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性试题
主观性试题
数学测验分数或等级
百分制
第1题:
保育员在做记录时应该描述儿童的行为表现,而不是()。
A.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
B.描述全班儿童的活动情况
C.记录教师的教育情况
D.解释儿童的行为表现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数学障碍学生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数学学习上,数学障碍学生的问题解决缺陷是由于基本语言技能缺陷所导致的,计算技能不良是数学障碍中常见的表现,数学障碍学生不存在()障碍。
第6题:
保育员在做记录时应该描述儿童的行为表现,而不是()。
第7题:
顺应是学生在学习中()原有认知结构而建立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
第8题:
()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学习态度、行为表现与合作精神,如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在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自信心、情绪和意志表现、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交往与合作等。
第9题: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哪三个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一般包括哪三个环节?影响数学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为迁移而教应注意哪些教学原则?怎样帮助学生形成与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第10题:
体育学习评价不但要了解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的最终结果,统一的学习目标实现的程度,还要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
第11题:
数学
语文
美术
体育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以下有关数学障碍的描述,错误的是()。
第17题:
体育教师可从学生在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中的行为表现上观察和推测出他们体育学习动机。
第18题:
数学实验要力求让学生享受完整学习过程,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19题:
()表明的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行为表现,而不是解释表现的原因。
第20题:
简述学生数学学习考评的目的,小学数学学习考评的内容有哪些?考评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有哪些?
第21题:
数学史不仅仅可以通过数学家的成功经验来激发学生兴趣,也能通过揭示数学家的谬误而引导学生学习。
第22题:
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
描述全班儿童的活动情况
记录教师的教育情况
解释儿童的行为表现
第23题:
行为表现
言语表现
思维活动
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