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女性,29岁。主诉:唇及颊黏膜溃疡7天。(病例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女性,42岁。主诉:双侧颊部白色花纹10年余。检查:双侧颊部见略高出黏膜表面的网状白色条纹,与正常黏膜之间界限不清晰,条纹之间及四周为正常色黏膜,右侧靠近龈颊沟部位有一黄豆粒大糜烂面。(病例题)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口腔扁平苔藓。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
    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A.病损尤其糜烂时有无诱发因素,有无烟酒嗜好,发病缓慢还是急骤,有无愈合期。
    B.有无自觉症状及其性质。
    C.伴随症状:其他部位有无伴发表现。
    D.全身情况:食欲、睡眠、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
    ②诊疗经过
    A.是否到医院就诊,有否做过相应检查和治疗等。
    B.治疗用药及效果如何。
    (2)相关病史
    ①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②与该病症有关的其他病史:皮肤有无类似病史。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4.需要鉴别的疾病
    (1)口腔白斑病斑块状口腔扁平苔藓与之较难鉴别,特别是位于舌背部时。颊部病损多为单侧性,呈均质型白色斑块,表面可有皲裂或糜烂。边界清楚,可有粗糙感。无皮肤损害。
    (2)盘状红斑狼疮损害呈圆形或椭圆形红斑或糜烂,中央萎缩凹陷,周围有放射状排列的短白纹,发生在唇红部时往往超过唇红缘。
    (3)口腔红斑病天鹅绒样红斑较易诊断,但红白相间的间杂型红斑易误诊为扁平苔藓,往往需要组织病理学检查。
    (4)多形性红斑以唇红大面积糜烂、渗出、厚血痂为特点,无白色条纹。呈急性过程、有自限性、疼痛明显,皮肤损害呈"虹膜"或"靶环"状红斑。
    (5)黏膜天疱疮、类天疱疮、剥脱性龈炎口腔扁平苔藓发生糜烂、溃疡或疱时较难鉴别,免疫荧光检查有助于鉴别。
    (6)苔藓样反应此白色病损局限于充填物相对应的黏膜,停用可疑药物或去除充填物后,病损减轻或消失。
    (7)迷脂症无自觉症状,属于皮脂腺移位、错生。颊或唇黏膜上散在或成簇粟粒大小淡黄色或黄白色斑疹或丘疹,表面光滑而柔软。

  • 第2题: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6岁。口腔反复溃烂半年。检查见左颊黏膜有5个直径2~4mm小溃疡,圆形,周界清晰,散在。溃疡中央凹陷,基底不硬,周围有充血的红晕带,上覆浅黄色假膜。患者进食疼痛。(病例题)


    正确答案:病例分析
    (1)诊断:该病初步诊断是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诊断依据是:周期性反复发作史;直径2~4mm散在圆形的小溃疡,周界清晰;溃疡发作时呈"黄、红、凹、痛"特征,即溃疡的边缘整齐,有红晕,基部不硬,中心凹陷状,其上覆以灰黄色或浅黄色纤维性假膜,灼痛感明显。
    (2)鉴别诊断:与癌性溃疡、结核性溃疡、创伤性溃疡和坏死性涎腺化生相鉴别。
    (3)治疗
    1)局部治疗:其主要作用是消炎、镇痛、防止感染并促进愈合。
    2)全身治疗:其作用是减轻症状,延长间歇期,缩短溃疡发作期。
    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
    ②免疫增强剂;
    ③中医中药;
    ④其他:针对系统性疾病、精神神经症状、营养状态等对症进行积极的治疗。

  • 第3题:

