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微表情识别读脸读心是一本应用技术类课程。
第4题: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第5题: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第6题:
著名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这体现了()
第7题:
“卖火柴”历险记①读一本好书,就像品一杯好茶;读一本好书,就像多一点经验;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位益友;书,离不开人类;书,离不开地球。然而,一个感动人心的故事,就起了我的“读书相册”。②记得我那时才上一年级,小小的我非常喜欢读书,每次上街,不论多晚,我总是吵着妈妈给我买书。那时,我十分迷恋安徒生爷爷写的童话,走到哪里都要带着《安徒生童话》这本书。晚上睡觉时,爸爸妈妈给我念《丑小鸭》;闲暇时,我自己看《海的女儿》;表姐来时,我让她给我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老爷爷的童话在我家有着绝无伦比的地位。③有一天,我正在读书,想起了那个在风雪交加的夜晚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想:故事中的小女孩卖火柴很困难,那换作是我,卖火柴会不会也会很困难呢?于是,我戴上了一顶很破的帽子,穿着爸爸的大拖鞋,背着有漏洞的小包,手里拿着一盒火柴。当我正准备出发去卖我的火柴时,突然想起一件事,光秃秃的火柴是怎么点燃的呢?百般思考下,我义无反顾地拿起了打火机。④我带着准备好的东西,在客厅里一边装作坚难的走路,一边用颤抖的声音说:“谁来买火柴啊?上好的火柴啊,谁来买啊?”正在厨房做饭的妈妈听见了呼唤声,出来问道:“小琳,你又搞什么鬼啊?”“妈,不,太太,您来买根火柴吗?这可是上好的火柴啊!”我见妈妈犹豫不绝就接着说:“您不信啊,我可以当面点给您看!”说着,我刚要把打火机凑近火柴面前,妈妈见状,急忙说:“我买我买,你千万别点燃了!”就这样,我卖出了第一根火柴。⑤当爸爸回家时,我又给爸爸卖火柴,好像妈妈跟爸爸说过似的,爸爸“买”了我的火柴。就这样,我的火柴很快地卖光了。到吃晚饭时,爸爸和妈妈对我说:“演习虽好,可也不要戏弄别人。”就这样,一场“卖火柴历险记”告一段落……⑥安徒生老爷爷的童话是那样真实感人、深受启发,我想,未来的某天,我依旧会永远记住“卖火柴历险记”,永远记住安徒生老爷爷带给我的欢乐时光。 问题:1.在④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第⑥段中有一个病句,找出并改正。2.点评这篇习作的优点。
第8题:
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时是深远持久的
文化在有些时候对人是没有影响的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人们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是积极主动的
第9题:
随着你心智的成长,头脑的充实,理解力的增进,书会越读越薄
“好书不厌百回读”,真正的好书是永远也读不完的
第10题:
②⑥⑤④①③
③⑥②①④⑤
④③①⑥②⑤
⑤③④⑥①②
第11题:
只有一本
要读一辈子
只有目录
多得读不完
第12题:
想帮助出版商
为了表示礼貌
这本书卖得不错
这本书让他很受启发
第13题:
第14题:
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我们要有选择地读书,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更多的好书。我们可以通过读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人物传记、科普类书籍等,感悟人生道理,了解领袖、爱国先贤、科学家等人物的高尚情操和执著追求,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这主要说明了()
A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时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在有些时候对人是没有影响的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人们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是积极主动的
第15题: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第16题:
孔子为了什么“三月不知肉味”()
第17题: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高尚的人谈话”这句话表明()
第18题: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向善,懂得做人的道理;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使人胸襟开阔,豁达大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上述材料旨在说明()。
第19题:
孔子由于()而"三月不知肉味"。
第20题:
读到一本好书
听到一段好乐曲
看到一篇好书法
看一场好戏
第21题:
随着你心智的成长,头脑的充实,理解力的增进,书会越读越薄
“好书不厌百回读”,真正的好书是永远也读不完的
对不同的读者来说,有特殊价值的书应该有是差别的
作者认为读书的最高层次是在阅读时完全掌握了所阅读书籍的精髓
第22题:
感到
想法
觉得
心想
第23题:
读到一本好书
听到一段好乐曲
看到一篇好书法
看一场好戏
第24题:
读到一本好书
听到一段好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