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槟芍顺气汤功效与作用

题目
问答题
槟芍顺气汤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发热口渴,心腹痞满,呕而不食,苔黄脉数。
解析: 槟芍顺气汤
【来源】《温疫论》卷下。
【异名】槟榔顺气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
【组成】槟榔芍药枳实厚朴大黄
【用法】加生姜,水煎服。
【功用】行气通腑,清热解毒。
【主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发热口渴,心腹痞满,呕而不食,苔黄脉数。
更多“问答题槟芍顺气汤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归芍异功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舌疳,舌菌,兼见大便溏薄。益气扶脾,健胃止泻。

  • 第2题:

    木槟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产后七情感伤,血与气并,发为心痛。

  • 第3题:

    加减芩芍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滞下已成,腹胀痛。清热燥湿,行气化滞。

  • 第4题:

    问答题
    槟芍顺气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发热口渴,心腹痞满,呕而不食,苔黄脉数。
    解析: 槟芍顺气汤
    【来源】《温疫论》卷下。
    【异名】槟榔顺气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
    【组成】槟榔芍药枳实厚朴大黄
    【用法】加生姜,水煎服。
    【功用】行气通腑,清热解毒。
    【主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发热口渴,心腹痞满,呕而不食,苔黄脉数。

  • 第5题:

    问答题
    归芍天地煎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房劳精竭,肾火刑金,咳嗽吐血者。
    解析: 归芍天地煎
    【来源】《症因脉治》卷二。
    【组成】天门冬生地当归白芍药丹皮山栀
    【用法】玄武胶收厚膏服。
    【主治】房劳精竭,肾火刑金,咳嗽吐血者。

  • 第6题:

    问答题
    神效槟苏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脚气病。
    解析: 神效槟苏散
    【来源】《观聚方要补》卷二引《简易普济方》。
    【组成】槟榔9克苏叶梗防风羌活当归木瓜各6克乳香没药各4.5克
    【用法】上药加生姜、葱白,水、酒煎,入片糖1指大,溶化热服,酒随量饮为度。棉被盖脚痛处,汗出避风,以有汗为愈。
    【主治】脚气病。

  • 第7题:

    问答题
    加减芩芍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滞下已成,腹胀痛。清热燥湿,行气化滞。
    解析: 加减芩芍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组成】白芍9克黄芩6克黄连4.5克厚朴6克木香3克(煨)广皮6克
    【用法】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
    【功用】清热燥湿,行气化滞。
    【主治】滞下已成,腹胀痛。

  • 第8题:

    问答题
    顺气和中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气虚头痛,痛不可忍,昼夜不得眠,恶风怕冷,不喜饮食,气短懒言,六脉弦细而微。
    解析: 顺气和中汤1
    【来源】《卫生宝鉴》卷九。
    【组成】黄耆4.5克人参3克甘草(炙)2.1克白术陈皮当归白芍各1.5克升麻柴胡各0.9克细辛蔓荆子川芎各0.6克
    【用法】上药哎咀,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主治】气虚头痛,痛不可忍,昼夜不得眠,恶风怕冷,不喜饮食,气短懒言,六脉弦细而微。

  • 第9题:

    问答题
    升阳顺气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饮食不节,劳役所伤,腹胁满闷,短气,遇春则口淡无味,遇夏虽热,犹有畏寒,饥则常如饱,不喜食冷物。
    解析: 升阳顺气汤
    【来源】《内外伤辨》卷上。
    【异名】强胃汤(《脾胃论》卷下)。
    【组成】黄耆30克半夏9克(汤洗七次)草豆蔻6克神曲(炒)4.5克升麻柴胡当归身陈皮各3克甘草(炙)黄柏各1.5克人参(去芦)0.9克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主治】饮食不节,劳役所伤,腹胁满闷,短气,遇春则口淡无味,遇夏虽热,犹有畏寒,饥则常如饱,不喜食冷物。

  • 第10题:

    问答题
    四苓合芩芍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湿热痢疾,下利不爽,腹中拘急,小便短者。现用于急性胃肠炎、痢疾及泌尿系感染而属湿热下注者。清热祛湿,行气止痛。
    解析: 四苓合芩芍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组成】苍术6克猪苓6克茯苓6克泽泻6克白芍6克黄芩6克广皮4.5克厚朴6克木香3克
    【用法】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温服。
    【功用】清热祛湿,行气止痛。
    【主治】湿热痢疾,下利不爽,腹中拘急,小便短者。现用于急性胃肠炎、痢疾及泌尿系感染而属湿热下注者。

  • 第11题:

    问答题
    顺气活血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胸腹挫伤,气滞血瘀,胀满作痛。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解析: 顺气活血汤
    【来源】《伤科大成》。
    【组成】苏梗3克。厚朴3克枳壳3克砂仁1.5克归尾6克红花1.5克木香1.2克炒赤芍3克桃仁9克苏木末6克香附3克
    【用法】水煎服。亦可加入少量米酒和服。
    【功用】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主治】胸腹挫伤,气滞血瘀,胀满作痛。

  • 第12题:

    槟芍顺气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发热口渴,心腹痞满,呕而不食,苔黄脉数。

  • 第13题:

    顺气和中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气虚头痛,痛不可忍,昼夜不得眠,恶风怕冷,不喜饮食,气短懒言,六脉弦细而微。

  • 第14题:

    四苓合芩芍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湿热痢疾,下利不爽,腹中拘急,小便短者。现用于急性胃肠炎、痢疾及泌尿系感染而属湿热下注者。清热祛湿,行气止痛。

  • 第15题:

    问答题
    归芍六君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脾胃虚弱,气郁痰阻,饮食不思,胸脘痞闷,腹部胀痛,呕吐痰水,面色萎黄,四肢无力。补气养血,行气化痰。
    解析: 归芍六君丸
    【来源】《饲鹤亭集方》。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各90克甘草30克陈皮半夏各45克当归白芍各60克
    【用法】研末为丸。每服9克,开水送下。
    【功用】补气养血,行气化痰。
    【主治】脾胃虚弱,气郁痰阻,饮食不思,胸脘痞闷,腹部胀痛,呕吐痰水,面色萎黄,四肢无力。

  • 第16题:

    问答题
    人参顺气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伤寒头疼,憎寒壮热,四肢疼痛。
    解析: 人参顺气散
    【来源】《类证活人书》卷十七。
    【组成】麻黄(去节)45克干葛30克白术30克甘草30克(炙)桔梗(去芦)30克人参30克干姜15克(炮)香白芷30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细末。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葱白2寸,煎至240毫升,温服。如要出汗,连进二服。
    【主治】伤寒头疼,憎寒壮热,四肢疼痛。

  • 第17题:

    问答题
    木槟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产后七情感伤,血与气并,发为心痛。
    解析: 木槟汤
    【来源】《医学入门》卷八。
    【组成】木香槟榔玄胡索金铃子三棱莪术厚朴桔梗川芎当归白芍黄芩甘草各等分
    【用法】水煎服。
    【主治】产后七情感伤,血与气并,发为心痛。

  • 第18题:

    问答题
    槟苏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风湿流注,脚肿酸痛,麻痹不仁,呕吐不食。亦治肚门痈(生于大腿肚)、箕门痈(生于股内近膝),肿痛寒热,胸腹胀满,脉沉无力。
    解析: 槟苏散
    【来源】《外科正宗》卷三。
    【组成】槟榔紫苏木瓜香附陈皮大腹皮各3克木香0.9克羌活1.5克
    【用法】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葱白3茎,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服。
    【功用】祛风胜湿,行气消肿。
    【主治】风湿流注,脚肿酸痛,麻痹不仁,呕吐不食。亦治肚门痈(生于大腿肚)、箕门痈(生于股内近膝),肿痛寒热,胸腹胀满,脉沉无力。

  • 第19题:

    问答题
    苍芍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阴虚气郁之发热。
    解析: 苍芍丸
    【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组成】芍药37.5克香附30克苍术15克片芩6克甘草4.5克
    【用法】上药为末,炊饼为丸服。每次10克,温开水送下。
    【功用】疏肝解郁,养阴清热。
    【主治】阴虚气郁之发热。

  • 第20题:

    问答题
    归芍甘麦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产后肝经郁热,乳汁自出,面色苍黄,间有潮红,心烦易怒,头晕胁胀,苔黄,脉弦数。舒肝解郁。
    解析: 归芍甘麦汤
    【来源】《中医妇科治疗学》。
    【组成】当归6克杭芍12克白术9克柴胡6克茯神9克甘草3克小麦30克(或麦芽18克)大枣3枚
    【用法】水煎,温服,不拘时。
    【功用】舒肝解郁。
    【主治】产后肝经郁热,乳汁自出,面色苍黄,间有潮红,心烦易怒,头晕胁胀,苔黄,脉弦数。

  • 第21题:

    问答题
    木香顺气散3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气厥醒后,肝胃不和,脘胁不舒,胸闷食少。
    解析: 木香顺气散3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组成】陈皮青皮乌药香附半夏枳壳厚朴各3克木香砂仁各1.5克肉桂干姜炙甘草各0.9克
    【用法】为末。加生姜3片,木煎服。
    【主治】气厥醒后,肝胃不和,脘胁不舒,胸闷食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