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在"物质的分类"一节课中,首先让学生对自己之前所学过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让学生在分类过程中,自己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再对问题进行讲解,以便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疑问所在。最后通过树状图的形式,将所学知识点进行展示,以便学生更好的记忆和理解。最后让学生自己将课堂开始的分类进行更正,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在这节课的设置中,体现了以下哪个过程?()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的学习活动。
第6题:
研究性学习是以()为基本目标的。
第7题:
“图形的密铺”一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研究过程中主动()。注意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第8题:
问题情境就是()。
第9题:
如果没有(),教师就不可能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眼光,教师的行动研究也就无法启动。
第10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第11题:
调查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观察问题、发现问题
观察问题、调查问题、分析问题
调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12题:
教师备课
教师学习
教师说课
教师上课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主张由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称为()。
第17题:
有研究者对8个班的语文课和数学课上师生交流时间进行观察统计,把所有观察的28个班的课分为四类: (1)演讲型的课,这类课一半以上的时间是教师在讲,学生听,师生联系的方法是教师与全班交流,单向传授,即很少有师生的问题。也缺乏学生之间的讨论,课堂活动仅限于学生被动的听讲、理解与接受。这类课占了25%。 (2)演讲—对话型的课,这类课上教师不仅对全班讲授,而且还注意提问个别学生。这两种活动各占上课时间的40%以上,共占上课时间的80%以上,这两种活动方式,对全班绝大部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来说,都是被动地听教师讲、教师问和个别学生答。这类课占了这次调查的40%。 (3)对话型的课,这类课上师生交流方式主要是教师问,一位学生答,教师再问,再一位学生答或补充,这种问答活动占一节课一半以上时间。对全班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上课就是听,自己表达的时间很少。这类课占调查的14.3%。 (4)混合型的课,这类课上师生交流方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一学生答,一学生领读、全班跟读等方式。这类混合型的课,绝大多数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仍是被动地听、接受和理解别人的表述。这类课占调查课的10.7%。 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第18题:
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实施新数学教学评价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19题:
发现教学法,又称问题法或探索式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回答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第20题: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应知识的学习是()
第21题:
在课堂中。教师在学生学习完后,让学生自己验证结论是否正确。这是()。
第22题:
新授课
复习课
测验课
练习课
第23题:
学生能否自己发现问题
学生能否自己提出问题
有让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有问题摆在学生面前
第24题:
机械学习
有意义学习
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