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某晚潜入胡某家中盗窃价值一万多元的金项链时,被主人发现。陈某夺门而逃,胡某也没有再追赶。陈某就躲在胡某家墙根处的草垛里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村长高某路过时,发现陈某行踪诡秘,就对其盘问。陈某以为高某发现了自己昨晚的盗窃行为,就对高某进行打击,致其重伤。陈某构成盗窃罪、故意伤害罪,应数罪并罚。()

题目

陈某某晚潜入胡某家中盗窃价值一万多元的金项链时,被主人发现。陈某夺门而逃,胡某也没有再追赶。陈某就躲在胡某家墙根处的草垛里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村长高某路过时,发现陈某行踪诡秘,就对其盘问。陈某以为高某发现了自己昨晚的盗窃行为,就对高某进行打击,致其重伤。陈某构成盗窃罪、故意伤害罪,应数罪并罚。()


相似考题
更多“陈某某晚潜入胡某家中盗窃价值一万多元的金项链时,被主人发现。陈某”相关问题
  • 第1题:

    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某,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

    B.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

    C.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中止行为

    D.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


    正确答案:AD
    【考点】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司法认定
    【解析】盗窃商店柜台售货、小件商品的情况下,一般以行为人将财物在手中拿稳或放入衣兜、提包中或夹在腋下等为既遂,不以走出店堂为必要,即控制说。行为人实际控制该物即为既遂;而对于大件商品,则须以离开为既遂,即,失控说,店主失去对该物的控制。犯罪既遂以后,就不存在成立中止的可能,只能是返还原物的性质。

  • 第2题:

    陈某是李某之妻,某村农妇,未育,李某死亡时遗留给陈某3间房屋,后来陈某收养了一子陈某某,但不久陈某就中风瘫痪卧病在床,陈某某夫妻两个就开始虐待陈某,陈某不堪忍受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而服毒自杀。陈某某办完丧事后,遂独自占有了陈某的3问房子。 此时陈某某的表兄段某得知姑妈是被陈某某夫妇虐待而死就诉至法院要求判决将3间房子归其所有,理由是陈某某虽然是陈某的养子但是却未尽赡养义务,所以房屋不能由他继承,而自己是姑妈唯一的亲属,有权继承姑妈的遗产。则关于这3间房屋的归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归段某所有

    B.归陈某某所有

    C.收归集体所有

    D.收归国家所有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的是继承权的丧失和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的归属。首先,根据我国《继承法》第10条约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除此之外,其他人均非法定继承人。段某不是陈某的法定继承人,另外在陈某生前也未对陈某尽到主要的赡养义务,所以段某的要求是没有法律予以支持的。其次,陈某某虽然是陈某唯一的法定继承人,但是,其夫妇两个虐待养母致其自杀,依据我国《继承法》第1条第3项的规定,“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丧失继承权”,所以陈某某无权继承。第三,由于陈某没有其他继承人,所以陈某的3间房屋属于无人继承财产,按照《继承法》第32条的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陈某的遗产应当收归集体所有。

  • 第3题:

    陈某在商场金店发现柜台内放有一条重13克、价值2700元的纯金项链,与自己所戴的镀金项链样式相同。陈某以挑选金项链为名,乘售货员不注意,用自己的镀金项链调换了上述纯金项链。陈某的行为( )。

    A.构成盗窃罪

    B.构成诈骗罪

    C.构成诈骗罪与盗窃罪的想象竞合犯

    D.应将诈骗罪与盗窃罪二罪


    正确答案:A
    A【解析】陈某趁售货员不备,以镀金项链调换纯金项链的行为属于秘密窃取他人财物,应构成盗窃罪。由于陈某在调换过程中没有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意思表示,也没有使售货员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所以陈某不构成诈骗罪,更不能构成两罪的想象竞合犯或者同时构成两罪。

  • 第4题:

    某公安局预审科民警赵某在审理某卷烟厂女工陈某盗窃案时,对陈犯盗窃甲级香烟209条(价值16000元)的罪行,不追查,不取证,还将罪证材料销毁,掩护陈犯逃避惩罚。陈犯获释后,赵某以此要挟,将陈多次奸污。赵某的行为构成:

    A:强奸罪和徇私枉法罪
    B:徇私枉法罪
    C:包庇罪
    D:玩忽职守罪和强奸罪

    答案:A
    解析:
    赵某对陈某的盗窃行为不予追究构成徇私枉法罪,而其以此要挟陈某并与其发生性关系构成强奸罪。

  • 第5题:

    甲(15周岁)盗窃他人钱包,被陈某发现,为窝藏赃物而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陈某 并致陈某死亡,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抢劫罪 B.盗窃罪 C.故意伤害罪 D.故意杀人罪


