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离婚制度的历史沿革。”相关问题
  • 第1题:

    什么叫结婚?简述结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参考答案:

    结婚和结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1)结婚是男女双方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结为夫妻的法律行为。行为的主体是没有配偶的男女,行为的目的是建立婚姻关系,行为必须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采用的是狭义的结婚概念,不包括订婚在内。
    (2)结婚制度的历史沿革:从历史上说,结婚制度经过多次的变化,从结婚方式看,基本有四种:掠夺婚、有偿婚、聘娶婚、共诺婚。


  • 第2题:

    简述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参考答案:

    在人类历史上,证明制度经历了从神示证明制度到法定证明制度再到自由心证证明制度的漫长的演进过程。


  • 第3题:

    简述新中国学校领导体制的历史沿革。


    正确答案:建国之初,实行的是校务委员会制;52年开始实行校长负责制;57年后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文革期间实行革命委员会领导体制;78年后重新提出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85年后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高等学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我国学校领导体制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其形式和内涵不断变化。

  • 第4题:

    近现代社会的离婚制度具有限制离婚主义的特征。下列不属于近现代社会的离婚制度的是()

    • A、有责主义离婚
    • B、无责主义离婚
    • C、破裂主义离婚
    • D、保合主义离婚

    正确答案:D

  •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教育经费来源的历史沿革。

    正确答案: 教育经费来源即教育筹资渠道,也就是教育资金由谁提供,由哪里取得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同,经费来源也是不同的。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必然性:
    (1)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政府单一办学体制,三等教育(高等、中等、初等)的学校几乎全部由政府举办,政府是唯一的办学主体,在这种制度下,教育经费基本上全部由政府单渠道供给,并且按照计划机制来进行教育资源配置。
    (2)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民收入分配与使用流程发生重大变化。财政收入找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逐年下降。在这种形势下仅仅依赖财政就很难满足教育发展的资金需求。于是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教育发展就成了政府的一个必然选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新中国学校领导体制的历史沿革。

    正确答案: 建国之初,实行的是校务委员会制;52年开始实行校长负责制;57年后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文革期间实行革命委员会领导体制;78年后重新提出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85年后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高等学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我国学校领导体制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其形式和内涵不断变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近现代社会的离婚制度具有限制离婚主义的特征。下列不属于近现代社会的离婚制度的是()
    A

    有责主义离婚

    B

    无责主义离婚

    C

    破裂主义离婚

    D

    保合主义离婚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离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正确答案: 1、禁止离婚主义,渊源于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的宗教法规。2、许可离婚主义。专权离婚主义是指男子享有圈套的离婚权,妇女或者没有离婚权或者受到极为严格的限制。我国封建社会中的“七出”。限制离婚主义,当事人主观上并无过错,这种立法主义衩称为“目的主义”,在离婚立法史上开“无责离婚主义”的先河。自由离婚主义,是彻底的“无责离婚主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古代园林的历史沿革。

    正确答案:
    我国古代园林的历史沿革分为六个阶段:
    (1)园林的萌芽期
    我国古代园林建造历史可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最早园林萌芽形式称囿。
    (2)园林的初始期
    秦汉时,出现以宫室建筑为中心的宫苑;汉武帝在建章宫的太液池中建蓬莱、方丈、瀛洲三岛,首开“一池三山”模式之先河。
    (3)园林艺术的形成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初步确立了再现自然山水的基本原则,称“写实山水园”,为我国山水园林奠定了基础。
    (4)园林艺术的成熟期
    隋唐五代时期,创造出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
    (5)园林艺术的高峰期
    两宋辽金时期,继隋唐五代之后,首次进入造园的高峰时期,将诗画融入造园之中。
    (6)园林艺术的鼎盛
    明清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的鼎盛阶段,在设计和建造上均达到前所未有的最高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名词解释题
    简述婚姻家庭法的编制体例的历史沿革。

    正确答案: 婚姻家庭法的编制体例的历史沿革,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诸法合体的古代婚姻家庭法、附属于民法的资本主义国家婚姻家庭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婚姻家庭法。(1)诸法合体的古代婚姻家庭法。中外各国的古代法多采取诸法合体的形式,婚姻家庭法律规范与其他内容庞杂的法律规范一起,规定在统一的法典中。(2)附属于民法的资本主义婚姻家庭法。在资产阶级看来,婚姻家庭关系,与其他民事法律关系一样,是民事契约关系。据此,婚姻家庭中的行为,诸如结婚、离婚、收养、非婚生子女的认领与准正等,都成为民事契约关系。民法作为调整一定范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非财产关系的法律部门,包含了婚姻家庭关系的调整内容。(3)社会主义国家的婚姻家庭法。婚姻家庭法在社会主义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曾经作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婚姻家庭法和回归民法组成部分的婚姻家庭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西方政治思想的历史沿革时间跨度。

    正确答案: 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二十世纪,共计两千多年的时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

    正确答案:
    (1)从原始社会到汉代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
    (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发展时期;
    (3)隋唐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成熟时期;
    (4)宋朝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大转变时期;
    (5)元朝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又一次发展时期;
    (6)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我国婚姻成立的历史沿革?


