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更多“心室颤动”相关问题
  • 第1题:

    问答题
    绷带包扎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主要是:①严密,稳定,舒适,美观,清洁;②压力均匀,富有弹性;③松紧适度,利于引流;④注意消灭死腔,防止出血;⑤经常检查,发现绷带松动、脱落时,应及时予以加固或者更换。如有脓液外溢或渗出,应酌情加厚或更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题:

    问答题
    简述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1.腹腔恶性肿瘤:多有原发肿瘤表现,B超、CT可发现原发肿瘤病灶,腹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可阳性。
    2.肝硬化腹腔积液:多有原发肝脏疾病,可有肝硬化典型临床表现,腹腔积液为漏出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3题:

    问答题
    哮病发作期和缓解期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哮病发作期和缓解期的治疗原则当以"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基本原则。发时攻邪治标,祛痰利气,寒痰宜温化宣肺,热痰当清化肃肺,寒热错杂者,当温清并施,表证明显者兼以解表,属风痰为患者又当祛风涤痰;反复日久,正虚邪实者,又当兼顾,不可单纯拘泥于祛邪。若发生喘脱危候,当急予扶正救脱。平时应扶正治本,阳虚者应予温补,阴虚者则予滋养,分别采取补肺、健脾、益肾等法,以期减轻、减少或控制其发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问答题
    宫颈癌的发病相关因素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病历摘要:女,31岁,发现左侧甲状腺肿物4天 。患者4天前体检发现左甲状腺肿物,行B超检查提示左侧甲状腺单发低回声结节 。无多汗、饥饿、乏力、手颤等不适 。自发病以来,精神可,饮食好,睡眠佳,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体健,月经规律 。无肝炎、结核病史 。否认药物过敏史或放射性毒物接触史 。查体:T36 .5℃,P80次/分,R18次/分,BP120/60mmHg 。发育、营养良好,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双肺叩清,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界不大,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软,无压痛和反跳痛,未扪及包块 。外科检查:颈软,无颈抵抗,未见颈动脉搏动、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Ⅰ度大,左侧甲状腺可及-1cm×1cm大小包块,质韧,偏硬,无压痛,活动度好,边界清晰,未及震颤,听诊甲状腺未闻及血管杂音 。辅助检查:B超示左叶甲状腺单发结节,直径0 .8cm,低回声,内有少量钙化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不同中毒事件的现场调查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叙述并指出迎香、尺泽、后溪的定位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我国南方家鼠的鼠疫疫源地,自1980年这片疫源地重新开始活动以来,鼠疫已从怒江以西的边境地区蔓延到云南南部,并侵入广西和贵州,而且有继续向东扩散的趋势 。问题:1.对鼠疫监测应收集哪些资料?2.什么情况下可能发生鼠疫突发事件?3.鼠疫发生后应采取哪些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结核性心包炎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鼠疫进一步检查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骨髓穿刺术

