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排版、校对和改版进程中不同环节打印出来的校样,可分为毛校样、初校样、二校样、三校样、付印样、付印清样等。其中,毛校样是排版单位在向出版单位正式提交校样之前,将已经排好的版面打印出来进行非正式校对的样张。毛校由排版单位自行安排,主要检查排版的基本情况,防止存在基本格式错误、图表与文字不匹配、大段内容遗漏或重复等现象。对排版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公式、图表等局部较复杂的版面要重点校对。
更多“排版单位在提校之前自行安排的一次校对,称为(  )。[2013年真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单选题
    被称为“活校”的是(  )。[2019年真题]
    A

    校异同

    B

    校是非

    C

    人工校对

    D

    计算机校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校是非又称活校,是一种层次更高、难度更大的校对功能。校是非要求校对人员不仅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还要具备丰富的校对经验、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广博的知识积累。

  • 第2题:

    多选题
    关于“三校一读”制度,说法正确的有(  )。[2016年真题]
    A

    任何书刊的校样都必须由责任校对、作者和责任编辑各校对一次

    B

    任何书刊的校对都不能少于三个校次,重点图书还应适当增加校次

    C

    三个校次都必须采用折校方式进行校对

    D

    终校后应至少进行一次通读检查

    E

    如编辑或作者已经通读校样,责任校对可不再通读


    正确答案: B,D
    解析:
    A项,为了让作者和编辑进一步把关,除校对人员使用的一份校样外,一般还有完全相同的一份或两份校样交由编辑、作者审读。在结束某次校样的校对之前,将编辑、作者审改的校样(副样)上确认需作的改动誊抄到校对人员看的校样(正样)上。C项,以偏概全。校对的基本方法包括:①对校法,有折校、点校、读校等具体操作方式;②本校法;③他校法;④理校法。对校法主要用于校异同,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主要用于校是非。E项,任何书刊的校样都必须经过初校二校三校通读检查,随意减少校次就会导致不良后果;而对重点图书、工具书等,则还应相应增加校次。出版单位每出一种书,都要指定一名具有中级或高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专职校对人员为责任校对,负责校样的技术整理工作,监督检查各校次的质量,并负责付印样的通读工作。

  • 第3题:

    单选题
    “三校一读”制度中的“三校”是指(  )。[2004年真题]
    A

    作者、编辑、校对人员共同参与校对

    B

    编辑人员校对,校对人员校对,计算机校对

    C

    由不同校对人员进行三次校对

    D

    由一名责任校对校读三次


    正确答案: A
    解析: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坚持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这是我国出版业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必须严格执行。校对工作的基本操作,包括初校、二校、三校、誊样、核红、通读、技术整理、对片/对蓝样八个工序。其中,“三校一读”制度规定,校样必须经过初校、二校、三校和通读检查。

  • 第4题:

    单选题
    对校法中点校的优点是(  )。[2008年真题]
    A

    校对速度快

    B

    不易产生疲劳

    C

    能自由支配校对速度

    D

    很少产生漏校


    正确答案: C
    解析:
    其中,点校是将原稿放在校样上方或左方,先看原稿,后看校样,逐字逐句进行校对。点校的优点在于:①校对人员阅读原稿和校样的视野比较宽,便于看清原稿上的各种修改和标注;②自由支配校对速度

  • 第5题:

    多选题
    校对的基本功能有(  )等。[2009年真题]
    A

    校优劣

    B

    校是非

    C

    校有无

    D

    校长短

    E

    校异同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校对是指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差错,提出疑问,以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工作。校对工作具有以下两大主要功能:①校异同,是指以原稿为唯一依据来核对校样,分辨二者的异同,同则通过,异则以原稿为准对校样进行订正。②校是非,是指校对者凭借自身积累的知识或其他权威资料,或者凭借校对人员的经验通过原稿内容的内在联系积累的知识或其他权威资料,或者凭借校对人员的经验通过原稿内容的内在联系来判断原稿内容是否正确,确认其“是”就通过,确认其“非”就提出疑问,交给编辑核实后处理。

  • 第6题:

    单选题
    排版单位在向出版单位正式提交校样之前,将已经排好的版面打印出来进行毛校的样张称为(   )。
    A

    初校样

    B

    付印样

    C

    毛校样

    D

    付印清样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关于校对工作中的校是非,说法错误的是(  )。[2018年真题]
    A

    校是非是指校对者凭借自身储备的知识来判断原稿内容的差错

    B

    校是非要求校对者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

    C

    校是非又称“死校”

