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五四宪法”改变了《共同纲领》的宪法体系结构。”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到目前为止出现过()部宪法。

    A.“五四宪法”

    B.“七五宪法”

    C.“七八宪法”

    D.“八二宪法”


    参考答案:ABCD

  • 第2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是( )。

    A.五四宪法
    B.共同纲领
    C.七五宪法
    D.七八宪法

    答案:A
    解析:
    本题属于宪法题目。
    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因其在1954年颁布,故称其为“五四宪法”。故正确,当选。
    B项,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且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故错误,排除。
    C项,七五宪法,指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错误,排除。
    D项,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经重新修改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三部宪法(因其在1978年颁布,故称其为“七八宪法”)。故错误,排除。

  • 第3题: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  )。
    A.1949年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
    C.1975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答案:B
    解析:
    解析: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宪法,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第4题:

    我国1982年宪法是在(  )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A.1949年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
    C.1975年宪法
    D.1978年宪法


    答案:B
    解析:
    解析:我国现行的1982年宪法是在1954年宪法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 第5题:

    新中国宪法中,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置于“国家机构”前的是()

    • A、共同纲领
    • B、1954年宪法
    • C、1978年宪法
    • D、1982年宪法

    正确答案:D

  • 第6题:

    为什么说《共同纲领》是一部起了临时宪法作用的宪法性文件?(《共同纲领》有何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1)由于制定《共同纲领》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由于《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及各项基本政策,并且由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因此,尽管《共同纲领》还不是一部正式宪法,但不管从内容上还是从法律效力上看都是具有国家宪法的特征,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它是建国初期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前时的政治基础和战斗纲领,对于巩固政权,加强法制,维护人民民主权利,以及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方面起着指导作用。
    (3)它的许多基本原则在制定1954年宪法时都得到了确认和进一步发展,因而在我国宪政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第7题:

    我国1982年宪法是在()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 A、1975年宪法
    • B、1954年宪法
    • C、1949年共同纲领
    • D、1978年宪法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上,将宪法草案提交全民讨论征求意见的宪法有()

    • A、1954年宪法
    • B、1978年宪法
    • C、1949年的共同纲领
    • D、1982年宪法

    正确答案:A,D

  • 第9题:

    毛泽东在宪法起草委员会上提出:“这个宪法,是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加上总路线,是过渡时期的宪法,大概可以管十五年左右。”下面的解读准确而全面的是()①“这个宪法”是指1954年宪法②强调了政治需求的意义与功能③是对《共同纲领》的继承和发展④该宪法属于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是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范例,是新中国宪法创制上的一次成功实践。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 C、《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 D、“五四宪法”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五四宪法和八二宪法要好于七五宪法和七八宪法?

    正确答案: 从内容上,五四宪法确认了国家在过度时期的总任务及其步骤,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性质,确认了相应的经济政策,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权利,真正确立了适合国情的国体、政体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和目标,大大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八二宪法在原则上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确认了今后国家根本任务、政治制度,确定改革开放,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同时更突出了人民主权的地位。它倡导改革,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古河社会关系的变化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增强了宪法的适应性和生命力,真正为社会主义建设而服务。而七五宪法则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并将公民权利和义务相合并,这都体现了宪法中极左的思想和错误,七八宪法虽修改了七五宪法的部分错误,但也仍然存在左倾错误,对文革并没有全盘否定。
    从历史上,五四宪法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型的产物,经过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土地改革的完成,是的国家的经济、政治趋于稳定,人们的思想也更为统一;八二宪法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真理标准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等为其奠定了正确的思想基础,同时国家改革开发提上日程,政治稳定的到一定恢复。而七五宪法属于文革的产物,不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在思想中也深深陷入左的泥潭;七八宪法制定与文革结束初期,华国锋上台,坚持两个凡是方针,经济、政治没有完全恢复,思想上仍然呈现左的错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五四宪法”改变了《共同纲领》的宪法体系结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 )。

    A.共同纲领

    B.1975年宪法

    C.1954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共同纲领》全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宪法性文件,而不是宪法。 1954年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即1954年宪法,它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 第14题: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   )。

    A、1949年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
    C、1975年宪法
    D、1978年宪法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我国1982年宪法是在(  )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A.1949年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
    C.1975年宪法
    D.I978年宪法


    答案:B
    解析:
    我国现行的1982年宪法是在1954年宪法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 第16题:

    下列有关我国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A、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共制定和颁布了5部宪法
    • B、现行宪法颁布后修改过4次
    • C、《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D、《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宪法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我国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体制形成于()。

    • A、1982年宪法
    • B、1954年宪法
    • C、1978年宪法
    • D、共同纲领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我国的现行宪法是五四宪法。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

    • A、共同纲领
    • B、1954年宪法
    • C、1975年宪法
    • D、1982年宪法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为什么说五四宪法和八二宪法要好于七五宪法和七八宪法?


    正确答案:从内容上,五四宪法确认了国家在过度时期的总任务及其步骤,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性质,确认了相应的经济政策,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权利,真正确立了适合国情的国体、政体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和目标,大大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八二宪法在原则上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确认了今后国家根本任务、政治制度,确定改革开放,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同时更突出了人民主权的地位。它倡导改革,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古河社会关系的变化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增强了宪法的适应性和生命力,真正为社会主义建设而服务。而七五宪法则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并将公民权利和义务相合并,这都体现了宪法中极左的思想和错误,七八宪法虽修改了七五宪法的部分错误,但也仍然存在左倾错误,对文革并没有全盘否定。
    从历史上,五四宪法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型的产物,经过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土地改革的完成,是的国家的经济、政治趋于稳定,人们的思想也更为统一;八二宪法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真理标准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等为其奠定了正确的思想基础,同时国家改革开发提上日程,政治稳定的到一定恢复。而七五宪法属于文革的产物,不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在思想中也深深陷入左的泥潭;七八宪法制定与文革结束初期,华国锋上台,坚持两个凡是方针,经济、政治没有完全恢复,思想上仍然呈现左的错误。

  • 第21题:

    ()是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范例,是新中国宪法创制上的一次成功实践。A.《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C.“五四宪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A、《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 C、“五四宪法”
    •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共同纲领》是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一部宪法性文件。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3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共同纲领》是一部起了临时宪法作用的宪法性文件?(《共同纲领》有何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1)由于制定《共同纲领》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由于《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及各项基本政策,并且由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因此,尽管《共同纲领》还不是一部正式宪法,但不管从内容上还是从法律效力上看都是具有国家宪法的特征,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它是建国初期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前时的政治基础和战斗纲领,对于巩固政权,加强法制,维护人民民主权利,以及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方面起着指导作用。
    (3)它的许多基本原则在制定1954年宪法时都得到了确认和进一步发展,因而在我国宪政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