    女童,2岁。主诉:口腔黏膜起疱并发溃疡2天。(病例题)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
    急性疱疹性龈口炎。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
    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A.有无接触疱疹病损患者病史。
    B.病损症状及病程。
    C.伴随症状:其他部位有无伴发表现。
    D.全身情况:食欲、睡眠、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
    ②诊疗经过
    A.是否到医院就诊,有否做过相应检查和治疗等。
    B.治疗用药及效果如何。
    (2)相关病史
    ①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②与该疾病有关的其他病史:皮肤有无类似病史。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4.需要鉴别的疾病
    (1)口炎型口疮(疱疹样口疮)散在分布的单个小溃疡,病程反复发作,无发疱期,溃疡数目较多,分布在口腔黏膜角化程度较差的部位,多见于成年人。
    (2)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水疱较大,聚集成簇。沿三叉神经的分支排列成带状,但不超过中线。疼痛剧烈,甚至在起疱前和愈合后仍有疼痛。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老年人多见。
    (3)手足口病口腔黏膜、手掌、足底出现散在水疱、丘疹与斑疹。
    (4)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表现似急性疱疹性龈口炎,病损仅限于口腔的后面,为丛集成簇的小水疱。损害很少发生于口腔前部,牙龈不受损害,7d左右愈合。

  • 第4题:

    女性,15岁。主诉:前牙唇侧牙龈较韧的增生肥大1年。(病例题)


    正确答案:1.初步诊断
    增生性牙龈炎。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A.牙龈肿大有无诱因,发病是否缓慢,龈乳头和龈缘是否都肥大。B.肥大牙龈有无疼痛,质地是否硬而富有弹性。C.伴随症状:有无刺激性出血及是否能自止,有无口臭。D.全身情况:食欲、睡眠、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②诊疗经过A.是否到医院就诊,有否做过相应检查和治疗等。B.治疗用药及效果如何。
    (2)相关病史①是否有药物过敏史。②与该疾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其他部位出血史等。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4.需要鉴别的疾病
    (1)药物性牙龈增生有长期服药史,龈乳头呈球状、结节状等,牙龈增大而相连,严重者可盖住部分牙面甚至增生至缘。质硬不易出血,无痛。
    (2)白血病性牙龈肥大牙龈肥大呈进行性,可波及附着龈及覆盖部分牙冠。牙龈肿胀、点彩消失、苍白色或深紫色。牙龈有明显出血倾向,且不易止住。
    (3)牙龈纤维瘤病有家族史,牙龈增生范围广,可累及附着龈,以上颌磨牙腭侧最重,增生的牙龈可覆盖部分或全部牙冠。增生之牙龈颜色正常、坚韧、光滑,点彩明显,不易出血,无痛。
    (4)浆细胞性肉芽肿少见,病因不明。发生于多个牙或全口牙,颊、舌侧均可受累。牙龈鲜红,肿大,松软脆弱,半透明状,极易出血。可有牙松动、移位,合并感染时有溢脓和口臭。

  • 第5题:

    女性,54岁。主诉:进行性张口困难半月余。(病例题)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
    张口受限原因待查:48冠周炎。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A.张口受限的程度。
    B.下颌骨能否做左右侧运动。
    C.张闭口时中线有无偏移现象。
    D.双侧髁突的活动情况。
    E.口腔内有无牙体龋、溃疡、肿块、瘢痕、肿胀、压痛等。
    F.咬肌及颞肌区有无肿胀、硬块、压痛及皮肤色素沉着等。
    g.颧弓及颧骨有无塌陷,下颌骨是否有发育不良。
    h.食欲、睡眠、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
    ②诊疗经过
    A.是否到医院就诊,有无做过检查和相应的治疗等。
    B.治疗用药及效果如何。
    (2)相关病史
    ①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②该疾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三叉神经痛病史等。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4.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
    (1)第二磨牙根尖周炎阻生牙常导致第二磨牙远中龋损进而引起第二磨牙的根尖周炎,常有叩击痛。但此时第三磨牙冠周组织红肿不明显,一般也不会出现严重的张口受限。
    (2)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周炎冠周炎引起下颌第一磨牙颊侧瘘管,要注意与第一磨牙根尖周炎相鉴别,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周炎常有牙体、牙周病史及相应的临床表现,叩诊时叩痛明显,而智齿冠周红肿不明显,无叩痛。
    (3)第三磨牙区的恶性肿瘤第三磨牙区恶性肿瘤常引起该区的肿胀、黏膜溃烂及疼痛。但冠周炎发病年龄轻,起病急,给予局部处理及全身治疗后,症状可好转或痊愈;恶性肿瘤起病相对较缓慢,症状常呈进行性加重,抗炎治疗效果不佳,必要时需行活组织检查以确诊。也有白血病患者以智齿冠周炎而就诊。