    答案:C
    解析:
    《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第I款规定:“已满十四 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故意 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因此,C项 当选。

  • 第6题:

    陈二狗逛珠宝店,趁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60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正欲离开时,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某,便立即叫住他,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
    B.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
    C.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內属于预备行为
    D.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中止行为

    答案:A
    解析:
    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别是: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就是既遂。至于行为人是否最终达到了非法占有并任意处置该财物的目的,并不影响既遂的成立。本题中陈二狗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从柜台内拿出一枚价值60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此时戒指已在其控制之下,使珠宝店丧失了对于戒指的控制,符合盗窃罪的全部构成要件,成立盗窃既遂。陈某在被发现后迅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的行为是发生在盗窃犯罪既遂之后,因此不存在盗窃中止的情形,其将戒指扔回柜台只是属于被迫返还财物,而并不影响对其犯罪性质的认定。因此选择A项。

  • 第7题:

    2012年5月某日中午,某高校学生陈某发现放在宿舍内的一台宏基笔记本电脑被人窃走,便立即报警。民警赴现场后做好现场勘查和报案笔录,经过调查发现与其同住的钱某某(男,21岁,非本校学生)有作案嫌疑。经审查,钱某某对其趁陈某不备顺手牵羊窃走笔记本电脑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钱某某被刑事拘留。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A、钱某某构成盗窃罪
    • B、陈某留宿非本校学生,违反校规,给了钱某某可趁之机
    • C、钱某某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
    • D、钱某某违反了《刑法》

    正确答案:A,B,D

  • 第8题:

    陈某盗窃他人财物被公安机关查获,办案民警在调查中发现其15岁,对陈某应()。

    • A、免予处罚
    • B、从轻处罚
    • C、从轻或减轻处罚
    • D、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C

  • 第9题:

    某晚,付某潜入陈某家中行窃,被发现后携所窃赃物(价值2500余元)逃跑,陈某紧追不舍。付某见路旁有一辆未熄火摩托车(价值5000元),车主正与人交谈,便推倒车主,自己骑上摩托车继续逃跑。3日后,车主在街上发现自己的摩托车和付某,欲将其扭送公安局,付某一拳将车主打伤,后经法医鉴定为轻伤。付某的行为构成()。

    • A、抢劫罪
    • B、抢夺罪
    • C、盗窃罪
    • D、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B,C,D

  • 第10题:

    15岁的刘某沾上不好习气,家里的生活费不足他的开销,遂决定入室盗窃。某日深夜潜入陈某家中盗窃,盗得现金若干和手机两部,准备离开时惊醒了陈某,陈某欲揪住刘某取回财物,扭打中刘某抓起桌上的水果刀朝陈某连刺几刀,陈某当场死亡。刘某的行为构成:()

    • A、构成抢劫罪一罪
    • B、构成盗窃罪和故意杀人罪,应数罪并罚
    • C、构成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应从一重处罚
    • D、构成故意杀人罪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某日,快递员陈某送货到李某家。按门铃超过15分钟仍不见响应,便敲门入室盗窃。正当陈某取得财物欲离开时,李某回家,陈某见状拨出匕首,将李某刺伤,然后逃离。事后,李某伤重死亡,陈某被抓捕归案。本案中,陈某犯了()。

    • A、故意杀人罪
    • B、盗窃罪
    • C、抢劫罪
    • D、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C

  • 第12题:

    单选题
    胡某与黄某长期保持同性恋关系,胡某创作同性恋题材的小说发表。后胡某迫于父母压力娶陈某为妻,结婚时陈某父母赠与一套房屋,登记在陈某和胡某名下。婚后,胡某收到出版社支付的小说版税10万元。此后,陈某得知胡某在婚前和婚后一直与黄某保持同性恋关系,非常痛苦。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5年真题]
    A

    胡某隐瞒同性恋重大事实,导致陈某结婚的意思表示不真实,陈某可请求撤销该婚姻

    B

    陈某受欺诈而登记结婚,导致陈某父母赠与房屋意思表示不真实,陈某父母可撤销赠与

    C

    该房屋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D

    10万元版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根据《婚姻法》第11条的规定,受胁迫的婚姻为可撤销婚姻。陈某受欺诈结婚不能撤销。
    B项,陈某父母的赠与是合同关系,目的是转移房屋的所有权,该意思表示的作出是真实的,与陈某受欺诈而登记结婚缔结身份关系无关。
    C项,《婚姻法解释(三)》第7条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18条第3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本题中,房屋登记在双方名下,故为夫妻共同财产
    D项,《婚姻法解释(二)》第12条规定,《婚姻法》第17条第3项规定的“知识产权的收益”,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所以婚后实际取得的10万元版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 第13题:

    陈某因为盗窃被警方控制,在审讯的过程中,陈某供述了自己两年前曾经抢劫过一个女孩的包包,里面共有300元现金。对于盗窃罪()。

    A.陈某是立功

    B.陈某是坦白

    C.陈某是自首

    D.陈某不属于上面任意一情况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张某出国前将家中祖传的一对花瓶交给胡某保管。几个月后,胡某突发心肌梗塞病故。胡某的女儿胡楠以为花瓶为其父所有,因办丧事需大笔现金,故将花瓶以合理价格卖给了朋友陈某。第二天,陈某依约交付了全款,并将花瓶取走。

    一年后,张某回国,到胡某家欲取走花瓶,得知胡楠已将花瓶卖给了陈某。

    问:

    (1)张某是否有权向陈某要回花瓶?为什么?

    (2)张某对胡楠是否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为什么?


    正确答案:

    (1)张某无权向陈某要回花瓶。(4分)

             理由:胡楠将花瓶卖给陈某卖给陈某,属无权处分行为。而陈某取得花瓶时是符合善意取得所有权条件的,故陈某已取得花瓶所有权。(5分)

            (2)张某对胡楠有权请求损害赔偿。(3分)

             理由:胡楠的无权处分行为使张某丧失了对花瓶的拥有权,损害了张某的权益。(3分)

     

     

     

     

  • 第15题:

    共用题干

    陈某为自己投保了人寿保险,受益人是其母胡某,已经交足了2年的保费,陈某意欲强奸某女时被某女用水果刀捅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保险公司可以解除保险合同
    B:保险公司有权不向胡某支付保险金
    C:保险公司应向陈某的合法继承人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
    D:保险公司应向胡某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

    答案:B,C
    解析:
    依《保险法》第27条第1款的规定,A选项中张某谎称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有权解除保险合同,并不退还保费,所以A选项不正确。依第2款规定,B选项中王某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有权解除保险合同,并不退还保费,所以B选项正确。依第3款规定,C选项中杨某以伪造的证明夸大损失程度,保险公司对虚报的部分不承担责任,对未虚报的部分仍应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无权解除保险合同,所以C选项不正确。依《保险法》第43条第2款规定,D选项中周某杀害被保险人未遂,丧失受益权,石某发生车祸死亡后,保险公司不能向周某支付保险金,应向石某的合法继承人支付保险金,所以D选项不正确。
    根据《保险法》第45条的规定,陈某因故意犯罪导致自身死亡,保险公司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所以B选项正确,投保人已交足2年保费,保险公司应退还其现金价值,保单的现金价值不是向保险合同的受益人支付,而是应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向被保险人的合法继承人支付,所以C选项正确。
    根据《保险法》第38条规定,C项错误,而AD两项并没有违反法律规定,所以是正确的。《保险法》第42条第(1)项规定,被保险人死亡后,没有指定受益人的,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的继承人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B项。中,刘某去世,保险公司应该向其继承人支付保险金,即李某及其儿女。
    《保险法》第62条规定:“除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者其组成人员故意造成本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保险事故以外,保险人不得对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者其组成人员行使代位请求赔偿的权利。”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认为保姆作为潘某的雇佣人员,属于家庭组成人员,因此保险人不能向其行使代位求偿权。
    依《保险法》第60条的规定,甲保险公司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后,在赔偿金额范围内有权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即甲保险公司有权在8万元的范围内行使代位求偿权,所以A选项正确。张某的损失并未被保险金完全填补,仍有2万元的部分未获得赔偿,因此张某有权在2万元的范围内要求肇事者赔偿,所以C选项正确。代位求偿权是财产保险中的制度,人身保险中没有代位求偿权制度。乙保险公司承担了赔偿责任后,无权向第三者追偿,所以B选项不正确。人身保险中,保险人支付了赔偿或者保险金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仍有权向第三者请求赔偿,本题中保险公司虽然支付了赔偿,张某仍有权要求肇事者足额赔偿,所以D选项正确。

  • 第16题:

    甲某晚潜入胡某家中盗窃贵重物品时,被主人发现甲夺门而逃,胡某也没有再追赶甲就躲在胡某家墙根处的草垛里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村长高某路过时,发现甲行踪诡秘,就对其盘问甲以为高某发现了自己昨晚的盗窃行为,就对高某进行打击,致其重伤关于甲的行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甲构成盗窃罪、故意伤害罪,应数罪并罚

      B.甲构成抢劫罪

      C.甲构成盗窃罪、故意伤害罪,应择一重罪处罚

      D.甲的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之间是牵连犯的关系


    答案:B,C,D
    解析:
    BCD。只有在盗窃中当场使用暴力的才转化为抢劫罪。甲的两个行为是分开的,另起犯意的,所以只有A正确。

  • 第17题:

    15岁的刘某沾上不好习气,家里的生活费不足他的开销,遂决定人室盗窃。某日深夜潜入陈某家中盗窃,盗得现金若干和手机两部,准备离开时惊醒了陈某,陈某欲揪住刘某取回财物,扭打中刘某抓起桌上的水果刀朝陈某连刺几刀,陈某当场死亡。刘某的行为构成:()

    A.构成抢劫罪一罪
    B.构成盗窃罪和故意杀人罪,应数罪并罚
    C.构成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应从一重处罚
    D.构成故意杀人罪

    答案:D
    解析:

  • 第18题:

    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2 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某,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
    B.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
    C.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预备行为
    D.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中止行为

    答案:A
    解析:
    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别是: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时.就是既遂。至于行为人是否最终达到了非法占有并任意处置该财物的目的,并不影响既遂的成立。本题中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枚价值2 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此时戒指已经在其控制之下,即其秘密窃取财物的行为已经实施完毕.符合盗窃罪的全部构成要件,成立盗窃既遂,故选项B说法错误。陈某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的行为是发生在盗窃犯罪既遂之后.因此不存在盗窃中止的情形,其将戒指扔回柜台只是属于被迫返还财物.而并不影响对其犯罪性质的认定。

  • 第19题:

    2013年上半年,常州地区多所高校连续发生多起高档自行车失窃案件。民警通过侦查,抓获了常州大学城园区某高校大三学生顾某某、南京某高校应届毕业生陈某、张某,并从顾某某租赁屋内缴获了14辆各种品牌的山地自行车。经审讯,三人交代:陈某、张某大学毕业后,认为打工来钱慢,就经常结伙窜至常州各大高校疯狂盗窃高档自行车,并在销赃过程中从网上结识了顾某某。后三人形成了默契,即由顾某某在自己的学校内或周边学校事先踩点,通过电话告诉陈某、张某哪个学校哪个部位有什么样的高档车,让他们去偷。得手后,由顾某某负责收购。事后由顾某某将自行车放在58同城网或赶集网上出售。半年来,他们结伙偷了几十辆高档自行车,涉案价值达数万元。2013年5月三人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同年7月被逮捕起诉,他们的人生道路上都将被留下违法犯罪记录。本案中,3个嫌疑人分别犯了什么罪()

    • A、3人均犯了盗窃罪
    • B、陈某、张某犯了盗窃罪,顾某某犯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 C、3人均犯了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 D、陈某、张某犯了盗窃罪,顾强犯了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陈某于某晚潜入胡某家中盗窃贵重物品时,被主人发现。陈某夺门而逃,胡某也没有再追赶。陈某就躲在胡某家墙根处的草垛里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村长高某路过时,发现陈某行踪诡秘,就对其盘问。陈某以为高某发现了自己昨晚的盗窃行为,就对高某进行打击,致其重伤。陈某构成盗窃罪、故意伤害罪,应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李某和陈某在商场盗窃衣服(价值200元),李某被抓获,陈某逃跑。经调查,公安机关对李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李某执行行政拘留7日时,陈某被抓获,交代了自己5个月前曾盗窃一辆自行车(价值200元),并与李某3个月前盗窃路面井盖,由于井盖太严实,没有盗窃成功。后经查证,陈某交代属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多个盗窃行为,对其多个盗窃行为应当分别决定,合并执行
    • B、对李某盗窃路面井盖公共设施的行为处行政拘留,待正在执行的行政拘留执行完毕后,再执行新的行政拘留
    • C、对李某盗窃路面井盖的行为应当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 D、对陈某可以从轻处罚

    正确答案:B,C,D

  • 第22题:

    吴某深夜潜入陈某家中盗窃,发现房间内有一十分名贵皮箱(内有现金10万元),怕拖动时惊动陈某,便扔到墙外。偶尔经过的孙某发现皮箱无人看管,便将其拿走据为已有。吴某环顾房内其他地方没有发现值钱东西后,来到院墙外,发现皮箱已不见踪影。对吴某和陈某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吴某成立盗窃罪(既遂),孙某无罪
    • B、吴某成立盗窃罪(未遂),孙某成立盗窃罪(既遂)
    • C、吴某成立盗窃罪(既遂),孙某成立侵占罪
    • D、吴某成立盗窃罪(未遂),孙某成立侵占罪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单选题
    某日,快递员陈某送货到李某家。按门铃超过15分钟仍不见响应,便敲门入室盗窃。正当陈某取得财物欲离开时,李某回家,陈某见状拨出匕首,将李某刺伤,然后逃离。事后,李某伤重死亡,陈某被抓捕归案。本案中,陈某犯了()。
    A

    故意杀人罪

    B

    盗窃罪

    C

    抢劫罪

    D

    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