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黄连(味连)的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干燥根茎。
主要性状特征:根茎多簇状分枝,弯曲互抱,形似倒鸡爪状,习称“鸡爪黄连”。表面黄棕色,外皮剥落处显红棕色,粗糙,膨大结节处有较密的环纹;根茎中段有细瘦的节间,光滑如茎杆,习称"过桥杆",长1-4厘米。质坚硬,折断面不平坦,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金黄色,放射状排列,射线有裂隙,髓部红棕色,有时中空。气微,味极苦。
黄连粉末的主要显微特征:1.石细胞鲜黄色,类方形、类圆形或类多角形,可见层纹,孔沟明显。 2.韧皮纤维和木纤维均为鲜黄色。 3.导管主要为孔纹导管;4.淀粉粒多单粒,复粒少数,2-4分粒复合而成。5.鳞叶表皮细胞绿黄色或黄棕色, 壁微波状弯曲, 或呈连珠状增厚。
主要化学成分: 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小檗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巴马汀、药根碱等;酚性成分有阿魏酸、绿原酸等。
功效为:性寒,味苦。能清热燥湿,泻火泻火解毒。
更多“请写出黄连(味连)的来源、主要性状和粉末显微特征、主要化学成分及功效。”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生药粉末的显微特征中有石细胞的是()。

    A.味连

    B.雅连

    C.云连

    D.白芍

    E.川乌


    参考答案:ABE

  • 第2题:

    简述当归的性状、粉末显微鉴别要点及功效。


    参考答案:性状鉴别:药材略呈圆柱形,主根(程归身)粗短,根头部膨大(称归头),钝圆;支根(称归尾)数条,多扭曲,全体称“全归”。表面黄棕色,横长皮孔,质软,断面横白色,皮部厚,具油点,形成层环状,显黄棕色,香气浓郁,味甘辛、微苦。
    粉末:纺锤形薄壁细胞(壁上有斜格状纹理),含淀粉粒、油室及油管碎片。
    功效:性温,味甘、辛。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 第3题:

    简述甘草的来源、性状、显微、成分和功效方面。


    正确答案: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根呈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有时外皮呈鳞片状剥裂而露出黄色内皮。气微,味甜而特殊。
    粉末中有晶纤维、方晶、具缘纹孔导管棕红色的木栓细胞。
    主含三萜类皂苷,主为甘草甜素;甘草苷、异甘草苷等黄酮类化合物。
    性平,味甘。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 第4题:

    天麻来源、性状鉴别要点、横切面显微特征及主要成分是什么?请列举2种常见的伪品?


    正确答案: 天麻来源:天麻来源于兰科植物赤箭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
    性状鉴别要点:
    (1)块茎呈长椭圆形,扁缩而稍弯曲;
    (2)表面黄白色至淡黄色,有多轮点状突起的横环纹;
    (3)顶端有残留茎基(春麻),或为红棕色鹦哥嘴状顶芽(冬麻);
    (4)末端有圆盘状疤痕,质坚实,角质样。
    横切面显微特征:
    (1)表皮有时残存
    (2)中柱大,维管束散列,周韧型,木质部有数个导管。髓部细胞类圆形,具纹孔。
    (3)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并含长圆形或类圆形多糖团块或颗粒,这些团块或颗粒在加工过的天麻根茎中呈糊化状态。
    化学成分:主含天麻苷(天麻素,gastrodin)及其苷元(对羟基苯甲醇)、派立辛(parishin)、天麻醚苷(gastrodioside)。(任一种即可)
    天麻常见的伪品:紫茉莉科紫茉莉、菊科大丽菊、茄科马铃薯等(任写2种)。

  • 第5题:

    试述商品黄连的种类、原植物来源、主要的有效成分以及粉末鉴定特征?


    正确答案: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味连来源于黄连的干燥根茎,雅连来源于三角叶黄连的干燥根茎,云连来源于云连的干燥根茎。
    主要的有效成分有小檗碱、无机元素、酚类物质如阿魏酸、绿原酸。
    粉末鉴定特征:1、石细胞类圆形、方形、多角形;2、中柱鞘纤维;3、木纤维细长;4、木薄壁细胞不规则形;5、鳞叶表皮细胞;6、具网纹、孔纹导管;7、多单淀粉粒。

  • 第6题:

    味连、雅连、云连三者在性状,显微组织构造方面有哪些区别?


