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最重要的3个决议分别是()。A、《名古屋议定书》B、未来十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规划C、资金机制D、《生物多样性公约》

题目

201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最重要的3个决议分别是()。

  • A、《名古屋议定书》
  • B、未来十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规划
  • C、资金机制
  • D、《生物多样性公约》

相似考题
更多“201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最重要的3个决议分别是()。A、《名古屋议定书》B、未来十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规划C、资金机制D、《生物多样性公约》”相关问题
  • 第1题:

    “南极条约体系”包括()

    • A、《养护南极海豹公约》
    • B、《养护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公约》
    • C、《管制南极矿产资源的公约》
    • D、《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
    • E、《养护南极生物多样性公约》

    正确答案:A,B,C,D

  • 第2题: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标包括()。

    • A、保护生物多样性
    • B、可持续发展
    • C、公平合理地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
    • D、平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费用

    正确答案:A,B,C

  • 第3题:

    2002年4月在海牙第六次《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惠益公正、公平分享的()。

    • A、生物安全议定书
    • B、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约定
    • C、波恩准则
    • D、海牙公约

    正确答案:C

  • 第4题: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都有哪些履约义务?


    正确答案: 《生物多样性公约》为缔约方或利益相关者设定了明确的履约义务和责任,公约明确指出,为了实现设定的目标,主要责任在缔约方自己。公约规定,政府需要通过制定指导私营企业、土地所有者、渔民和农牧民利用自然资源的法规、保护国有陆地和水域生物多样性等措施发挥主导作用。公约还规定,缔约方政府具有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义务,政府必须制定国家的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并将这些战略和计划纳入到更广泛的国家环境和发展规划中。其他履约义务包括:
    识别和监测需要保护的重要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
    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同时促进保护区以有利于改善环境的方式发展;
    与当地居民合作,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促进受威胁物种的恢复;
    在当地居民和社区的参与下,尊重、保护和维持有关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的传统知识;
    防止引进威胁生态系统、栖息地和当地物种的外来物种,对已经引进并造成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则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消除;
    控制由现代生物技术改变的生物体引起的风险;
    促进公众的参与,尤其是在评价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开发项目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面;
    开展公众教育,提高公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必要性的认识;
    报告缔约方如何实现生物多样性的目标。

  • 第5题:

    《生物多样性公约》采用什么样的履约机制?


