和孙某承担连带责任

    D

    只能由李某承担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题目中,张某和孙某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王某损害,雇主李某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 第11题:

    单选题
    某年夏天天气炎热,张某与王某约同宿舍的李某一起理光头,李某不愿去。晚上,张某与王某乘李某熟睡之际,将李某的头发理光。此案中,张某与王某侵犯李某何种权利?(  )
    A

    健康权

    B

    名誉权

    C

    身体权

    D

    肖像权


    正确答案: A
    解析:
    肖像权就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对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格权。健康权的客体是身体组织的正常运转,名誉权则体现为依社会评价所获得的利益,身体权的客体是身体组织的完整。题中的头发属于人身体的一部分,张某与王某侵犯李某身体权。因此C项正确。

  • 第12题:

    多选题
    张某承包了一家餐厅,餐厅每年支付张某承包收入10万元,张某不参与分享餐厅经营成果;李某承包了一家国有招待所,承包合同规定每月支付李某工资4000元,同时李某每年要上交承包费50万元,其余招待所经营成果归李某所有。则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张某取得的所得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

    B

    张某取得的所得按照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项目征税

    C

    李某取得的工资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

    D

    李某取得的工资和承包经营成果都按照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项目征税


    正确答案: A,D
    解析:
    张某不参与分享餐厅经营成果,其取得的承包收入实质上属于岗位责任工资,所以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李某参与分享承包企业的经营成果,其从招待所取得的工资、薪金和承包经营成果都属于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项目。

  • 第13题:

    2003年3月,杨某看中打工妹李某,于是开始追求李某。在遭到李某的拒绝后,杨某便以毁坏李某的名誉为要挟,要求李某嫁给他。在杨某的威胁之下,李某不得已嫁给杨某。有权申请撤销此婚姻的请求权人是()

    A.杨某

    B.杨某的父母

    C.李某

    D.李某的父母


    参考答案:C

  • 第14题:

    李某为工商局干部,杨某为公安局干部,二人共同违法作出没收李某财产的决定。为此应由( )赔偿。

    A、李某和杨某共同

    B、工商局和公安局共同

    C、李某和杨某分别

    D、工商局和公安局分别


    参考答案:B 

  • 第15题:

    李某家有一片果园,每到果子成熟时便有人潜入果园偷窃。下列情形李某需要承担侵权责任的是:

    A.李某在还击小偷甲的棒打时,致甲眼部受伤
    B.李某喝止小偷乙,乙慌不择路摔入水塘头部受伤
    C.李某在扑倒小偷丙时撞到村民徐某,致徐某手臂骨折
    D.李某在果园设置捕兽陷阱,小偷丁跌落后致腿部神经受损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侵权责任法。第二步,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徐某手臂骨折,损害后果已形成,且是由李某扑倒小偷丙时直接造成,二人对此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李某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因此,选择C选项。A项:根据《侵权责任法》,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李某还击小偷甲的棒打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对致其眼部受伤的行为不负责。B项:根据《侵权责任法》,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小偷乙逃跑的行为,不是李某造成的,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D项: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在公共场所或者道路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施工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李某在自家果园设置捕兽陷阱,客观上不是在公共场所或道路上,主观上不是为了防止小偷等人的行为,不存在过错,不需承担侵权责任。

  • 第16题:

    张某与杨某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由李某向张某履行债务,现李某履行债务的行为不符合合同的约定,则张某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请求李某承担违约责任
    B.请求杨某承担违约责任
    C.请求杨某和李某共同承担违约责任
    D.请求杨某或李某承担违约责任

    答案:B
    解析:
    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 第17题:

    甲与李某素有积怨,得知李某持铁棍向其父挑衅后,便前往李某家滋事。因李某不在家,甲返回途中,从路过的丁家取了一把菜刀藏于身后。李某闻讯赶至并持铁棍打甲,甲即持菜刀与李某对打,砍伤李某左手腕关节(轻伤),甲也被随后赶至的李某之子丙打伤。甲在住院治疗期间委托其姐向公安机关投案。在庭审中,甲辩解是在受到李某一家围攻殴打时才拔刀还击而砍伤李某的,属于正当防卫。下列关于甲的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成立自首
    B:成立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
    C:成立自首,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成立故意伤害罪

