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是指事物存在的一种和谐有序的平衡状态。
第1题:
健康人格是一种整体性的人格,对健康人格来说,人的诸种心理本能(感性和理性)处于种()的状态。
A和谐
B平衡
C和谐平衡
D不稳定
第2题:
心理健康的三个标志是()。
第3题:
协调是指协调主体为了()而采取的说服过程。
第4题:
和而不同是指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构成的一种和谐稳定的状态。
第5题:
()是指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状态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稳定的有序结构。
第6题:
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联的人、群体或组织之间在目标、认知、情感等方面存在的()状态。
第7题:
在唯物辩证法上,和谐就是指()。
第8题:
如果三种关系都是否定的,或两种肯定,一种否定,则存在平衡状态
如果三种关系都是肯定的,或两种否定,一种肯定,则存在平衡状态
如果三种关系中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
如果三种关系中两种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
第9题:
和谐
不和谐
协调
矛盾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建立公平、互惠、沟通的和谐社会
建立平等、互利、协调的和谐社会
建立有序、沟通、协调的和谐社会
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
第12题:
事物之间不存在矛盾
事物之间的矛盾没有斗争性
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
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
第13题:
色彩调和是指色彩之间有秩序、协调、()地组织在一起的关系。
第14题:
良好的心理状态具有()标志。
第15题:
人水和谐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是指人与水处于一种()融洽的状态。一个和谐的状态,必须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第16题:
平衡是指物体或系统的一种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在不同的科学领域涵义也不同,在设计中是指具有()感觉。
第17题: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第18题:
我们可以称任何一种有序的事物是美的。
第19题:
协调是指事物存在的一种和谐有序的平衡状态。
第20题:
和谐
平衡
和谐平衡
不稳定
第21题:
稳定、静止
平均
平面
水平
第22题:
调和意见冲突
平衡利关系
实现和谐共处
以上都是
第23题:
优美
整齐
和谐
对称
第24题:
耗散结构
松散结构
熵增加
熵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