    参考答案:

    聘娶婚是在我国通行了几千年的主要婚姻形式。聘娶婚指男方以向女方家庭交付聘金、彩礼作为结婚条件的婚姻形式。尽管历经各个朝代,程序会有繁简的变通,但聘娶婚的基本内容和程序始终不变,其本质上仍是一种变相的买卖婚姻。聘娶婚始于伏羲,而大备于周,西周始创的“六礼”规定了完备的结婚程序,到了汉、唐还以法律形式加以确认。


  • 第14题:

    试述离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正确答案: 1、禁止离婚主义,渊源于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的宗教法规。
    2、许可离婚主义。专权离婚主义是指男子享有圈套的离婚权,妇女或者没有离婚权或者受到极为严格的限制。我国封建社会中的“七出”。限制离婚主义,当事人主观上并无过错,这种立法主义衩称为“目的主义”,在离婚立法史上开“无责离婚主义”的先河。自由离婚主义,是彻底的“无责离婚主义”。

  • 第15题:

    简述日耳曼法的历史沿革。


    正确答案: 日耳曼法是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后建立国家的过程中由习惯发展而成的。

  • 第16题:

    简述民法的历史沿革


    正确答案: 民法是随着商品经济关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民法的历史沿革可以分为古代民法、近代民法和现代民法三个阶段。1古代民法是指简单商品生产者即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民法。古代社会民法的典型代表为罗马法。2近代民法是指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而产生的反映自由基本主义社会生活条件的民法。近代民法以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3现代民法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以来的民法。资本主义现代民法可以说是始于1897年公布、1900年生效的《德国民法典》。1955年列宁亲自主持制定的《苏俄民法典》就是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民法典。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1930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制定的民法典。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日耳曼法的历史沿革。

    正确答案: 日耳曼法是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后建立国家的过程中由习惯发展而成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试述离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正确答案: 1、禁止离婚主义,渊源于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的宗教法规。
    2、许可离婚主义。专权离婚主义是指男子享有圈套的离婚权,妇女或者没有离婚权或者受到极为严格的限制。我国封建社会中的“七出”。限制离婚主义,当事人主观上并无过错,这种立法主义衩称为“目的主义”,在离婚立法史上开“无责离婚主义”的先河。自由离婚主义,是彻底的“无责离婚主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古代的离婚制度。

    正确答案: 我国古代社会是世俗社会,实行许可离婚的制度;同时,我国古代社会又是宗法社会,实行专权离婚和限制离婚的制度。反映在离婚方式上,以“出妻”为主,以“义绝”、“和离”和一定条件下的“呈诉离婚”为补充。出妻,即男子强制休妻,是中国古代社会最主要的离婚方式。中国古代的“礼”和“法”为男子休妻规定了七种理由,即所谓“七出”。和离又称“两愿离”,是我国封建社会一种允许夫妻通过协议离异的法律制度,大多是一种协议休妻或“放妻”,往往成为男方之家为掩盖“出妻”原因,以避免“家丑外扬”而采取的一种变通形式。义绝是一种刑事案件附带的民事法律后果。如果夫妻之间、夫妻一方与他方的一定亲属间或者双方的一定亲属间发生了法律所指明的相互侵害等犯罪事件,在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同时,夫妻关系也必须解除。呈诉离婚,即发生特定事由时由官司处断的离婚。依封建法律规定,男女双方均可呈诉要求解除婚姻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民法的历史沿革

    正确答案: 民法是随着商品经济关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民法的历史沿革可以分为古代民法、近代民法和现代民法三个阶段。1古代民法是指简单商品生产者即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民法。古代社会民法的典型代表为罗马法。2近代民法是指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而产生的反映自由基本主义社会生活条件的民法。近代民法以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3现代民法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以来的民法。资本主义现代民法可以说是始于1897年公布、1900年生效的《德国民法典》。1955年列宁亲自主持制定的《苏俄民法典》就是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民法典。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1930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制定的民法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

    正确答案: 起源:1601,伊丽莎白济贫法。或1883,德国,疾病保险法。
    正式出现:1935年,美国,以老年保险和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法,标志全球范围社会保障制度的兴起。
    里程碑:1942年,贝弗里奇,英国,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系统的规范了整个的社会保障体系,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反思的新时期:1979年,英国保守党上台,对高福利保障制度改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历史沿革

    正确答案: 1、1994年2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于1994年4月1日开始实施,同时废止了1985年4月2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特区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管理条例》和1990年9月7日国务院颁布的《上海外资金融机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统一了我国不同特区原有的不同外资银行监管标准。该条例适用于外资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以及外国银行分行,还适用于外资在中国境内单独设立或者合资设立的财务公司;
    2、2001年底,为履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国务院重新修订公布了《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并于2002年2月1日起施行,中国人民银行对该条例的实施细则也进行了相应修订。2003年,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职能从中国人民银行转移到中国银监会后,银监会再次对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贯彻风险监管和审慎监管精神,同时与中资银行有关管理规定开始衔接;
    3、2006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周年的日子,也是国内金融业5年过渡期保护的结束,按照入世承诺,我国需要解除对外资银行从事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与客户限制,国务院于2006年11月11日公布了新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并于12月11日正式施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正确答案: 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证据法律制度;新中国的证据法律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什么叫结婚?简述结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正确答案: 结婚和结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1)结婚是男女双方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结为夫妻的法律行为。行为的主体是没有配偶的男女,行为的目的是建立婚姻关系,行为必须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采用的是狭义的结婚概念,不包括订婚在内。
    (2)结婚制度的历史沿革:从历史上说,结婚制度经过多次的变化,从结婚方式看,基本有四种:掠夺婚、有偿婚、聘娶婚、共诺婚。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