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中的次文化团体
学校作息安排
学校自然环境
师生关系
学校的教育制度
第1题:
学校为特困学生申请专用基金,以支付他们在学校的伙食和住宿,这属于( )。
A.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
B.预防性青少年社会工作
C.治疗性青少年社会工作
D.保护性青少年社会工作
E.拓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在“德”的评价中,如何全面了解并反映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活动中的各种表现?
第6题:
学校对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学校通过各种因素向学生传递社会价值规范和道德观念,并给学生提供演练各种社会角色的机会,这一影响作用往往是通过学校()的方式实现的。
第7题:
国家设立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基金和(),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第8题:
角色模拟法是指通过各种教育形式,让学生进入不同情境,担当不同角色,去()角色,从而掌握现代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第9题:
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李正在为学校青少年提供青少年正面成长服务,他将“人在情境中”的社会工作理念具体化,整合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和知识,通过8种渠道为学生提供专业服务。这体现了学校社会工作的()。
第10题:
教授学生社会规范的职责
促使学生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社会界定性
权威性
系统性
可控性
第11题:
受教育者群体数量庞大
学校健康教育影响人的整个生命周期
学校健康教育能教给学生知识
学生通过向成年人传递健康信息,促使教育效果向社会辐射
能建立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和艺术欣赏能力
第12题:
学校中的次文化团体
学校作息安排
学校自然环境
师生关系
学校的教育制度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下列不是学校健康教育意义的是()。
第18题:
学校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
第19题:
学校教育在影响人发展上的独特功能主要表现在()
第20题:
学校社会工作者在为处境不利学生提供服务时,应邀请学生及其家庭共同参与制订计划、资源整合和评估过程。通过共同合作,来发展出学生及其家庭寻求资源和社会支持的途径,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是()。
第21题:
关于学校社会工作的特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第22题:
表演
感觉
体验
理解
第23题:
第24题:
学校的校风对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心理卫生和社会需求发挥支持作用
创造一个相互关心、信任和友好的学校环境,并吸引学生关注和参与
学校给那些有困难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支持与帮助
学校提供一个使所有的学生都受到重视和尊重的环境
学校关注家长对学生健康有影响的教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