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
盗窃罪
诈骗罪
金融凭证诈骗罪
第1题:
张某携带40万元人民币现金和李某的存折,到银行网点要求办理现金存款业务,银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要去张某出示有效身份证件
B.要求张某出示李某的有效身份证件
C.如张某因合理理由无法提供李某的一定金额以上一次性金融
D.按规定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大额交易报告
第2题:
案情:张某,男,35岁,某出租汽车公司司机,2010月20日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11年12月刑满释放。2016月的一天晚上,张某驾车在街上揽活时,遇到15岁的卖淫女李某。张某便停车与李某谈起“生意”。谈妥后,张某让李某上车,李某却要张某先给钱然后才上车。两人僵持了一会儿,李某说“那就算了”,转身就走。张某立即下车,一把抓住李某的头发,并说“拿我开心啊?今天就是不给钱,你也要陪老子玩玩!”,然后将李某强行塞进车内,锁上车门,将车开到郊外。停车后,张某要李某脱衣服,李某不干,并抽了张某一耳光。张某无比恼怒,便用一只手使劲掐住李某的脖子,另一只手脱下自己和李某的衣裤,与李某发生了性行为。由于张某用力过度,当其放开李某准备穿衣时才发现李某已窒息死亡。张某随即将李某拖下车扔在路旁后驾车逃离。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应当如何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第3题:
侵占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务、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得行为
以下各项中,属于侵占罪的一项是
A.甲到乙的办公室送文件,乙不在。甲看见乙办公桌下的地上有一存折(该存折未设密码),便将存折捡走。乙回办公室后找不到存折,但是看到桌上的文件,便找到甲问是否看见其存折,甲说没看到。甲下班后去银行将该存折中的5000元取走
B.丙闲极无聊在意自动取款机键盘上胡乱敲击时,无意中触动了一个按钮,取款机即吐出一张100元钞票,见此情景,丙连续进行操作,直至取出现金1万元,然后迅速离去
C.乙到一家餐馆吃饭,离开时忘记将钱包带走,包里有现金5万元,但餐馆的服务员拒绝将钱包还给乙
D.张某知道刘某的小孩被他人绑架,刘某可能会按照歹徒的要求交付赎金,即终日悄悄地跟随在刘某身后,某日,见刘某将一塑料袋埋在桥洞下,在刘某离开后,张某将口袋挖出,取得现金20万元
第4题:
张某与李某有仇。某日,李某看见张某拿着木棒向他走来,李某以为张某要报复,遂向张某抢先出手,将张某打伤。李某的行为是正当防卫行为。 ( )
参考答案:错误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李某是刘某的朋友,某日李某在帮刘某盖房时,不慎将路过的行人张某砸伤,现张某到法院起诉请求赔偿,本案的被告应该是李某。
第8题:
张某到李某的办公室送文件,李某不在。张某看见李某办公桌下有一活期存折(未设密码),便将存折捡走。李某回办公室后找不着存折,但看见桌上的文件,便找到张某问是否看见存折,张某说没有看到。张某事后将存折上的5000元取走。张某构成()
第9题:
张某和李某系为邻居,一日因琐事发生口角,张某当众揭露李某的隐私,李某便到法院控告张某,但在法院审理过程中,张某又与李某重归于好,李某要求撤诉,法院应当()。
第10题:
2004年7月12日,李某(1986年12月出生)骑自行车去公园游玩,骑至某中学附近时,迎面驶来的一辆大货车的拖挂车厢将前方与其同向骑车上班的某公司业务员张某挂倒,张某当即昏迷过去。张某自行车前把上挂着的钱包甩落在地上,一叠人民币(计5000元)甩出包外。此时,李某正好赶到,便将这叠钞票和张某的钱包(包内还有5000元)一并拾起,装进自己的旅行袋内。此事被骑车跟来的许某看见,当许某询问李某为何把钱包放进自己袋内时,李某谎称其与张某一道去银行取款回来,许某未再深究。李某在现场呆了约五分钟,并帮助闻讯赶来的交警将张某抬上汽车,然后离去。张某因伤重抢救无效,当日死亡。李某将1万元中的2000元用于买书和吃喝,余款存入银行。后因公安机关追查张某万元现金的下落,李某闻讯后害怕受到处罚,便将8000元存折送到交警队,并交待了事情经过,表示愿意退2000元,接受公安机关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1题:
