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
黛玉
晴雯
探春
第1题:
我怎样相信对这个职位你是的人选呢?
第2题:
“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那三千两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这话是谁说的?要三千两银子办什么事?结果如何?
第3题:
“我吃饱了饭”可以说“我吃了饭,我饱了”,但“我吃光了饭”却不能说成“我吃了饭,我光了”,原因是“饱”和“光”的()。
第4题:
房东
公司秘书
接受采访的人
要买房子的人
第5题:
医院
商店
学校
银行
第6题:
第7题:
商店
医院
北京
第8题:
你何必不生气呢
你何必生气呢
何苦你生气呢
你何况生气呢
第9题:
语义指向不同
语义角色不同
句子成分不同
句子结构不同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不胖
很热情
口渴了
第13题:
下列各段议论是否违反了逻辑思维规律的要求?为什么?甲说:“我明年一定能考上研究生。”乙说:“你这话不对。”甲说:“你竟然认为我明年不可能考上研究生?”乙说:“你这话也不对。”甲说:“你的话不合逻辑。”乙说:“你的话才不合逻辑呢在甲、乙两人的对话中,究竟谁自勺话不合逻辑?
第14题:
某小学同备课组的老师,既是合作者、朋友,又是竞争的对手、敌人。平时嘻嘻哈哈,海阔天空,一旦到了月考,立马就成了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这种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中的()的要求。
第15题:
下列语句中的“了”不属于动态助词的是()
第16题:
拉肚子
感冒了
吃了不干净的东西
减肥药吃多了
第17题:
第18题:
买了很多
在桌子上
我不想吃
我吃得完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第23题:
严谨治学
依法执教
爱岗敬业
团结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