    答案:A,D
    解析:
    【考点】自首及正当防卫。详解:依据《刑法》第20条规定,正当防卫是为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旨在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损害的行为。本题情形属于互殴行为,缺乏防卫意图,不成立正当防卫,自然也不具备防卫过当情节。自首的如实供述只要求基本事实属实,就本案而言,甲承认持菜刀砍伤李某的事实就可认为如实供述。甲称自己属于正当防卫,属于对“行为性质”的辩解,对基本事实供述属实但对其性质进行辩解的,不认为是不如实供述。依据《刑法》第67条的规定,甲仍成立自首,但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C项错误。依据《刑法》第234条的规定,甲构成故意伤害罪,故AD项当选。

  • 第18题:

    张某承包了一家餐厅,餐厅每年支付张某报酬10万元,张某不参与分享餐厅经营成果;李某承包了一家国有招待所,承包合同规定每月支付李某工资4000元,同时李某每年要上缴承包费50万元,其余招待所经营成果归李某所有。则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张某取得的所得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
    B.张某取得的所得按照经营所得项目征税
    C.李某取得的工资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
    D.李某取得的工资和承包经营成果都按照经营所得项目征税

    答案:A,D
    解析:
    张某不参与分享餐厅经营成果,其取得的报酬实质上属于岗位责任工资,所以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李某参与分享承包招待所的经营成果,其从招待所取得的工资、薪金和承包经营成果都属于“经营所得”。

  • 第19题:

    李某一家5口人,李某本人承包了责任田,每年辛苦劳动,收入不错;李某的妻子开了个小店,纳税后也有不少收入;李某的儿子是国有商业公司售货员,每月除工资、奖金、津贴外,还炒股赚了不少钱;李某的女儿是工程师,她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也有一笔丰厚的报酬;李某的母亲靠出租房屋也获得一定的收入。请运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有关知识说明:李某一家5口人收入各来自何种分配方式?李某承包责任田及儿子的工资、奖金、津贴属按劳分配收入。


    正确答案: 依据各种收入方式适用的经济范围分析李某一家5口人收入各是什么分配方式。

  • 第20题:

    李某蓄意杀害杨某。一天,李某在杨某回家途中向其开枪射击,但未击中。这时子弹用完,李某本想回去拿,却怕罪行败露,遂放弃。李某的行为是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经当地群众举报,某乡人民政府对李某与杨某作出非婚生育行政征收决定:征收夫妻超生费3000元,收取计划外怀孕费500元。但李某、杨某拒绝执行上述决定,乡政府申请当地派出法庭强制执行,但因法院案件较多,无暇顾及,乡政府遂自己组织乡联防队员和干部,对李某、杨某进行强制执行。当地派出法庭受理乡政府强制执行申请的法定条件包括()。

    • A、李某、杨某在法定期限内不履行行政决定
    • B、李某、杨某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
    • C、李某、杨某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行政诉讼
    • D、李某、杨某在法定期限内不提出陈述和申辩

    正确答案:A,B,C

  • 第22题:

    单选题
    杨某因出国留学1年,将其8岁的儿子甲委托李某(系杨某姐夫)代管。一日甲将邻居小孩乙打伤,其损失应由()。
    A

    杨某承担大部分,李某承担小部分

    B

    乙监护人承担,如李某有过错适当承担

    C

    杨某承担,李某有过错负连带责任

    D

    李某承担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2003年3月,杨某看中打工妹李某,于是开始追求李某。在遭到李某的拒绝后,杨某便以毁坏李某的名誉为要挟,要求李某嫁给他。在杨某的威胁之下,李某不得已嫁给杨某。有权申请撤销此婚姻的请求权人是()
    A

    杨某

    B

    杨某的父母

    C

    李某

    D

    李某的父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某乡农民李某承包了一片果园。秋末即将摘果时,李某一家三口因食物中毒一起住院治疗。期间突遇暴风雨,杨某为避免李某承包的果园遭受重大损失,便请了10个帮工,用一天时间替李某抢收了2000斤苹果。杨某为此支付了误工费300元。第二天,杨某怕摘下的苹果烂掉,又支付了200元请人用汽车把李某的苹果拉到县果品公司出售。杨某共得货款8000元整。半月后,李某病愈归来,向杨某索要8000元。杨某认为如果不是自己替他抢收,李某最多能得5000元,因此杨某只答应返还李某5000元。二人为此发生争执。  问:杨某的要求足否合理?为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