张某与李某共有一台机器,各占50%份额。双方共同将机器转卖获得10万元,约定张某和李某分别享有6万元和4万元。同时约定该10万元暂存李某账户,由其在3个月后返还给张某6万元。后该账户全部款项均被李某债权人王某申请法院查封并执行,致李某不能按期返还张某款项。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第12题:
甲到乙的办公室送文件,乙不在。甲看见乙办公桌下的地上有一存折(该存折未设密码),便将存折捡走。乙回办公室后找不着存折,但看见桌上的文件,便找到甲问是否看见其存折,甲说没看到。甲下班后去银行将该存折中的5000元取走
丙闲极无聊在一自动取款机键盘上胡乱敲击时,无意中触动了一个按钮,取款机即吐出一张100元钞票,见此情景,丙连续进行操作,直至取出现金1万元,然后迅速离去
乙到一家餐馆吃饭,离开时忘记将钱包带走,包里有现金5万元,但餐馆的服务员拒绝将钱包还给乙
张某知道刘某的小孩被他人绑架,刘某可能会按照歹徒的要求交付赎金,即终日悄悄跟随在刘某身后。某日,见刘某将一塑料袋埋在桥洞下,在刘某离开后,张某将塑料袋挖出,取得现金20万元
第13题:
甲到乙的办公室送文件,乙不在。甲看到乙办公桌下的地上有一活期存折(未设密码),便将存折捡走。乙回办公室后找不着存折,但看见桌上的文件,便找到甲问是否看见其存折,甲说没看见。下班后,甲去银行取走该存折中的6000元。甲的行为构成( )。
A.侵占罪
B.盗窃罪
C.诈骗罪
D.金融凭证诈骗罪
第14题: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下列不属于侵占罪的是( )。
A.某甲系个体运输司机,接受一家国有公司委托,承运该公司一批货物至某港口,将该批货物的一部分对人谎称是自己的货而私卖,得款后全部归己占有并挥霍殆尽
B.甲将乙遗留在汽车上的包悄悄收起来占为已有
C.甲在乙家无意中发现了乙埋藏在院子里的钱财,占为已有
D.甲到乙的办公室送文件,乙不在。甲看见乙办公桌下的地上有一活期存折(该存折未设密码),便将存折捡走。乙回办公室后找不着存折,但看见桌上的文件,便找到甲问是否看见其存折,甲说没看到。甲下班后去银行将该存折中的5000元取走
第15题:
李某是某中学的会计。某中学从中国农业银行购买了有奖定期储蓄存单200张以抵作工资。本校教师认购了190张。余下l0张交由李某存放在其办公室抽屉内,银行公布中奖号码后,李得知其保管的10张存单中有一张获奖,便将该获奖存单取出,换人丈夫认购的一张存单,之后李某的丈夫从农行领奖金8000元,以李某的名义将8000元存人农行。
问: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请说明理由。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李某出生于1988年6月12日,2005年跟随舅舅外出打工。2006年5月2日晚九时许,李某独自一人在西湖边睡觉,醒来后发现自行车不见了。李某在附近寻找自行车时,看见在西湖边石椅上谈恋爱的张某和施某两人,便上前询问有没有看见自己的自行车。张某很不耐烦,叫李某滚开,李某一时激愤,与张某吵起来,张某推了李某一把,李某便拿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刺向张某后逃窜。张某追了几分钟后倒地不起,后因抢救无效死亡。三天后,李某投案自首。试分析如果你是李某的辩护律师,应从哪些方面提出辩护意见?
第20题:
王某为了杀害张某,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李某,并骗李某说枪里没有子弹,让李某向张某开枪,李某开枪将张某打死。王某和李某构成共同犯罪。
第21题:
张某拦住出租车司机李某的汽车,上车后,持刀威逼李某交出财物。李某当时身上只有几百元钱,张某觉得不够本就逼迫李某开车回家,劫持李某到李某的家中欲拿走3万元现金,正好被邻居黄某发现,黄某报警。警察将李某家团团围住,张某以用刀杀死李某威逼,要求警察放其离去,并将李某的脖子割伤,同时,扬言要打开李某家的煤气罐同归于尽。经与张某谈判无效,警察果断将张某击毙。以下哪些不可以作为警察某使用武器的合法理由?()
第22题:
李某、张某共谋盗窃黄某家,李某负责盗窃,张某负责楼下望风,并商定万一被发现,张某要立即上楼帮忙。李某进入黄某家中盗窃时,被黄某发现,李某遂逃跑。黄某紧追不舍。李某逃至楼下,让张某帮忙,张某遂将路边捡到的一根棍子递给李某,李某用棍子将黄某打倒在地。李某、张某构成抢劫罪的共犯。
第23题:
李某盗窃了一张存折(上面有存款7000元),还没有来得及去取款,就被失主报警,李某随即被抓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24题:
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李某的行为属于对象不能犯
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既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