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效应
新近效应
晕轮效应
定型
第1题:
为了鼓励孩子在学校取得好成绩,许多家长这样教育孩子:“在学校里从来都是以学习成绩论优劣。你要么成绩好,要么成绩差。在老师的眼里,你要么是好学生,要么是差学生。由于所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老师眼里都是好学生,所以每个学习差的学生在老师眼里都是差学生。”
为使家长的论证成立,以下假设必须成立的一项是()
A.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不是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指标
B.老师具有区分好学生和差学生的能力
C.在老师眼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未必是好学生
D.在老师眼里,好学生就是学习成绩好
第2题:
某班统计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平均成绩是84.1分。后来发现小华的成绩是96分,被错记为69分,重新计算后平均成绩为84.7分,那么这个班有()名学生
A.41
B.43
C.45
D.47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学生化学成绩考核的方式方法有()。
第6题:
诊断性评价是指()。
第7题:
总结性考核是在学期、学年()给学生体育课成绩的()。
第8题:
在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中,一些老师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依然是按照应试教育的模式,在学期末的时候采取成绩测试,这样造成了一些身体先天素质不太好的学生即使平时努力也不容易获得高分,而一些身体先天素质好的学生尽管平时上课不好好学也可以轻松获得高分。这种现象显然是不合理的,应该通过改变评价体系予以转变。问题: (1)你认为科学的体育学习评价应该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2)如何通过合理的学习评定形式促进体育学习评价的公平?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第11题:
教学评价是在学期末对教师的教学成果作出的考核
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可以依据教学评价结果调整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进行评估,为了筛选出优秀的学生
第12题:
甲组比乙组的成绩稳定
乙组比甲组的成绩稳定
甲、乙两组的成绩一样稳定
无法确定
第13题:
某校规定:学生的平时作业、期中练习、期末考试三项成绩分数按40%,20%,4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小亮的平时作业、期中练习、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依次为90分、92分、85分,小亮这学期的数学总评成绩是多少?
小亮的数学总评成绩为90×40%+92×20%+85×40%=88.4分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在学习成绩评定的形式上《标准》建议,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只有教师参与。
第17题:
学生申请免修考试,应在学期开学初提交免修申请,经院系审核批准后,方可参加免修考试。免修考试成绩在()分以上者,给予应得学分,并在学期末按免修考试实得成绩记载。
第18题:
一些学期初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尽管在学期中或学期末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教师对其评价还是不如一开始成绩就很好的好学生,这是因为印象形成中的()偏见造成的?
第19题:
现在学生看重学习成绩,并且教师的工资、绩效也与学生成绩挂钩,你怎么看?
第20题:
22
25
30
31
第21题:
只有小明一人获得了“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只有成绩加权分数超过80分,才能获得“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成绩加权分数超过80分的学生中,有,有人获得了“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小亮的学习成绩不如小明,小亮获得了“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第22题:
优先效应
新近效应
晕轮效应
定型
第23题:
第24题:
优先效应
新近效应
晕轮效应
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