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一般公共预算的结余资金,应当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第1题:
A.本级年度预算超收收入
B.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结余
C.专用基金结余
D.本级当年一般公共预算结余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指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保持年度间政府预算的衔接和稳定,()设置的储备性资金。
第6题:
由于发生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必须及时增加预算支出的,应当先动支(),当其不足支出的,各级政府再安排支出,属于预算调整的,列入预算调整方案。
第7题: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的结余资金,应当补充()。
第8题:
两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第9题: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各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第10题:
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
难以预见的开支
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补充本级预算周转金
第11题:
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
冲减赤字
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补充本级预算周转金
第12题:
各级预算预备费的动用方案,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提出,报上一级政府决定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有超收收入的,只能用于冲减赤字或者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的结余资金,应当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各级预算周转金由本级财政部门管理,不得挪作他用
第13题: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的结余资金,应当补充( )。
A.政府性基金
B.国有资本经营
C.社会保险基金
D.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一般公共预算连续结转()仍未用完的资金,应当作为结余资金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第17题:
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资金(含从2015年起由政府性基金预算转列一般公共预算的结转结余资金),除权责发生制核算事项外,结转()的资金,应当作为结余资金管理,全部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但调整用途的结转资金,其结转时间应按初次安排预算的时间计算,不得重新计算。已按权责发生制核算的事项最迟要在2016年底前使用完毕,地方规定时间更为提前的,从其规定
第18题:
根据《预算法》的规定,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设置的、用于本级政府调剂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额的资金是()
第19题:
根据预算法律制度的规定,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1%~3%设置预备费,用于()。
第20题:
预算周转金
一般公共预算的结余资金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预备费
第21题:
中央预算和有关地方预算中应当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扶助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社会建设事业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1%至5%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可以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
各级政府上一年预算的结转资金,应当在下一年用于结转项目的支出;连续3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应当作为结余资金管理
第22题: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可以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本级政府调剂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额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可以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有超收收入的,只能用于冲减赤字或者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的结余资金,应当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第23题:
政府性基金
国有资本经营
社会保险基金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