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意识提升
文化程度
能力成长
家庭支持
从事的职业
第1题:
预防未成年人网瘾
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净化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
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
第2题:
青少年性行为
家庭暴力
网络成瘾
校园意外伤害
青少年犯罪
第3题:
协助受欺凌者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鼓励家长在网上批判欺凌者的攻击行为
建议家长委员会协助学校制订严惩制度
要求家长监管子女的欺凌行为
第4题:
人的社会需要原则
引导团体互动原则
社会工作者决断原则
运用社会资源原则
第5题:
由服务对象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以及对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
由社会工作者本人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
由社会工作同行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
由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进行评估
由服务机构评估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工作开展状况
第6题:
无论政府部门还是民办机构,都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为各种群体提供服务
政府的工作重点是提供法律责任内的服务、社会保障计划、服务策划和协调,提供和监督社会福利经费等
民办服务机构只有一种类型,服务对象较为单一
民办机构为不同群体提供多元化服务,机构内部由多个单位组成
第7题:
社会联谊(俱乐部)
市场营销
自我利益
税法策略
第8题:
工作性协调
程序性协调
系统性协调
部门间协调
第9题: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社会工作者是接受一定的专业教育或培训从事职业化社会服务的人
很多情况下,社会工作者需要在团队及其机构的直接支持下开展工作
社会工作者只是一个个体概念
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通过了解、评估服务对象的困难与需要,去设计和实施助人活动,通过与对方的相互配合与合作,达到助人目的
第10题:
对服务对象负责
自我决定
服务转介
知情同意
文化敏感与多样性
第11题:
第12题:
双方合作
注重专业价值
职业助人活动
单向提供服务
第13题:
自我决定
知情同意
认同
接纳尊重
第14题:
选取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尽量具有同等的条件
常用随机法和配对法来选取实验对象
随机法比配对法科学,应该常用
狭义上的实验法是仅仅在实验室里的实验
实验法由实验者、研究对象和实验手段组成
第15题:
社区
家庭
双亲
文化
第16题:
在确认孤老与身体状况良好的前提下,机构为其签署知情同意书
根据所有报名老人的身体状况,设计不同的外出活动路线
对于子女不能来签字的老人,由社会工作者代为签字
招募志愿者分工负责老人的安全,预防风险发生
对于身体状况太差的老人,劝其不参加本次活动
第17题:
社会保护应坚持尊重、保护、教育的原则
图书馆、青少年宫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营业性娱乐场所,未成年人凭身份证可允许进入
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可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
第18题:
了解居民需要
社区发展项目的选择
组织动员社区力量
促进社区能力发展
提供社会救助
第19题:
不计金钱财物的酬赏
根据自由的意愿做选择
以具体的行动参与、投入
在他人的说服或强迫下参与
所作所为是满足社会的需要
第20题:
公益活动
职业活动
互助活动
慈善活动
第21题:
小组目标
小组结构
组员间的联系
组员之间的界限
组员参与动机
第22题:
老式的居民区
和谐的老居民区
和谐的居民区
新建的居民区
第23题:
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
专注地倾听组员的分享
鼓励组员之间给予适当的回馈
非批判性地帮助组员梳理发言
第24题:
家庭、学校、团体、组织、社区、社会、文化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生物遗传、心理状态及社会过程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
社会环境可随人类文明的演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社会环境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标志
适应性是社会环境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