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毛哲的基本特征?
第1题:
第2题:
怎样理解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品德的发展具有以下的基本特点:
(1)品德发展的建构性
品德的发展既非单纯的个体成熟,也非后天学习的来,而是个体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而来。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随着个体承担社会角色机会的增多,个体的道德经验不断结构化,不断同化吸收和调整平衡新的道德经验,从而使个体的品德结构、品德水平产生新的质变,飞跃到新的发展水平。
(2)品德发展的顺序性
品德的发展遵循着由低级向高级的不变的、普遍的顺序阶段。除了严重的身心缺陷、短暂性的倒退外,品德发展的大体趋势总是向前移动的,品德既不能由高水平后退到低水平阶段,也不能逾越过中间阶段直接发展到高级阶段,这在一切文化中都是这样。文化和道德教育虽然可以加快、延缓或阻止个体道德发展,但决不能改变其阶段顺序。当然,也只有那些有顺序的、不可逆并能保持相当一段时间的品德变化才能称之为品德发展。
另外,品德发展的这种顺序性综合了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辩证统一。这其中既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飞跃,量变反映了品德发展中连续性的特点,而质变则反映了品德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3)品德发展的系统性
品德的发展在量变和质变的过程中仍呈现出系统性,这种系统性可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加以考察。横向上,每一个品德发展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一些与孤立的行为片段相应的道德观念的总和。同一阶段中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相互协调、制约,形成了一个结构上的整体。这是由品德心理结构的统一性所决定的。
纵向方面,品德发展的阶段形成一种不断分化和整合的系统。潜在的、高一级的品德水平总是要以原有的水平为基础得以建构;前一阶段的品德水平总是融汇或整合进下一阶段的发展中,并且为下一阶段所取代。这样,品德的发展就形成乐一个新旧整合的综合体。
(4)品德发展的不平衡性
道德品质的各个方面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这就造成了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关键期也称最佳时期,如果在此时给予适当的良性刺激、施以适宜的道德教育,会促使个体品德更好地发展;反之,则会限制个体品德的发展,甚至导致某种不可逆的品德发展缺失。
品德发展不平衡性的另一种情况是同一阶段的各品德结构不协调。如小学阶段的言行不一,其原因之一便是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之间发展的不均衡。
略
第3题:
怎样正确理解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第4题: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5题:
天涯海角游览中的“南天一柱”四字是由谁写的()
第6题:
怎样理解战略的基本特征?
第7题:
如何理解意境的基本特征。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将西哲印哲比喻成泰山
将西哲印哲比喻成大地
中国先哲不及西哲印哲
读西哲印哲书最为重要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纸张掉毛、掉粉的原因是什么?影响纸张掉毛、掉粉的因素都有哪些?分别是如何影响的?如何避免纸张的掉毛、掉粉?
第15题:
大小洞天游览区中“小洞天”三字是由谁书写的()
第16题:
怎样理解马哲的基本特征?
第17题:
影视画面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
第18题:
()摩诃末是如何而死的?
第19题: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