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服务对象作为“物”,而非当成“人”看待,属于哪一种职业倦怠?()
第1题:
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有效的身心资源过度透支,做事情没有兴趣和激情,属于哪一种职业倦怠?()
第2题:
职业倦怠的内涵主要包括()
第3题:
职业倦怠的核心纬度是()
第4题:
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就是职业倦怠。
第5题:
()不是教师职业倦怠的常见表现。
第6题:
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是()
第7题:
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表现出来的特点有()
第8题:
思维定势
情绪衰竭
去人格化
低个人成就感
第9题:
情感耗竭
低成就感
没有自信
失去动力
工作怠慢
第10题:
情感衰竭
人格解体
成就感丧失
人格塑造
第11题:
情感衰竭
角色冲突
去人格化
乐观
成就感降低
第12题:
情感耗竭
成就感降低
失去兴趣
去人格化
第13题:
Maslach提出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是()。
第14题:
教师职业倦怠的构成指标包括()
第15题:
工作倦怠的维度包括()。
第16题:
张老师这段时间对工作失去了热情,觉得工作没意思,同时总是感觉很疲劳,工作效率不高,那么张老师目前的状态属于职业倦怠()方面的表现。
第17题:
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第18题:
职业倦怠与正能量激发提到的职业倦怠感的典型表现有()。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去人格化
无力感
情感衰竭
低个人成就感
第21题:
非人格化
情感衰竭
低个人成就感
身体疲倦而非心理疲乏
社交恐惧
第22题:
去人格化
情感耗竭
成就感降低
失去兴趣
第23题:
情感衰竭
去人格化
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
极度压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