    正确答案: (1)患者体位(与选择穿刺部位有关,可任选一个穿刺点)正确。(2分)①髂后上棘刺穿点:模拟人俯卧位,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②髂前上棘穿刺点:模拟人仰卧位,髂前上棘,取骨面较宽、平处。
    (2)无菌操作,消毒、铺洞巾、局麻操作正确。(12分)①常规皮肤消毒(直径约15cm)。(2分)②戴帽子、口罩,穿手术衣(3分)戴好帽子、口罩后双手提起衣领两端,抖开全衣,两手臂同时伸入袖筒;提出腰带双手交叉向对侧后,让他人系结。③戴无菌手套(5分)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反折处,右手对准手套5指插入戴好。(2分)已戴手套的右手,除拇指外4指插入另一手套反折处,左手顺势戴好手套,两手分别把反折部翻至手术衣袖口上。(3分)④铺洞巾,2%利多卡因局麻至骨膜。(2分)
    (3)穿刺操作正确(考生口述并模拟操作)。(6分)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以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当针尖接触骨质时,将穿刺针围绕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若穿刺针未固定,则应再钻入少许达到能固定为止。(2分)拔出针芯,放于无菌盘内;接上干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若针头确在骨髓腔内,抽吸时病人感到一种轻微酸痛),随即有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中。骨髓吸取量以0.1~0.2ml为宜。(1分)将抽取的骨髓液滴于载玻片上,速做涂片数张备送做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1分)如未能抽出骨髓液,则可能是针腔或皮下组织块塞阻或干抽,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带有血迹时,再行抽吸。(1分)抽吸完毕,将针芯重新插入;局部消毒,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连同针芯一起拔出,随即将纱布盖于皮肤针孔处,并按压1~2分钟,再用胶布将纱布加压固定。(1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病例摘要:孔某,男,56岁,干部 。1979年10月9日初诊 。全身浮肿1年,经多方治疗,未见明显疗效 。刻下症见:全身浮肿,面色苍白,胸闷心慌,喘促难以平卧,腹部胀大,阴囊肿大,下肢肿甚,按之渗液,小便短少 。查体:T36 .2℃,P94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 。眼睑面目轻度浮肿,双肺呼吸音清,心率94次/分,律齐 。肝脾肋下未及,腰骶部凹陷性水肿,双下肢凹陷性浮肿,阴囊明显肿大 。四末不温,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细弦涩 。辅助检查:尿常规: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4 .2g 。生化:血清白蛋白:26g/L,血肌酐:106μmol/L 。B超检查提示胸腔积液形成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相鉴别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问答题
    阳痿的中医治疗大法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患者,男,21岁。主诉:发现左下后牙颊侧面变黑1个月。现病史:患者于1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下后牙颊侧面有颜色发黑改变,无明显自觉症状,不影响进食。检查:左下6颊沟色黑,探诊质软,探针尖端可探入约1mm。冷热诊(-)。(病例题)

    正确答案: 1.诊断(2分)
    36颊沟浅龋。
    2.诊断依据(2分)
    (1)患牙颊沟有典型的龋病色、形、质改变,且已形成浅洞。但龋损仅限于釉质层。
    (2)患者无自觉症状,且冷热诊无异常。
    3.鉴别诊断(2分)
    诊断明确,无须鉴别。
    4.治疗计划(4分)
    (1)常规去龋,备洞。
    (2)消毒,干燥,衬洞,光敏树脂充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如何进行皮肤针操作?

    正确答案: 皮肤针又叫"梅花针""七星针",是用5~7枚钢针集束固定在针柄的一端而成,用它在皮肤上进行叩打以治疗疾病。
    (1)操作方法:局部消毒后,手握针柄的后端,针尖对准扣刺部位,食指压在针柄的中端,使用手腕的力量将针垂直叩打在皮肤上,并立即提起,反复进行(撩叩打部位可分为循经叩刺、穴位叩刺和病变局部叩刺)。
    (2)适用范围:皮肤针疗法适用于头痛、胁痛、斑秃、肌肤麻木、牛皮癣、腰背痛等。
    (3)注意事项:①针具和叩刺部位必须严格消毒,针尖应平齐、无钩。②叩刺时应使用手腕的力量,针尖必须垂直而下,用力均匀,避免斜刺或钩挑。③局部有外伤和溃疡者,不宜使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回答三阴交、内关、大肠俞的主治病证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尿常规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试述哮病发作期冷哮证的症状、治法与代表方剂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残髓炎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X线片概述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辛某,女,60岁,喘息、胸闷3年。答题要求:病史采集题要求根据简要病史口述应如何采集病史

    正确答案: 采集要点
    (1)现病史: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①喘息、胸闷的诱因,如外感、劳累、饮食、情志等;持续时间、性质,是实喘还是虚喘,发病季节,缓解因素等。②伴随症状,有无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难以平卧、张口抬肩、鼻翼扇动、心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四肢水肿及恶寒发热等。③问痰的色、质、量、气味。④结合中医"十问歌"了解目前疾病的状况。如饮食、二便、体重变化、睡眠等情况。⑤诊疗经过,是否就诊,所做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如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血沉、胸片、胸腔CT、心电图等。
    (2)相关病史①既往健康情况,有无家族史。②饮食嗜好及吸烟、饮酒史。经带胎产史。③药物过敏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病因

