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第3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的总目标共有十项,后五项侧重()维度。
第4题:
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
第5题:
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第6题:
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教师对其重要内容进行了回忆总结,其中总结错误的一项是()。
第7题:
课程目标提供了不习方向和学习过程各阶段要过到的标准。记信、了解、熟悉、掌握等,属于()
第8题: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
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更高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发展和个性发展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学生书写技能的掌握
重视书写的美观
达到一定的书写速度
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来阐明语文课程目标的。
第15题:
[蒙古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第()条规定:培植热爱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步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第16题:
在写字方面的要求是()。
第17题: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
第18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这一能力发展要求侧重达成的课程目标是()。
第19题:
提倡“婴儿化学习”,是要求()。
第20题:
第21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学习习惯的养成
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拥有健康的身体
第22题: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语文课程应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但不可跨学科学习
第23题: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