  • 第6题:

    位于颊、唇、口底、舌腹、软腭的黏膜称()

    • A、被覆黏膜
    • B、咀嚼黏膜
    • C、特殊黏膜
    • D、糜烂
    • E、溃疡

    正确答案:A

  • 第7题:

    问答题
    女童,2岁。主诉:口腔黏膜起疱并发溃疡2天。(病例题)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
    急性疱疹性龈口炎。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
    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A.有无接触疱疹病损患者病史。
    B.病损症状及病程。
    C.伴随症状:其他部位有无伴发表现。
    D.全身情况:食欲、睡眠、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
    ②诊疗经过
    A.是否到医院就诊,有否做过相应检查和治疗等。
    B.治疗用药及效果如何。
    (2)相关病史
    ①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②与该疾病有关的其他病史:皮肤有无类似病史。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4.需要鉴别的疾病
    (1)口炎型口疮(疱疹样口疮)散在分布的单个小溃疡,病程反复发作,无发疱期,溃疡数目较多,分布在口腔黏膜角化程度较差的部位,多见于成年人。
    (2)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水疱较大,聚集成簇。沿三叉神经的分支排列成带状,但不超过中线。疼痛剧烈,甚至在起疱前和愈合后仍有疼痛。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老年人多见。
    (3)手足口病口腔黏膜、手掌、足底出现散在水疱、丘疹与斑疹。
    (4)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表现似急性疱疹性龈口炎,病损仅限于口腔的后面,为丛集成簇的小水疱。损害很少发生于口腔前部,牙龈不受损害,7d左右愈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复发性口腔溃疡较少发生于()。
    A

    唇黏膜

    B

    舌尖

    C

    颊部黏膜

    D

    口底黏膜

    E

    硬腭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女性,29岁 。主诉:唇及颊黏膜溃疡7天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本病病损的好发部位是(  )。
    A

    颊黏膜

    B

    舌黏膜

    C

    牙龈

    D

    唇黏膜

    E

    口底黏膜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女性,45岁。主诉:眼干、口干1年。(病例题)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合格伦综合征。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
    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A.口干的程度,进食酸性食物是否好转。
    B.伴随症状:有无鼻干、眼干、关节疼痛等伴发症状,有无身体其他部位不适等。
    C.食欲、睡眠、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
    ②诊疗经过
    A.是否到医院就诊,有无做过检查和相应的治疗等。
    B.治疗用药及效果如何。
    (2)相关病史
    ①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②与该病症有关的其他病史:如有无糖尿病,甲亢或放射治疗史等。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6岁。口腔反复溃烂半年。检查见左颊黏膜有5个直径2~4mm小溃疡,圆形,周界清晰,散在。溃疡中央凹陷,基底不硬,周围有充血的红晕带,上覆浅黄色假膜。患者进食疼痛。(病例题)