    正确答案: 性状方面:味连多分枝,形似鸡爪,有“过桥”;雅连多为单枝,“过桥”较长;云连细小,多为单枝,弯曲呈钩状,形如蝎尾,无“过桥”。
    组织构造方面:味连皮层、中柱鞘有石细胞;雅连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有石细胞;云连整个组织无石细胞。

  • 第7题:

    写出麻黄的来源及其粉末的主要显微特征。


    正确答案: 麻黄来源于草麻黄、木贼麻黄和中麻黄。
    粉末特征为:
    1.气孔 特异,内陷,保卫细胞侧面观似电话听筒状;
    2.有嵌晶纤维;
    3.导管分子端壁斜面相接,接触面具多数穿孔,形成特殊的麻黄式穿孔板。

  • 第8题:

    味连、雅连、云连三种商品药材在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特征上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⑴ 来源及产地: 味连、雅连、云连分别为毛莨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三角叶黄连C.deltoidea 、云南黄连C.teeta的干燥根茎。 味连主产于四川、湖北;雅连主产于四川;云连主产于云南及西藏。
    ⑵ 性状鉴别:
    味连 多分枝,集聚成簇,形如鸡爪。表面黄褐色,节密生,节间膨大,呈连珠状,并有须根或须根痕,部分节间平滑,习称“过桥”。味极苦。
    雅连 多单枝,略呈圆柱形,两端膨大似蚕形。“过桥”较长。
    云连 多为单枝,较细小,弯曲呈钩状,无“过桥”。
    ⑶ 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 味连 皮层较宽,有石细胞散在,单个或成群;髓部均为薄壁组织,无石细群。 雅连 皮层及髓部均有多数石细胞群。
    云连 皮层及髓部均无石细胞。

  • 第9题:

    问答题
    天麻来源、性状鉴别要点、横切面显微特征及主要成分是什么?请列举2种常见的伪品?

    正确答案: 天麻来源:天麻来源于兰科植物赤箭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
    性状鉴别要点:
    (1)块茎呈长椭圆形,扁缩而稍弯曲;
    (2)表面黄白色至淡黄色,有多轮点状突起的横环纹;
    (3)顶端有残留茎基(春麻),或为红棕色鹦哥嘴状顶芽(冬麻);
    (4)末端有圆盘状疤痕,质坚实,角质样。
    横切面显微特征:
    (1)表皮有时残存
    (2)中柱大,维管束散列,周韧型,木质部有数个导管。髓部细胞类圆形,具纹孔。
    (3)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并含长圆形或类圆形多糖团块或颗粒,这些团块或颗粒在加工过的天麻根茎中呈糊化状态。
    化学成分:主含天麻苷(天麻素,gastrodin)及其苷元(对羟基苯甲醇)、派立辛(parishin)、天麻醚苷(gastrodioside)。(任一种即可)
    天麻常见的伪品:紫茉莉科紫茉莉、菊科大丽菊、茄科马铃薯等(任写2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Radix et Rhizoma Khei来源于蓼科植物,请简述根茎横切面显微特征,主要化学成分及理化鉴别方法。

    正确答案: (一)横切面显微特征:
    1.木栓层与皮层大多已除去,韧皮窄
    2.形成层环明显。(1分)
    3.髓宽广,散在有多数外木式异型维管束(星点);
    4.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
    (二)化学成分:蒽醌苷类衍生物,包括蒽醌,蒽酚,蒽酮类以及它们的苷类。(任意一种即可)
    (三)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少量,进行微量升华,得黄色针状结晶(羟基蒽醌类反应)。
    2.Borntrager反应:取本品粉末约0.2克,加入10%硫酸10 ml与氯仿10ml,回流15min,放冷,分取氯仿层,加氢氧化钠试液5ml,振摇,碱液层显红色。(游离蒽醌成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肉桂在来源、鉴别特征、化学成分及性味功效方面的特征。

