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介入
准备
研究
第1题:
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收集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的资料时,既要关注服务对象的个人情况,又要关注服务对象所处的周围环境,其中个人资料不包括( )。
A.服务对象的家庭情况
B.服务对象的心理情况
C.服务对象的生理情况
D.服务对象的社会情况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下列属于个案工作中收集与服务对象问题所有有关的资料是()。
第7题:
收集与服务对象有关的资料
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
了解求助对象的求助愿望
对服务对象问题进行预估
明确服务对象的要求
第8题:
心理问题诊断
心理动态诊断
缘由诊断
分类诊断
变化诊断
第9题:
服务对象生理、心理
服务对象的家庭、同辈、社区
服务对象社会方面的情况
服务对象工作环境等情况
服务对象的语言思维能力
第10题:
研究
治疗
介入
诊断
第11题:
治疗
介入
准备
研究
第12题:
未来
社会环境
社会排斥
问题处理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收集服务对象的相关资料,认定服务对象的问题,得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的暂时性结构。这个过程称为社会工作的()。
第18题: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强调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到的压力有关,该模式造成这些压力的原因有()。
第19题:
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治疗中的研究阶段仅限于资料的收集过程
服务介入包括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两个层面
第20题:
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
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
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开发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
增强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
第21题:
申请与接案阶段
预估与诊断阶段
评估阶段
开展服务阶段
第22题:
预估
问题界定
接案
问题分析
第23题:
服务对象的家庭情况
服务对象的感情情况
服务对象的心理情况
服务对象的社会情况
服务对象的生理情况
第24题:
服务对象生理、心理
服务对象的家庭、同辈、社区
服务对象社会方面的情况
服务对象工作环境
服务对象的语言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