    正确答案: 病例分析
    (1)诊断:该病初步诊断是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诊断依据是:周期性反复发作史;直径2~4mm散在圆形的小溃疡,周界清晰;溃疡发作时呈"黄、红、凹、痛"特征,即溃疡的边缘整齐,有红晕,基部不硬,中心凹陷状,其上覆以灰黄色或浅黄色纤维性假膜,灼痛感明显。
    (2)鉴别诊断:与癌性溃疡、结核性溃疡、创伤性溃疡和坏死性涎腺化生相鉴别。
    (3)治疗
    1)局部治疗:其主要作用是消炎、镇痛、防止感染并促进愈合。
    2)全身治疗:其作用是减轻症状,延长间歇期,缩短溃疡发作期。
    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
    ②免疫增强剂;
    ③中医中药;
    ④其他:针对系统性疾病、精神神经症状、营养状态等对症进行积极的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女性,31岁。主诉:右下颌前牙根尖部黏膜反复肿胀流脓3个月。(病例题)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
    右下前牙慢性根尖周炎(有窦型)。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
    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A.邻近牙齿有无牙体龋损、疼痛或松动,周围软组织有无肿胀疼痛。
    B.肿胀流脓前有无其他临床表现,流脓处有无溃疡,脓液中是否有肉芽组织。
    C.伴随症状:邻近牙齿有无松动及咬合不适,周围软组织或骨组织有无肿胀、疼痛等症状。
    D.食欲、睡眠、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
    ②诊疗经过
    A.是否到医院就诊,有无做过检查和相应的治疗等。
    B.治疗用药及效果如何。
    (2)相关病史
    ①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②与该病症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邻近牙或骨组织外伤或手术治疗史。有无局部放射治疗史等。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4.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因该患者病变部位明确,很容易排除某些疾病,如牙周组织炎症、腮腺炎、特异性感染引起的窦道、先天性瘘管或窦道等。
    (1)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常见于下颌,瘘口可以发生在下颌任何部位的黏膜或皮肤上,也常发生于死骨形成的部位。瘘口排出的脓液多并有较多的肉芽组织,用探针从瘘口探入可探及粗糙的骨面。结合反复急性发作的病史和X线片显示的骨质破坏可做出诊断。
    (2)放射性骨坏死病变部位有大剂量放射治疗史,患者多有持续性剧痛,瘘口肉芽不多,瘘口处常可见到暴露的骨面或可用探针触及粗糙的骨面。此种窦道多长期存在,对治疗反应差。
    (3)损伤性窦道有局部外伤史,若伤口内有异物存留,可造成经久不愈的流脓窦道。瘘口处多有感染的肉芽组织。

  • 第14题:

    简要病史:患者女性,55岁,主诉:双颊黏膜长白纹两年。(病例题)


