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学生笔顺不重要不必在意
批评该学生打扰正常上课秩序
不予理睬,继续上课
承认错误,让学生上台进行演示
第1题:
王老师教学生学习认字,当教到“天”字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他开始引导学生“你头顶上是什么?”,学生想了想:“头发””。老师:“头发上面是什么呢”学生:“屋顶”。老师:“屋顶上面是什么呢”,学生:“瓦片”。老师有点着急:“你们好好看看,上面到底还有什么?”学生低语:“还有,还有小鸟在飞。”请运用所学教学原则分析王老师的做法。
第2题:
张、王、李三位老师分别在小学教劳动、数学、自然、手工、语文、思想品德,且每位老师教两门课。自然老师和劳动老师住同一个宿舍,张老师最年轻,劳动老师和李老师爱打篮球,数学老师比手工老师岁数大,比王老师岁数小,三人中最大的老师住得比其他两位老师远。
由此则可以推断出:( )
A.张老师教:语文、劳动;王老师教:手工、思想品德;李老师教:数学、自然
B O张老师教:手工、自然;王老师教:语文、思想品德;李老师教:数学、劳动
C.张老师教:手工、劳动;王老师教:语文、思想品德;李老师教:数学、自然
D.张老师教:手工、思想品德;王老师教:语文、劳动;李老师教:数学、自然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上课铃响了,王老师拿着课本轻快地走上讲台,开始上课。当课上到十分钟左右时,两位学生突然打了起来。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王老师只好将课停下来,要求他们到外面去打。两位学生收起了“手”,改用“口”。开始互相辱骂对方。王老师说自己是科任老师,此类事情请他们找班主任解决。 那个似乎受了委屈的学生对王老师的话不以为然,出口说道:“你这是什么老师?”这下王老师生气了,喝道:“给我出去!”可是学生就是不动,王老师便动手去拉学生,学生死死地拉着课桌,坚决不出去。王老师非常愤怒,说:“好,你不出去我就不上课!”于是,双方进一步僵持起来。 思考: (1)你如何看待王老师和两位学生的言行? (2)假如你是班主任.你将如何处理此事?
第6题:
下列情境中,属于内在是()。
第7题:
王老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 王老师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第8题:
王老师在欧洲一所孔子学院做汉语教师。根据学校的妥排,王老师需要亘独开一门汉字课,辅助学汉语的中学生学习初级汉语教材中的汉字。她手头筑材料除了教材外,还有《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和一本专门介绍汉字二识的专著。王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应该最先做什么?()
第9题:
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权利
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义务
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
没有落实教育教学的任务
第10题:
第11题:
承诺课后查字典
当场用手机查询
立即向学生请教
借打印不清掩饰
第12题:
替小虎将苹果涂上其他颜色
告诉小虎苹果的颜色,并要求小虎重新画
耐心地询问小虎为什么将苹果画成黑色
批评小虎观察得不仔细
第13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的教育理论回答问题。 上课铃响了,王老师拿着课本轻快地走上讲台,开始上课。当课上到十分钟左右时,两位学生突然打了起来。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王老师只好将课停下来,要求他们到外面去打。两位学生收起了“手”改用“口”,开始互相辱骂对方。王老师说自己是科任老师,此类事情请他们找班主任解决。那个似乎受了委屈的学生对王老师的话不以为然,出口说道:“你这是什么老师?”这下王老师生气了,喝道:“给我出去!”可是学生就是不动,王老师便动手去拉学生,学生死死地拉着课桌,坚决不出去。王老师非常愤怒,说:“好,你不出去我就不上课!”于是,双方进一步僵持起来。 问题: 你如何看待王老师和两位学生的言行?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每当学生拿做不出的题目问王老师时,王老师先批评学生上课没专心听讲,然后叫学生去问同学;而李老师则会放下手边的事,耐心而仔细地给学生进行指导。王老师与李老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
第18题:
以下王老师使用教学媒体恰当的是:()
第19题:
王老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搜集评价学生的信息,以供期末综合测评时参考,下列评价方法使用不当的是()。
第20题:
第21题:
替珠珠将桃子涂上其他颜色
要求珠珠重新画
耐心询问珠珠的想法
批评珠珠观察得不仔细
第22题:
王老师的做法兢兢业业,值得称许
王老师的做法是好的,毕竟是为大家的升学做准备
王老师的做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王老师的做法强调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第23题:
恰当,制定了校规就应该严格执行
恰当,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就要批评
不恰当,应该听小刚解释清楚再处理
不恰当,应该杀一百在教室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