    D

    校是非比校异同难度更大、层次更高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校是非是指校对者凭借自身积累积累的知识或其他权威资料,或者凭借校对人员的经验通过原稿内容的内在联系,或者凭借校对人员的经验通过原稿内容的内在联系来判断原稿内容是否正确,确认其“是”就通过,确认其“非”就提出疑问,交给编辑核实后处理。
      B项,校是非要求校对者不仅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而且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广博的知识积累
      CD两项,校是非又称“活校”,相对于校异同来说,是一种层次更高难度更大的校对功能。

  • 第8题:

    单选题
    排版单位在提校之前安排的一次校对,称为(    )。
    A

    初校

    B

    一校

    C

    自校

    D

    毛校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关于校对,说法正确的有(  )。[2016年真题]
    A

    校异同的功用在于显真保值

    B

    校是非的功用在于纠错增值

    C

    校异同又称“活校”

    D

    校是非应在完成二校后进行

    E

    校是非和校异同具有互补性


    正确答案: E,A
    解析:
    C项,校是非又称活校,是一种层次更高、难度更大的校对功能。D项,校是非是指校对者凭借自身积累的知识或其他权威资料,或者凭借校对人员的经验通过原稿内容的内在联系来判断原稿内容是否正确,确认其“是”就通过,确认其“非”就提出疑问,交给编辑核实后处理。它的功能在于纠错增值,协助编辑纠正原稿中的错误,从而使原稿的价值得到提升,在初校时就应该校是非。

  • 第10题:

    多选题
    “三校一读”制度的内容包括(  )等。[2015年真题]
    A

    书刊必须至少经过三次校对和一次通读检查

    B

    重点书刊要增加校次

    C

    一本图书(或期刊)的校样可以由一个人包校

    D

    终校须由出版单位内具备中级及以上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专职校对人员担任

    E

    责任校对必须通读一校样


    正确答案: B,C
    解析: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坚持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任何书刊的校样都必须经过初校、二校、三校和通读检查,随意减少校次就会导致不良后果;而对重点图书、工具书等,则还应相应增加校次。各种书刊的终校必须由本出版单位具有中级或高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专职校对人员担任。C项,实际校对工作中,某种书刊的每个校次的校样均由多位校对人员分工完成,任何部分的校样在不同校次均由不同校对人员承担校对。E项,责任校对负责付印样的通读工作。通读是校对过程中的最后一道校次,需脱离原稿阅读、检查校样(必要时核对原稿),重点做好校是非工作,并兼顾校异同。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校对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2017年真题]
    A

    校对具有校异同和校是非两大功能

    B

    校异同要求发现校样中一切不同于原稿的地方并直接予以改正

    C

    校异同又称“活校”

    D

    校是非比校异同难度更大


    正确答案: A
    解析:
    C项,校是非又称活校”,是一种层次更高、难度更大的校对功能。校是非要求校对人员不仅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还要具备丰富的校对经验、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广博的知识积累。

  • 第12题:

    单选题
    关于校对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4年真题]
    A

    校对工作具有“校异同”和“校是非”两大功能

    B

    校异同的唯一依据是原稿

    C

    校是非是指判断原稿中的是非

    D

    校异同又称“活校”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校对工作具有两大主要功能:①校异同,指以原稿为唯一依据来核对校样,分辨二者的异同:同则通过,异则以原稿为准订正校样。②校是非,指校对者凭借自身积累的知识或其他权威资料,或者凭借校对人员的经验通过原稿内容的内在联系来判断原稿中的是非,确认其“是”就通过,确认其“非”就提出疑问,请编辑核实后处理。校是非又称活校,是一种层次更高、难度更大的校对功能。

  • 第13题:

    多选题
    在本单位专职校对人员不足的情况下,适当的校对工作方案有(  )。[2017年真题]
    A

    一校由外校承担,二校及以后的校次由本社专职校对承担

    B

    一、二校由外校承担,三校由本社专职校对承担

    C

    由社外专职校对承担全部校对任务

    D

    二校和通读由作者承担,其他校次由本社专职校对承担

    E

    采用编校合一,责任编辑承担全部校对工作


    正确答案: D,E
    解析: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坚持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这是我国出版业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必须严格执行。责任校对承担书刊校对的主要责任,包括参与各校次校对、检查校改质量、负责技术整理和通读付印样等。在出版单位专职校对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适当使用外部校对力量,但外校人员一般只能承担一校、二校的任务。为保证校对质量,必须加强外校管理,将社外校对活动置于有效的监管之下。

  • 第14题:

    单选题
    初级校对人员不能承担(  )工序的工作。[2018年真题]
    A

    初校

    B

    二校

    C

    誊样

    D

    核红


    正确答案: D
    解析:
    誊样工作一般由责任编辑承担,责任校对复核检查。根据规定,担任责任编辑和责任校对必须具备中级及以上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AB两项,初级校对人员包括三级校对和二级校对,三级校对可以在一级校对的指导下,承担一般书稿的初校二校工作;二级校对可以在一级校对的指导下,承担一般或复杂书稿的校对工作。D项,校次间核红时,在常用的初校、二校连续进行的校对操作模式中,改版后再三校和通读,所以通常由三校人员在对照原稿校对之前核红