    正确答案: 1.问诊要点
    (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诊断询问可能的病因: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多有精神创伤史,或生活压力过大,或精神生活空虚等导致心情不畅焦虑等因素。白斑患者多有吸烟史,或饮酒、食用过烫或酸辣食物、嚼槟榔等习惯。盘状红斑狼疮患者多有受日光照射,寒冷刺激等因素。苔藓样反应患者多有服用药物、重金属充填物等因素。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病。念珠菌属酵母样真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2)病程长短、加重或缓解的因素:成人发生的假膜型念珠菌病多有易感因素存在,易复发。口腔扁平苔藓为慢性病,精神因素可致患者病情加重。白斑、盘状红斑狼疮、苔藓样变均为慢性疾病。
    (3)询问白纹发作的部位,有无对称性,病损的类型:口腔扁平苔藓黏膜病损大多左右对称发生,87.5%发生于颊部;病损多表现为白色网纹。白斑好发于颊黏膜咬合线区域、舌部次之;病损多表现为白色斑块。盘状红斑狼疮好发于下唇唇红黏膜;唇红部病损往往超过唇红缘。口腔扁平苔藓和盘状红斑狼疮患者可伴有皮肤病损。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型口炎可发生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慢性增殖型念珠菌病常对称位于口角内侧三角区。
    (4)询问患者治疗经过,应特别注意有无药物过敏及治疗效果,是否用过免疫制剂等。
    (5)询问患者全身状况,如睡眠、消化道情况,有无高黏血症。
    2.可能的诊断患者为女性,病史较长,发病部位为双颊对称发生,病损类型为白色网纹其可能的诊断为口腔扁平苔藓。
    3.鉴别诊断需与口腔扁平苔藓相鉴别的常见疾病为口腔白斑病。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病因:白斑的发病与局部因素的长期刺激有关,如过度吸烟、饮酒,食用过烫或酸辣食物、嚼槟榔、白色念珠菌感染等。还与某些全身因素有关,如微量元素、微循环改变、易感的遗传素质、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等。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多有精神创伤史,或生活压力过大,或精神生活空虚等导致心情不畅、焦虑等因素;该病还与女性患者的月经期和妊娠期有关;微循环障碍及高黏血症与本病有关;糖尿病、高血压、消化道功能紊乱、微量元素缺失等与发病有关。
    (2)临床表现:
    ①性别:口腔白斑病男性多见,口腔扁平苔藓女性多见;
    ②发病部位:口腔白斑病好发于颊黏膜咬合线区域、舌部次之、唇、前庭区、腭、牙龈也有发生。口腔扁平苔藓可发生在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大多左右对称发生。87.5%发生于颊部,其次在舌、龈、唇、腭、口底等处;
    ③病损类型:白斑分为均质型和非均质型两大类;多为白色或灰白色斑块,表面可有皲裂,平或稍高出黏膜表面,边界清楚,不粗糙或稍粗糙,触之柔软,周围黏膜多正常。口腔扁平苔藓为白色小丘疹排列组成的各种条纹(网状、环状、树枝状),黏膜可发生充血、糜烂、溃疡和水疱等;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以白色条纹、白色斑块为主;
    ④症状:白斑患者多无症状或有粗糙感。口腔扁平苔藓自觉黏膜粗糙、木涩感、烧灼感。有糜烂时出现疼痛。
    (3)病理:白斑病理表现为上皮增生,伴有过度正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粒层明显,棘层增厚;上皮钉突伸长变粗,固有层和黏膜下层中有炎细胞浸润。伴有或不伴有上皮异常增生。口腔扁平苔藓病理为上皮不全角化,基底层液化变性,固有层有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带。

  • 第15题:

    复发性口腔溃疡较少发生于()。

    • A、唇黏膜
    • B、舌尖
    • C、颊部黏膜
    • D、口底黏膜
    • E、硬腭

    正确答案:E

  • 第16题:

    女性,29岁。主诉:唇及颊黏膜溃疡7天。(病例题)


    正确答案:1.初步诊断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
    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A.病损有无诱因,有无周期性,发病缓慢还是急骤。
    B.病损症状及病程。
    C.伴随症状:口腔黏膜其他部位及皮肤有无类似病损。
    D.全身情况:食欲、睡眠、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
    ②诊疗经过
    A.是否到医院就诊,有否做过相应检查和治疗等。
    B.治疗用药及效果如何。
    (2)相关病史
    ①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②与该疾病有关的其他病史。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4.需要鉴别的疾病在发病年龄、发作情况、病损特点、病因四方面与癌性溃疡、结核性溃疡、坏死性涎腺化生、重型口疮与创伤性溃疡进行鉴别。

  • 第17题:

    女性,45岁。主诉:眼干、口干1年。(病例题)


    正确答案:1.初步诊断合格伦综合征。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
    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A.口干的程度,进食酸性食物是否好转。
    B.伴随症状:有无鼻干、眼干、关节疼痛等伴发症状,有无身体其他部位不适等。
    C.食欲、睡眠、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
    ②诊疗经过
    A.是否到医院就诊,有无做过检查和相应的治疗等。
    B.治疗用药及效果如何。
    (2)相关病史
    ①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②与该病症有关的其他病史:如有无糖尿病,甲亢或放射治疗史等。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 第18题:

    女性,36岁,因口腔黏膜起疱、并反复复发一年就诊,起疱与进食无关,疱损可破溃形成溃疡。临床检查可见:下唇内侧黏膜有直径5mm水疱,探针无法探入疱损周围黏膜下,涂片未见Tzanck细胞。患者不曾用过任何抗免疫治疗。本病病损的好发部位应是()

