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向乙传授了撬盗保险箱的方法,但乙未实施撬盗保险箱犯罪,甲的行为仍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
第1题:
甲在实施盗窃行为之前,请乙代为销赃。甲盗得财物后,乙如约销赃,获赃款2000元。甲、乙二人平分了赃款。乙的行为( )。
A 构成盗窃罪
B 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C 构成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应当数罪并罚
D 不构成犯罪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甲是某专业开锁公司培训师,专门向学员讲授技术开锁的方法,乙通过学习,多次利用所学的方法入室盗窃。甲的行为()。
第5题:
甲向乙传授了盗窃汽车的方法,乙虽学会此种犯罪方法,但一直未实施犯罪行为,则甲构成()。
第6题:
甲与乙是邻居,甲经常在乙面前讲实施盗窃很容易,并表示如果乙想学就将一些盗窃技术教给乙。乙因甲的多次鼓动决意实施盗窃,在向甲学习盗窃技术后,乙多次实施盗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7题:
甲向乙传授了盗窃汽车的方法,但乙并未学会此种犯罪方法,则甲构成()。
第8题:
关于传授犯罪方法罪,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第9题:
甲是某诈骗集团的“讲师”,其专门负责对新进成员进行诈骗业务培训,在甲的培训下,诈骗集团成员诈骗成功且数额较大,甲构成()。
第10题:
王某购买了多个不同型号的保险箱,在家中研究成功快速打开保险箱的方法,并将该方法记录在自己的本子上,后不小心被盗窃团伙成员发现并学会。王某的行为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
第11题:
某甲故意向某乙传授盗窃方法,某乙没有按某甲传授的方法去盗窃,甲的行为是:()
第12题:
犯罪既遂
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
犯罪预备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传授犯罪方法罪,是指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间接故意。
第16题:
韦某为了传授诈骗技巧伪造了多份国家机关证件,并利用伪造的证件向诈骗团伙成员传授诈骗技巧,韦某的行为构成()。
第17题:
甲向乙传授了盗窃、诈骗、抢夺技术,乙利用甲传授的犯罪方法多次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犯罪行为。甲构成()。
第18题:
2009年12月,甲教唆乙(1994年10月出生)与一名痴呆妇女强行发生性关系,甲在一旁观看取乐,但其本身并未与该痴呆妇女发生性关系。甲的行为()。
第19题:
甲在盗窃之前,请乙代为销赃。甲盗得财物后,乙如约销赃,获赃款2000元。甲.乙二人平分了赃款。乙的行为()。
第20题:
赵某向某盗窃团伙传授盗窃技能时,传授了部分内容后因有事离开,未能按计划传授全部盗窃技能,赵某不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
第21题:
李某多次向张某传授盗窃技能,张某一直未付诸实施,则李某的行为不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
第22题:
王某购买了多只不同型号的保险箱,在家中设计快速打开保险箱的方法,并将该方法记录在自己的本子上,后不小心被盗窃团伙成员发现并学会,王某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
第23题:
李某多次向张某传授盗窃技能,张某一直未付诸实施,则李某不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