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串级控制系统中对进入其中的干扰有较强的克服力的是()
A、主控制器
B、副控制器
C、主回路
第2题:
怎样确定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第3题:
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变量控制质量要求高、副变量要求不高时,主、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应分别选择();()。
第4题:
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变量应如何选择?
第5题:
串级调节系统的主调节器应采用()调节规律以实现主参数的无差调节。
第6题:
下面关于串级控制系统副变量的描述错误的是()。
第7题:
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回路的控制器包括()
第8题:
在串级控制系统中,只要()控制器有积分规律,主变量就可以保证没有余差。
第9题:
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为主变量表征其特性的工艺生产设备
第10题:
副对象
副变量
副控制器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第13题:
下面关于串级控制系统副变量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在主变量确定后,选择的副变量应与主变量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B.在串级系统中,副变量的变化应尽量不影响主变量的变化
C.选择与主变量有一定关系的某一中间变量作为副变量
第14题:
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为副变量表征其特性的工艺生产设备是()。
第15题:
串级控制系统中,副控制器通常采用PI控制规律。
第16题:
串级控制系统对副变量的要求不严,在控制过程中,副变量是不断跟随主控制器的输出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副控制器一般采用()控制规律;必要时引入适当的()作用。
第17题:
串级控制系统对副变量的要求不严,在控制过程中,副变量是不断跟随主控制器的输出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副控制器一般采用比例控制规律;必要时可引入适当的积分作用。
第18题:
串级控制系统的目的在于提高主变量的控制质量,为实现这一目的需要设置()。
第19题:
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设定值的类型分别为()
第20题:
串级控制系统的目的是高精度地稳定主变量,对主变量要求较高,一般不允许有余差,所以主控制器一般选择P控制规律。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串级均匀控制系统只稳定主变量,对副变量没要求。
串级均匀控制系统的主.副变量都比较平稳,在允许范围内变化。
串级均匀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可按4:1 衰减法整定。
串级均匀控制系统控制器的比例和积分作用都很强。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