    • A、颊黏膜
    • B、舌黏膜
    • C、牙龈
    • D、唇黏膜
    • E、口底黏膜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问答题
    女性,15岁。主诉:前牙唇侧牙龈较韧的增生肥大1年。(病例题)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
    增生性牙龈炎。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A.牙龈肿大有无诱因,发病是否缓慢,龈乳头和龈缘是否都肥大。B.肥大牙龈有无疼痛,质地是否硬而富有弹性。C.伴随症状:有无刺激性出血及是否能自止,有无口臭。D.全身情况:食欲、睡眠、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②诊疗经过A.是否到医院就诊,有否做过相应检查和治疗等。B.治疗用药及效果如何。
    (2)相关病史①是否有药物过敏史。②与该疾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其他部位出血史等。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4.需要鉴别的疾病
    (1)药物性牙龈增生有长期服药史,龈乳头呈球状、结节状等,牙龈增大而相连,严重者可盖住部分牙面甚至增生至缘。质硬不易出血,无痛。
    (2)白血病性牙龈肥大牙龈肥大呈进行性,可波及附着龈及覆盖部分牙冠。牙龈肿胀、点彩消失、苍白色或深紫色。牙龈有明显出血倾向,且不易止住。
    (3)牙龈纤维瘤病有家族史,牙龈增生范围广,可累及附着龈,以上颌磨牙腭侧最重,增生的牙龈可覆盖部分或全部牙冠。增生之牙龈颜色正常、坚韧、光滑,点彩明显,不易出血,无痛。
    (4)浆细胞性肉芽肿少见,病因不明。发生于多个牙或全口牙,颊、舌侧均可受累。牙龈鲜红,肿大,松软脆弱,半透明状,极易出血。可有牙松动、移位,合并感染时有溢脓和口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位于颊、唇、口底、舌腹、软腭的黏膜称()
    A

    被覆黏膜

    B

    咀嚼黏膜

    C

    特殊黏膜

    D

    糜烂

    E

    溃疡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要病史:患者女性,55岁,主诉:双颊黏膜长白纹两年。(病例题)

