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传递
突触延搁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后放
总和
第1题:
A、与化学性突触相比,突触间隙狭窄
B、突触前后膜阻抗较低
C、突触延搁较短
D、通常为单向传递
E、也称为缝隙连接
第2题:
关于突触,描述错误的是
A、突触可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
B、化学性突触的信息传递媒介物是局部电流
C、化学性突触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组成
D、化学性突触又可分为定向突触和非定向突触两种模式
E、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
第3题:
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错误的是
A、单向传导
B、易陷入疲劳
C、有时间和空间上总和
D、不受药物影响
E、存在突触延搁
第4题:
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错误的是
A.双向传递
B.突触延搁
C.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D.后放
E.总和
第5题:
电突触传递的结构基础是();化学性突触是以()作为媒介进行传递的。
缝隙连接;化学物质
略
第6题:
神经-肌肉接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第7题:
兴奋的突触传递中,“化学性突触传递的传递能力可受其已进行的传递活动的影响”属于()
第8题:
单向传递
突触延搁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可塑性
扩散性
第9题:
后放
双向传递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突触延搁
总和
第10题:
化学性突触传递
局部电流
非典型化学性突触传递
非突触性传递
电传递
第11题:
双向传播
不衰减传递
兴奋节律不变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以上均错误
第12题:
与化学性突触相比,突触间隙狭窄
突触前后膜阻抗较低
突触延搁较短
通常为单向传递
也称为缝隙连接
第13题:
A、双向性传递
B、兴奋节律的改变
C、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D、可发生总和
E、有后放现象发生
第14题:
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双向性传递
B.兴奋节律的改变
C.总和
D.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E.后放
第15题:
关于电突触,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与化学性突触比较,突触间隙狭窄
B.也称为缝隙连接
C.突触延搁较短
D.通常为单向传递
第16题:
第17题:
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错误的是()。
第18题:
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不包括()
第19题:
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中,“突触间的传递,只允许兴奋冲动从突触前的神经末梢传向突触后成分,不允许逆向传递”属于()
第20题:
突触延搁
单向传递原则
空间和时间的总和
突触传递的易疲劳性
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第21题:
双向性传递
兴奋节律的改变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总和
后放
第22题:
双向传递
突触延搁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后放
总和
第23题:
双向性传递
总和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突触延搁
易疲劳性
第24题:
突触可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
化学性突触的信息传递媒介物是局部电流
化学性突触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组成
化学性突触又可分为定向突触和非定向突触两种模式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