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两相干波源的位相差为2π,则在波相遇的某点的振幅:()A、一定为两波源振幅之和B、一定为两波源振幅之差C、条件不是,无法确定D、一定为零”相关问题
  • 第1题:

    一平面余弦波波源的振动周期T=0.5s,所激起的波的波长λ=10m,振幅为0.5m,当t=0时,波源处振动的位移恰为正向最大值,取波源处为原点并设波沿x轴正向传播,此波的波动方程为( )。



    答案:C
    解析:
    沿x轴正向传播的平面余弦波波动方程为,代入各已知数据求得φ

  • 第2题:

    两列相干的平面简谐波振幅都是4cm,两波源相距30cm,相位差为π,在两波源连线的中垂线上任意一点P,两列波叠加后合振幅为:

    A. 8cm
    B. 16cm
    C. 30cm
    D. 0

    答案:D
    解析:
    合振幅最小,A = A1-A2 ,今波程差r2-r1=0。

  • 第3题:

    两列相干平面简谐波振幅都是4cm,两波源相距30cm,相位差为π,在波源连线的中垂线上任意一点P,两列波叠加后的合振幅为( )cm。

    A. 8 B. 16 C. 30 D. 0


    答案:D
    解析:
    提示:两波源相距在波源连线的中垂线上任意一点波程差为零,初相差为π。
    符合干涉减弱条件。

  • 第4题:

    相距为1.5倍波长的相干波源分别处在a和b处,它们在介质中产生的两列波的波长均为λ,振幅均为A。c是ab连线上b点外侧的任意一点。则a、b两波源发出的波到达c点时的相位差为(),C点体元的振幅()。


    正确答案:-3π;0

  • 第5题:

    当两列相干波在某处相遇,二者的波程差为()时,合成振幅最大。

    • A、4/λ
    • B、 2/λ
    • C、 λ
    • D、 2/3/λ 

    正确答案:C

  • 第6题:

    球面波自由传播时,整个波面上各次波源在空间某P点的合振动之振幅等于第一个半波带在P点产生的振动之振幅的()

    • A、1/2倍
    • B、1倍
    • C、2倍
    • D、4倍

    正确答案:A

  • 第7题:

    两个初相等的波源,分别由A B两点向C点无衰减的传播。波长为λ,AC=5λ/2,BC=10λ,则点处的振动一定:()

    • A、加强
    • B、减弱
    • C、振幅为零
    •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D

  • 第8题:

    两相干波源S1和S2的振动方程分别是y1=Acos(ωt+φ)和y2=Acos(ωt+φ+π)。S1距P点3个波长,S2距P点4.5个波长.设波传播过程中振幅不变,则两波同时传到P点时的合振幅是()。


    正确答案:2A

  • 第9题:

    设P点距两波源S1和S2的距离相等,若P点的振幅保持为零,则由S1和S2分别发出的两列简谐波在P点引起的两个简谐振动应满足什么条件?


    正确答案:两个简谐振动应满足振动方向相同,振动频率相等,振幅相等,相位差为π。

  • 第10题:

    单选题
    球面波自由传播时,整个波面上各次波源在空间某P点的合振动之振幅等于第一个半波带在P点产生的振动之振幅的()
    A

    1/2倍

    B

    1倍

    C

    2倍

    D

    4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两相干波源,频率为100Hz,相位差为π,两者相距20m,若两波源发出的简谐波的振幅均为A,则在两波源连线的中垂线上各点合振动的振幅为( )
    A

    -A

    B

    0

    C

    A

    D

    2A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两相干波源,频率为100Hz,相位差为π,两者相距20m,若两波原发出的简谐波的振幅均为A,则在两波原连线的中垂线上各点合振动的振幅为(  )
    A

    -A

    B

    0

    C

    A

    D

    2A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3题:

    两相干波源,频率为100Hz,相位差为π,两者相距20m,若两波源发出的简谐波的振幅均为A,则在两波源连线的中垂线上各点合振动的振幅为(  )。

    A、 -A
    B、 0
    C、 A
    D、 2A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两列相干平面简谐波振幅都是4cm,两波源相距30cm,相位差为π,在波源连线的中垂线上任意一点P,两列波叠加后的合振幅为( )cm。

    A.8
    B.16
    C.30
    D.0

    答案:D
    解析:

  • 第15题:

    两个初相相等的波源,分别由A 、B两点向C点无衰减的传播。波长为λ,AC=5/2λ,BC=10λ,则C点处的振动一定:()

    • A、加强
    • B、减弱
    • C、振幅为0
    •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下列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 A、 实际声场的波源是非均匀激发,波源中心振幅大,边源振幅小
    • B、 理想声场是脉冲波, 实际声场是连续波
    • C、 理想声场是连续波, 实际声场是脉冲波
    • D、 A和C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能够产生干涉现象的波称为相干波,它们的波源称为相干波源。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两列相干平面简谐波振幅都是4cm,两波源相距30cm,相位差为0,在波源连接线的中垂线上任意一点P,两列波叠加后的合振幅为()cm。

    • A、8
    • B、16
    • C、4
    • D、0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波产生干涉的条件是:()

    • A、波源的频率相同、振幅相同、波的传播方向相同
    • B、波源的频率相同、位相差恒定、波的传播方向相同
    • C、波源的频率相同、位相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
    • D、波源的位相差恒定、振幅相等、振动方向相同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能产生相干波的波源称为相干波源,相干波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是: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相同或相位差恒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单选题
    两相干波源,频率为100Hz,相位差为π,两者相距20m,若两波源发出的简谐波的振幅均为A,则在两波源连线的中垂线上各点合振动的振幅为(  )。[2016年真题]
    A

    -A

    B

    0

    C

    A

    D

    2A


    正确答案: C
    解析:
    当两相干波源发出的波在某一点的相位差∆Φ=Φ2-Φ1-2π(r2-r1)/λ为2π的整数倍时,合振动的振幅A=A1+A2;当为π的奇数倍时,合振动的振幅A=|A2-A1|。在波源连线的中垂线上,r2-r1=0,相位差∆Φ=Φ2-Φ1=π,故合振幅A=|A2-A1|=0。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A

     实际声场的波源是非均匀激发,波源中心振幅大,边源振幅小

    B

     理想声场是脉冲波, 实际声场是连续波

    C

     理想声场是连续波, 实际声场是脉冲波

    D

     A和C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若两波源()、振动方向相同、相差恒定,由这两个波源发出的波在空间相遇产生干涉现象。
    A

    频率相同

    B

    传播方向相同

    C

    传播速度相同

    D

    声压相同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