    正确答案: 来源: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sia  Presl 的干燥树皮。
    性状特征: “企边桂”浅槽状,“油桂筒”多呈筒状,外表面灰棕色,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色斑纹;内表面红棕色,略平坦,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色而粗糙,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之间有1条黄棕色的线纹。气香浓烈,味甜、辣。
    显微特征:横切面皮层散有石细胞及分泌细胞。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外侧伴纤维束,石细胞通常外壁较薄。韧皮射线宽1~2列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纤维常2~3个成束;油细胞随处可见。
    粉末红棕色。①纤维大多单个散在,长梭形,纹孔不明显。②石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壁厚,有的一面菲薄。③油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 ④草酸钙针晶细小,散在于射线细胞中。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另含二萜类化合物桂二醇萜、乙酰桂二萜醇、肉桂萜醇等。
    性味功效:性大热,味辛、甘。属于温里药。补火助阳,引火归原,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请写出黄连(味连)的来源、主要性状和粉末显微特征、主要化学成分及功效。

    正确答案: 黄连(味连)的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干燥根茎。
    主要性状特征:根茎多簇状分枝,弯曲互抱,形似倒鸡爪状,习称“鸡爪黄连”。表面黄棕色,外皮剥落处显红棕色,粗糙,膨大结节处有较密的环纹;根茎中段有细瘦的节间,光滑如茎杆,习称"过桥杆",长1-4厘米。质坚硬,折断面不平坦,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金黄色,放射状排列,射线有裂隙,髓部红棕色,有时中空。气微,味极苦。
    黄连粉末的主要显微特征:1.石细胞鲜黄色,类方形、类圆形或类多角形,可见层纹,孔沟明显。 2.韧皮纤维和木纤维均为鲜黄色。 3.导管主要为孔纹导管;4.淀粉粒多单粒,复粒少数,2-4分粒复合而成。5.鳞叶表皮细胞绿黄色或黄棕色, 壁微波状弯曲, 或呈连珠状增厚。
    主要化学成分: 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小檗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巴马汀、药根碱等;酚性成分有阿魏酸、绿原酸等。
    功效为:性寒,味苦。能清热燥湿,泻火泻火解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川穹的性状、显微鉴别要点及主要化学成分。


    参考答案:性状鉴别: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小油点(油室),可见波状环纹(形成层)。有特异浓郁的香气,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①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②皮层狭窄;③韧皮部较宽广;④形成层环成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⑤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单列或排成“V”字形;⑥髓部较大;⑦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室;⑧薄壁细胞中富含淀粉粒。有的含类圆形或类簇晶状草酸钙晶体。
    粉末淡黄棕色或灰棕色。①草酸钙晶体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②导管细小,主为螺纹;③木纤维长梭形,纹孔及孔沟细密;④偶见油管及油室碎片;⑤淀粉粒小而多;⑥木栓细胞深黄色,壁薄,常多层重叠。
    成分:①挥发油;②含氮化合物,如川穹嗪等;③内酯类化合物,如藁本内酯等。川穹嗪是川穹的主要有效成分,有增加冠脉流量、抗心肌缺血作用,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作用。

  • 第14题:

    显微镜卜观察人参粉末中含有草酸钙簇晶、导管等特征是()

    A来源鉴定

    B性状鉴定

    C显微鉴定

    D理化鉴定

    E生物鉴定


    C

  • 第15题:

    Radix et Rhizoma Khei来源于蓼科植物,请简述根茎横切面显微特征,主要化学成分及理化鉴别方法。


    正确答案: (一)横切面显微特征:
    1.木栓层与皮层大多已除去,韧皮窄
    2.形成层环明显。(1分)
    3.髓宽广,散在有多数外木式异型维管束(星点);
    4.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
    (二)化学成分:蒽醌苷类衍生物,包括蒽醌,蒽酚,蒽酮类以及它们的苷类。(任意一种即可)
    (三)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少量,进行微量升华,得黄色针状结晶(羟基蒽醌类反应)。
    2.Borntrager反应:取本品粉末约0.2克,加入10%硫酸10 ml与氯仿10ml,回流15min,放冷,分取氯仿层,加氢氧化钠试液5ml,振摇,碱液层显红色。(游离蒽醌成分)

  • 第16题:

