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1.这一观点反映的是()课程理论。 2.制订教学计划首先考虑的问题是()。 3.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主张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4.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5.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
第4题:
潜在课程并不是真正的课程。
第5题:
对于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
第6题:
在实际生活中,人和社会真正需要的不是包装本身,而是包装的()。
第7题:
说儿童诗“不是儿歌,而是儿童诗”的是现代文学大师是()
第8题:
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
第9题:
态度不同于本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在社会活动中习得的。
第10题:
大数据所带来的思维变革不包括()
第11题:
科学
文学
历史
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按照任务中心理论的观点,一个学生之所以成绩差不是因为他没有能力,而是他暂时没有真正发挥出潜能。()
第16题:
美的判断不是感官刺激引起的,而是对对象本身的形式做了判断,因判断而生愉悦。这一观点出自()。
第17题:
从商业观点来看,可以说CfR合同的目的不是货物本身,而是与货物有关的单据的买卖。()
第18题:
知识不是简单的由教师自然传递给学生,而是需要学习者主动的建造到自己的脑海里,学生不是"得到"想法,而是"产生"想法。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个派别的观点()
第19题:
认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地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地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的观点。
第20题:
结构主义课程的特征是课程框架不是具体的知识,也不是儿童活动中的(),而是处于学科核心地位的()。
第21题:
杜威认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是()
第22题:
黑格尔
康德
拉康
叔本华
第23题:
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课程
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
活动课程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裴斯泰洛奇的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和福禄贝尔的儿童自动发展的思想
代表人物是杜威,他主张课程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化,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提出“从做中学”,让儿童通过主动活动去获得经验
活动课程能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与儿童的生活相贴近,但不容易使儿童掌握系统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