    正确答案: 有先天性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脑底异常血管网(烟雾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脑血管炎、颅内肿瘤、血液病及抗凝药物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口腔黏膜溃疡病因及疼痛特点。

    正确答案: 1.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
    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recurrentaphthousulcer,RAU)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病,患病率高达20%左右。本病呈周期性复发且有自限性,为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性口腔黏膜溃疡。临床分型尚不统一。目前常采用Lehner分类分为轻型、重型和疱疹样溃疡。轻型表现为:口腔黏膜溃疡不大,一般直径2~4mm,数目不多,每次为1~5个。溃疡发作时呈"黄、红、凹、痛"特征,即溃疡的边缘整齐,有约1mm宽的红晕,基部不硬,中心凹陷状,其上覆以灰黄色或浅黄色纤维性假膜,灼痛感明显。重型表现为:口腔黏膜溃疡较大而深在,似"弹坑",直径10~30mm,深及黏膜下层甚至肌层,溃疡周围组织红肿且微显隆起,扪之较硬,溃疡大多数边缘整齐,愈合后有瘢痕或者有组织缺损,若瘢痕位于口角区则张口受限,位于舌尖或腭垂则可能有组织缺损。溃疡一般为一个,周围可伴有数个小溃疡,疼痛较重。疱疹样溃疡表现为:口腔黏膜溃疡较小,直径仅1~2mm,但数目多,有数十个或更多。与相邻的溃疡能融合成较大的溃疡,周围黏膜充血,临床上较少见。该型与巨型口疮大约占口疮中的20%。
    2.创伤性溃疡
    创伤性溃疡(traumaticulceration)是机械性、化学性或物理性刺激引起的病因明确的黏膜病损。其口腔黏膜溃疡病损部位和形态往往与机械性刺激因子相吻合。无复发史。去除刺激因素后,溃疡很快有好转或愈合。临床检查可见明显的理化刺激或自伤、烫伤史。
    3.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herpeszoster)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皮肤黏膜病,其引发的口腔黏膜溃疡表现为:临床上多数为浅表溃疡,面积较大,表面常有残留疱壁,继发感染时溃疡表面可见黄色假膜。唇、颊、舌、腭的病损仅限于单侧。患者多数疼痛剧烈,进食困难。
    4.单纯疱疹
    单纯疱疹(herpessimplex)是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皮肤黏膜病,其引发的口腔黏膜溃疡表现为:溃疡面浅表,面积较大,并能造成继发感染,上覆黄色假膜。患者多数有疼痛症状,进食困难。
    5.口腔癌
    口腔癌引发的口腔黏膜溃疡典型表现为:癌性溃疡呈菜花状,溃疡深大,边缘突起外翻,边缘和基底较结核坚硬。颌下及颈部常可触及肿大坚硬、粘连固定的淋巴结。
    6.口腔结核
    口腔结核是结核杆菌所致的口腔黏膜疾病,其引发的口腔黏膜溃疡表现为:常发生于舌部,通常溃疡边界清楚或呈线形,表现为浅表、微凹而平坦的溃疡,其底部覆有少许脓性渗出物,去除渗出物后,可见暗红色的桑椹样肉芽肿。溃疡边缘微隆,呈鼠啮状,并向中央卷曲,形成浅掘状边缘。溃疡基底的质地可能与周围正常黏膜组织近似。仔细观察溃疡表面,在边缘处可见黄褐色粟粒状小结节。小结节破溃后形成暗红色的桑椹样肉芽肿,溃疡也随之扩大。结核性溃疡的外形不规则。患者疼痛程度不同,舌部溃疡疼痛明显。多数情况下,结核菌素试验为阴性,预后差。
    7.药物反应性口炎
    药物反应性口炎(allergicmedicamentosusstomatitis)是指药物通过口服、注射或局部涂擦、含漱等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内,使过敏体质者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的黏膜及皮肤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引发的口腔黏膜溃疡表现为:溃疡面积较大,外形不规则,表面有较多渗出物,形成灰黄色或灰白色假膜。患者疼痛剧烈。口腔中唾液增多,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温度测试冷诊法。

    正确答案: 现在多采用冷水为刺激源。测试时,要从可疑牙后面的牙开始,以免干扰对可疑牙的判断。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