  • 第15题:

    单选题
    把原稿放在校样边上,先看原稿再看校样的校对操作方式是(  )。[2014年真题]
    A

    点校

    B

    连校

    C

    读校

    D

    分校


    正确答案: A
    解析:
    点校是对校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之一。点校是将原稿放在校样上方或左方,先看原稿,后看校样,逐字逐句进行校对。点校一般适用于改动较大的原稿或者原稿文字排列方向与校样横竖不一的情况。

  • 第16题:

    单选题
    某书校样多次出现古职官名“提点刑狱”,但前后写法有“提点刑狱”“指点刑狱”“提典刑狱”,校对对此提出疑问,这是采用了(  )。[2016年真题]
    A

    折校法

    B

    点校法

    C

    他校法

    D

    本校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校对员通过稿件前后说法不统一发现差错,属于本校法。本校法是通过本稿件上下文的互证和比较来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以订正差错的校对方法。本校法的特点是依据稿件内在的联系,将目录与正文、上下文内容、文字与图片、文字与表格、正文与注释相校,对人名、地名、术语等进行前后互校。

  • 第17题:

    判断题
    排版岗对文书岗发送的文件进行排版。排版结束后,拟稿人对排版后的文稿清样进行校对,校对后由排版岗发送给封发岗。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校对工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初校也称“一校”,是对排版单位初次送出版单位的校样进行第一次校对

    B

    通读的主要任务是校异同,兼顾校是非

    C

    对片的方法是将付印清样放下层,透明的胶片蒙在付印清样上,上下对齐后逐行、逐段比照两者能否完全套准

    D

    排版单位根据出版单位确认无误的付印清样输出胶片,供制作印版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排版单位在提校之前自行安排的一次校对,称为()。
    A

    初校

    B

    一校

    C

    自校

    D

    毛校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校对的基本工序。

  • 第20题:

    多选题
    校对的基本方法有(  )等。[2014年真题]
    A

    比校法

    B

    本校法

    C

    理校法

    D

    顺校法

    E

    他校法


    正确答案: D,E
    解析:
    现代著名学者陈垣在其所著《校勘学释例》一书中,将校对的基本方法分成四种类型:①对校法,是比照原稿核对校样,使校样上的文字、符号、图、表、公式等内容与原稿完全相符,版式符合设计要求的校对方法。②本校法,是通过本稿件上下文的互证和比较来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以订正差错的校对方法。③他校法,是在对校样内容存在疑问时,利用内容相关的其他权威文献(包括工具书和各类法规、标准、规范)来判断正误的校对方法。④理校法,是通过推理分析作出是非判断的校对方法。

  • 第21题:

    多选题
    下列有关校次间核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校次间核红是将排版单位改版后输出的新校样与作者修改过的原版稿进行核对

    B

    在常用的初校、二校连续进行的校对操作模式中,改版后再三校和通读,因此通常由三校人员在对照原稿校对之前核红

    C

    若采用校对一次就改版一次的操作模式,二校人员必须先核红再校对,而三校则应该先将新校样与前两次校样都进行核对

    D

    如果通读放在三校改版之后,通读人员须先将改版后输出的新校样与前面几次的校样都进行核对,然后再通读

    E

    如果采用人机结合校对的操作模式,则不需要再进行校次间核红


    正确答案: D,B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三校一读”中的“三校”是指(  )。[2015年真题]
    A

    作者校对、编辑人员校对、校对人员校对

    B

    由一名责任校对校读三次

    C

    编辑人员校对、校对人员校对、计算机校对

    D

    由不同校对人员进行三次校对


    正确答案: B
    解析: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出版单位须“坚持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这两项制度是我国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任何出版物的校样都必须经过初校二校三校和通读检查,随意减少校次就会导致不良后果。校对工作中,某种出版物的每个校次的校样均由多位校对人员分工完成,任何部分的校样在不同校次均由不同校对人员承担校对

  • 第23题:

    单选题
    主要用于校异同的校对方法是(  )。[2015年真题]
    A

    对校法

    B

    本校法

    C

    他校法

    D

    理校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现代著名学者陈垣在其所著《校勘学释例》一书中,将校对的基本方法分成四种类型,即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其中,对校法是比照原稿核对校样,使校样上的文字、符号、图表、公式等内容与原稿完全相符,版式符合设计要求的一种校对方法,主要用于校异同,要求从校样与原稿(有时还有前次校样)的对照中分辨出它们的异同,消灭排版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