    正确答案: 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与行动计划
    《生物多样性公约》要求每个缔约方编制自己国家或组织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战略、计划和纲领,并要求体现公约的要求。公约还要求缔约方将公约的目标纳入国内或组织内各部门的规划、纲领和政策中去。实际上,国家战略已经成为每一缔约方履行公约义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战略和行动计划还应包括国家对实现公约三大目标方面的建议。为了增加有效性,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或行动计划应在“目标、行动和相关利益方的识别、时间安排、监督和实施手段”等问题上做出明确的阐述。同时明确实施过程中的障碍,如能力、资金、技术、法律、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约因素。虽然大部分缔约方都制定了各自的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却只有很少能够做到把上述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并纳入到部门的政策和纲领中去。
    国家报告
    按照《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要求,缔约方有义务定期向缔约方大会提交关于公约实施进展情况的国家报告。缔约方通常每隔几年就要提交一次报告。国家报告是一个用来评估本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实施情况的重要工具,也是各国政府汇报其成果的绝好机会。报告同时为缔约方提供了一个机会去检验他们自己政府是否将《生物多样性公约》付诸行动。国家报告会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网站上发布。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资金机制–全球环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GEF)
    《生物多样性公约》承认履行公约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此,公约和GEF建立了密切的联系。GEF成立于1991年,是一个旨在通过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等国际公约的实施,支持全球环境保护和促进环境友好型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试验性机制。GEF原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第39条下临时资金管理的一个部分,在1996年在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为公约所采纳,GEF从此成为直接对《生物多样性公约》负责的唯一的多边机构。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与GEF理事会之间的谅解备忘录为双方关系及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提供了法律依据。二者的关系反映在5个方面:提供指南、GEF的报告、监测与评估、资金需求的确定、秘书处间的协作。
    过去,生物多样性项目占GEF投资比例最大,GEF运行以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项目占了GEF所有项目的近50%。在资金使用的政策、战略、优先项目及标准方面,GEF接受《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的指导。目前,GEF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的业务规划(OP)包括:
    OP1:干旱和半干旱生态系统;
    OP2:海岸、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
    OP3:森林生态系统;
    OP4:山地生态系统;
    OP13: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农业至关重要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信息交换所机制(Clearing-House Mechanism–CHM)
    信息交换所一词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借用的金融术语,用来专指生物多样性信息交流与信息服务的机制。信息交换所机制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八条(技术和科学合作)第三款(缔约方会议应在第一次会议上确定如何设立信息交换所机制以促进科技合作)明确要求建立的。其目的是通过有效的生物多样性相关信息、技术和成功经验的交流与传播,促进科技合作,推动《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履约进程。历次缔约方大会都将其作为议题,并产生了相关的决议。到2015年4月为止,《生物多样性公约》的194个成员中,已有161个缔约方确定了信息交换所机制的国家联络点,157个建立了信息交换所机制邮箱,92个建立了信息交换所机制网站。信息交换所机制的主要任务包括:
    1)促进国家间的科技合作;
    2)建立关于交换和总结生物多样性信息的全球机制;
    3)建立必要的人员和技术网络。
    该机制的主要特征是
    1)缔约方视自身能力和情况而定;
    2)受需求驱动;
    3)提供信息获取的渠道;
    4)能够支持决策;
    5)在掌握专门知识和信息方面没有既得利益;
    6)使所有成员互惠。
    2010年,在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的第15号决议中,又提出了2011-2020年间的三个中心目标,作为CHM的新任务,即提供有效的全球信息服务,推动生物多样性2011-2020战略计划的实施、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与行动计划的实施,以及缔约方有效地加强本国生物多样性信息交换所机制的网络和服务功能。

  • 第6题:

    简述《生物多样性公约》中规定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正确答案:《生物多样性公约》中生物多样性被定义为“来自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生态综合体等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就包括了物种内、物种间和生态系统等多层次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同时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迫切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途径就是: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 第7题:

    单选题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规定,到2020年,陆地保护区面积占各缔约方国土面积的()。
    A

    14%

    B

    25%

    C

    10%

    D

    17%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都有哪些履约义务?

    正确答案: 《生物多样性公约》为缔约方或利益相关者设定了明确的履约义务和责任,公约明确指出,为了实现设定的目标,主要责任在缔约方自己。公约规定,政府需要通过制定指导私营企业、土地所有者、渔民和农牧民利用自然资源的法规、保护国有陆地和水域生物多样性等措施发挥主导作用。公约还规定,缔约方政府具有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义务,政府必须制定国家的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并将这些战略和计划纳入到更广泛的国家环境和发展规划中。其他履约义务包括:
    识别和监测需要保护的重要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
    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同时促进保护区以有利于改善环境的方式发展;
    与当地居民合作,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促进受威胁物种的恢复;
    在当地居民和社区的参与下,尊重、保护和维持有关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的传统知识;
    防止引进威胁生态系统、栖息地和当地物种的外来物种,对已经引进并造成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则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消除;
    控制由现代生物技术改变的生物体引起的风险;
    促进公众的参与,尤其是在评价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开发项目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面;
    开展公众教育,提高公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必要性的认识;
    报告缔约方如何实现生物多样性的目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生物多样性公约》中规定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正确答案: 《生物多样性公约》中生物多样性被定义为“来自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生态综合体等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就包括了物种内、物种间和生态系统等多层次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同时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迫切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途径就是: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2002年4月在海牙第六次《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惠益公正、公平分享的()。
    A