    正确答案: 1.问诊要点
    (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诊断询问可能的病因: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多有精神创伤史,或生活压力过大,或精神生活空虚等导致心情不畅焦虑等因素。白斑患者多有吸烟史,或饮酒、食用过烫或酸辣食物、嚼槟榔等习惯。盘状红斑狼疮患者多有受日光照射,寒冷刺激等因素。苔藓样反应患者多有服用药物、重金属充填物等因素。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病。念珠菌属酵母样真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2)病程长短、加重或缓解的因素:成人发生的假膜型念珠菌病多有易感因素存在,易复发。口腔扁平苔藓为慢性病,精神因素可致患者病情加重。白斑、盘状红斑狼疮、苔藓样变均为慢性疾病。
    (3)询问白纹发作的部位,有无对称性,病损的类型:口腔扁平苔藓黏膜病损大多左右对称发生,87.5%发生于颊部;病损多表现为白色网纹。白斑好发于颊黏膜咬合线区域、舌部次之;病损多表现为白色斑块。盘状红斑狼疮好发于下唇唇红黏膜;唇红部病损往往超过唇红缘。口腔扁平苔藓和盘状红斑狼疮患者可伴有皮肤病损。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型口炎可发生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慢性增殖型念珠菌病常对称位于口角内侧三角区。
    (4)询问患者治疗经过,应特别注意有无药物过敏及治疗效果,是否用过免疫制剂等。
    (5)询问患者全身状况,如睡眠、消化道情况,有无高黏血症。
    2.可能的诊断患者为女性,病史较长,发病部位为双颊对称发生,病损类型为白色网纹其可能的诊断为口腔扁平苔藓。
    3.鉴别诊断需与口腔扁平苔藓相鉴别的常见疾病为口腔白斑病。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病因:白斑的发病与局部因素的长期刺激有关,如过度吸烟、饮酒,食用过烫或酸辣食物、嚼槟榔、白色念珠菌感染等。还与某些全身因素有关,如微量元素、微循环改变、易感的遗传素质、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等。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多有精神创伤史,或生活压力过大,或精神生活空虚等导致心情不畅、焦虑等因素;该病还与女性患者的月经期和妊娠期有关;微循环障碍及高黏血症与本病有关;糖尿病、高血压、消化道功能紊乱、微量元素缺失等与发病有关。
    (2)临床表现:
    ①性别:口腔白斑病男性多见,口腔扁平苔藓女性多见;
    ②发病部位:口腔白斑病好发于颊黏膜咬合线区域、舌部次之、唇、前庭区、腭、牙龈也有发生。口腔扁平苔藓可发生在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大多左右对称发生。87.5%发生于颊部,其次在舌、龈、唇、腭、口底等处;
    ③病损类型:白斑分为均质型和非均质型两大类;多为白色或灰白色斑块,表面可有皲裂,平或稍高出黏膜表面,边界清楚,不粗糙或稍粗糙,触之柔软,周围黏膜多正常。口腔扁平苔藓为白色小丘疹排列组成的各种条纹(网状、环状、树枝状),黏膜可发生充血、糜烂、溃疡和水疱等;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以白色条纹、白色斑块为主;
    ④症状:白斑患者多无症状或有粗糙感。口腔扁平苔藓自觉黏膜粗糙、木涩感、烧灼感。有糜烂时出现疼痛。
    (3)病理:白斑病理表现为上皮增生,伴有过度正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粒层明显,棘层增厚;上皮钉突伸长变粗,固有层和黏膜下层中有炎细胞浸润。伴有或不伴有上皮异常增生。口腔扁平苔藓病理为上皮不全角化,基底层液化变性,固有层有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21岁,主诉舌尖疼痛4天,进食及说话可疼痛加重。检查可见舌尖中份及舌腹黏膜有直径2.5mm的溃疡3个,周围充血明显,上覆黄色假膜,触痛明显,基底柔软。7年来溃疡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近几个月发作次数增多,溃疡数目增加,愈合时间延长。下列哪项不是本病病损的好发部位()
    A

    颊黏膜

    B

    唇黏膜

    C

    舌黏膜

    D

    牙龈黏膜

    E

    口底黏膜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女性,31岁。主诉:右下颌前牙根尖部黏膜反复肿胀流脓3个月。(病例题)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
    右下前牙慢性根尖周炎(有窦型)。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
    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A.邻近牙齿有无牙体龋损、疼痛或松动,周围软组织有无肿胀疼痛。
    B.肿胀流脓前有无其他临床表现,流脓处有无溃疡,脓液中是否有肉芽组织。
    C.伴随症状:邻近牙齿有无松动及咬合不适,周围软组织或骨组织有无肿胀、疼痛等症状。
    D.食欲、睡眠、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
    ②诊疗经过
    A.是否到医院就诊,有无做过检查和相应的治疗等。
    B.治疗用药及效果如何。
    (2)相关病史
    ①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②与该病症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邻近牙或骨组织外伤或手术治疗史。有无局部放射治疗史等。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4.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因该患者病变部位明确,很容易排除某些疾病,如牙周组织炎症、腮腺炎、特异性感染引起的窦道、先天性瘘管或窦道等。
    (1)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常见于下颌,瘘口可以发生在下颌任何部位的黏膜或皮肤上,也常发生于死骨形成的部位。瘘口排出的脓液多并有较多的肉芽组织,用探针从瘘口探入可探及粗糙的骨面。结合反复急性发作的病史和X线片显示的骨质破坏可做出诊断。
    (2)放射性骨坏死病变部位有大剂量放射治疗史,患者多有持续性剧痛,瘘口肉芽不多,瘘口处常可见到暴露的骨面或可用探针触及粗糙的骨面。此种窦道多长期存在,对治疗反应差。
    (3)损伤性窦道有局部外伤史,若伤口内有异物存留,可造成经久不愈的流脓窦道。瘘口处多有感染的肉芽组织。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