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部门在接到下级行或业务部门风险报告后,处理行为不当的是()。
第1题:
事件发生单位(部门)于风险事件发现后,在按相关制度办法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向有关事件管理部门进行报告和处理的同时,立即向上级风险管理部门作首次报告。
第2题:
风险事件责任单位在处理电子银行风险事件时,应及时将风险事件()通知其他相关责任单位,使各单位准确、完整地掌握风险事件处理的进展情况。
第3题:
准风险事件核查是指核查人员针对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筛选,经监测人员识别、判断、通知的存有风险疑点的准风险事件以及上级行()以其他方式通知核查的准风险事件进行核查落实、收集风险事件确认标准的过程。
第4题:
发现风险事件后,事件发生单位(部门)在按相关制度办法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向有关事件管理部门进行报告和处理的同时,须按本制度规定的内容、形式和路径立即向同级风险管理部门作首次报告。
第5题:
()是指依托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根据准风险事件和风险事件的性质、金额等确定风险等级,并进行分级核查、分级报告、分级负责和分级管理.
第6题:
风险等级评定是风险等级评定人员对各级核查岗的核查结果和()发送的直接确认类事件进行分析、判断,依据风险事件确认标准等因素,准确判定事件的性质,确认准风险事件的最终状态,评定相应风险等级的过程。
第7题:
风险状况
损失程度
诱因与控制措施
关键风险指标
资金规模
第8题:
事件原因
事件金额
事件进展
事件责任人处理情况
第9题:
分级核查
分级报告
分级负责
分级管理
第10题:
对操作风险事件报告内容进行必要的核查
对事件台帐中的事件分类、分级准确性进行把关
在5个工作日内将风险事件报送至上级风险管理部门审核
主动追踪核查事件进展情况
第11题:
本行高级管理层
同级风险管理部门
上级行处理该类事件的主管部门
上级行对口业务部门
第12题:
质检岗
监理岗
监测岗
系统管理岗
第13题:
根据总行风险报告制度办法,风险事件报告的报告主体报告对象是()。
第14题:
根据总行风险报告制度办法,风险检查报告的报告对象是()。
第15题:
达到总行风险事件报告标准的要逐次报告。若风险事件已有效化解或预期将有效化解的,也可在风险事件处理完毕后一次报告。
第16题:
风险分级管理是指根据准风险事件和风险事件的性质、金额等要素确定风险等级,并根据既定等级进行分级核查、分级报告、分级负责和分级管理。风险分级管理涉及以下哪几个层面?()
第17题:
()需进行一事一报,并视具体进展情况进行后续报告。在风险报告同时事发行应及时准备专题报告进行专题汇报,于风险报告次日起3个工作日内报送。
第18题:
对操作风险事件报告内容进行必要的核查
直接转报至上级行风险管理部
对事件台帐中的事件分类、分级准确性进行把关
要主动追踪核查事件进展情况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内控合规部门
运行管理部门
安全保卫部门
信息科技部门
第23题:
本行高级管理层
同级风险管理部门
上级行处理该类事件的主管部门
上级行对口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