    生物安全议定书

    B

    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约定

    C

    波恩准则

    D

    海牙公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标包括()。
    A

    保护生物多样性

    B

    可持续发展

    C

    公平合理地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

    D

    平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费用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的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 缔约方大会的主要任务包括:
    1)对各种广泛的主题做出正式的“决议”;
    2)检查履行公约的进展;
    3)为缔约方确定新的优先领域和重点;
    4)制定工作计划
    缔约方大会还负责公约的修订,决定是否修改公约或增加附件条款,在其认为必要时可成立专门委员会或机制或各类专家工作组,以及审阅缔约方递交的履约进展报告并与其它组织和公约开展合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是第一个全球性综合保护生物资源的公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生物多样性公约》都有哪些缔约方?


    正确答案:自1993年12月2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以来,截止到2015年3月17日,全世界已经有194个缔约方

  • 第15题: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的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 缔约方大会的主要任务包括:
    1)对各种广泛的主题做出正式的“决议”;
    2)检查履行公约的进展;
    3)为缔约方确定新的优先领域和重点;
    4)制定工作计划
    缔约方大会还负责公约的修订,决定是否修改公约或增加附件条款,在其认为必要时可成立专门委员会或机制或各类专家工作组,以及审阅缔约方递交的履约进展报告并与其它组织和公约开展合作。

  • 第16题:

    《生物多样性公约》履行公约的义务有哪些?


    正确答案: 《生物多样性公约》为缔约方或利益相关者设定了明确的义务和责任,公约明确指出,为了实现公约设定的目标,主要责任在缔约方自己。
    公约规定,政府需要通过制定指导私营企业、土地所有者、渔民和农牧民利用自然资源的法规、在保护国有土地上和水域中的生物多样性等措施发挥主导作用。公约还规定,缔约方政府具有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义务,政府必须制定国家的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并将这些战略和计划纳入到更广泛的国家环境和发展规划中。其他履约义务包括:
    识别和监测需要保护的重要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
    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同时促进保护区以有利于改善环境的方式发展;
    与当地居民合作,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促进受威胁物种的恢复;
    在当地居民和社区的参与下,尊重、保护和维持有关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的传统知识;
    防止引进威胁生态系统、栖息地和物种的外来物种,对已经引进并造成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则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消除;
    控制由现代生物技术改变的生物体引起的风险;
    促进公众的参与,尤其是在评价那些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开发项目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面;
    开展公众教育,提高公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必要性的认识;
    报告缔约方如何实现生物多样性的目标。

  • 第17题:

    以下国际公约中,目的在于对全球所有生物加以保护的是()

    • A、《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公约》
    • B、《生物多样性公约》
    • C、《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
    • D、《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规定,到2020年,陆地保护区面积占各缔约方国土面积的()。

    • A、10%
    • B、14%
    • C、17%
    • D、25%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多选题
    《生物多样性公约》所指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
    A

    基因多样性

    B

    营养多样性

    C

    物种多样性

    D

    生态多样性

    E

    环境多样性


    正确答案: A,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根据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界定,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涵盖了()。 ①遗传多样性 ②生命形式多样性 ③生态系统多样性 ④景观多样性 ⑤生物物种多样性 ⑥生物群落多样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④⑤⑥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故参考答案选C。

  • 第21题:

    多选题
    “南极条约体系”包括()
    A

    《养护南极海豹公约》

    B

    《养护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公约》

    C

    《管制南极矿产资源的公约》

    D

    《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

    E

    《养护南极生物多样性公约》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以下国际公约中,目的在于对全球所有生物加以保护的是()
    A

    《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公约》

    B

    《生物多样性公约》

    C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

    D

    《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生物多样性公约》都有哪些缔约方?

    正确答案: 自1993年12月2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以来,截止到2015年3月17日,全世界已经有194个缔约方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