    简述肉桂在来源、鉴别特征、化学成分及性味功效方面的特征。


    正确答案:来源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
    性状特征“企边桂”浅槽状,“油桂筒”多呈筒状,外表面灰棕色,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色斑纹;内表面红棕色,略平坦,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色而粗糙,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之间有1条黄棕色的线纹。气香浓烈,味甜、辣。
    显微特征横切面皮层散有石细胞及分泌细胞。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外侧伴纤维束,石细胞通常外壁较薄。韧皮射线宽1~2列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纤维常2~3个成束;油细胞随处可见。
    粉末红棕色。①纤维大多单个散在,长梭形,纹孔不明显。②石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壁厚,有的一面菲薄。③油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④草酸钙针晶细小,散在于射线细胞中。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另含二萜类化合物桂二醇萜、乙酰桂二萜醇、肉桂萜醇等。
    性味功效性大热,味辛、甘。属于温里药。补火助阳,引火归原,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 第17题:

    黄连、黄柏粉末显微特征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相同点:均具有木栓层细胞,射线细胞,石细胞,淀粉粒等。
    不同点:黄连皮层较宽,中柱鞘纤维成束,维管束外韧型环列,木质部细胞木化,具有鳞叶表皮细胞,导管等。黄柏皮层较窄,草酸钙方晶较多,具有纤维及晶纤维,黏液细胞,筛管等。

  • 第18题:

    简述下列生药的主要粉末显微鉴别特征:麻黄、肉桂、半夏、甘草、黄柏、大黄、厚朴、黄芪、五味子。


    正确答案: 麻黄
    (1)气孔特异,下陷,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筒状
    (2)纤维细长,外壁布满草酸钙砂晶和方晶,形成嵌晶纤维;
    (3)导管分子端壁斜面相连,端壁具多个圆形穿孔,称麻黄式穿孔板。
    肉桂
    1)纤维长梭形,多单个。
    2)石细胞壁常三面增厚。
    3)油细胞类圆或长圆形。
    4)射线细胞含草酸钙小针晶。
    半夏
    1)淀粉粒极多,单粒类球形或圆多角形,脐点裂隙状、人字状、三叉状或星状复粒2-8分粒组成。
    2)草酸钙针晶多,散在或成束存在于椭圆形粘液细胞中。
    3)螺纹导管。
    甘草
    淡棕黄色
    ①晶纤维细长,成束或分离,壁极厚,微木化。含晶细胞壁增厚。
    ②木栓细胞棕红色,壁薄,微木化。
    ③具缘纹孔导管较大。
    ④淀粉粒,草酸钙方晶多见,直径30μm,射线细胞。
    黄柏
    ① 石细胞鲜黄色,有的分枝,枝端锐尖。
    ② 纤维成束,晶鞘纤维周围的含晶细胞壁不均匀木化增厚,方晶密集。
    ③ 黄色粘液细胞多单个散离,遇水渐膨胀。有时胀裂,胞腔可见无定形粘液。
    大黄:
    根茎粉末:棕黄色
    1)大型的草酸钙簇晶,棱角大多短钝。
    2)大型的网纹导管多,非木化。
    3)淀粉粒众多,脐点大多星状。
    厚朴
    1)石细胞众多,有的呈不规则分枝状。
    2)纤维常成束,壁极厚。
    3)油细胞类圆、椭圆形,含黄棕色油状物。
    4)偶见小草酸钙方晶。
    黄芪
    1)纤维多成束,细长,壁厚。
    2)木栓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垂周壁薄,有的细波状弯曲。
    3)具缘纹孔导管分子甚短,纹孔呈椭圆形、类方形,排列紧密。
    4)石细胞稀小,呈类三角形或类方形。
    5)淀粉粒较多,单粒类圆形、椭圆形或类肾形。复粒由2-4分粒组成 。
    五味子
    1)种皮外表皮石细胞表面观多角或长多角形,孔沟极细。
    2)种皮石细胞呈类多角形、不规则形,纹孔较大而密。
    3)果皮外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有油细胞散在。

  • 第19题:

    简要说明味连、雅连和云连的来源、性状和显微方面最主要的区别。


    正确答案:1、来源:都来源于毛茛科植物,味连来源于黄连的干燥根茎,雅连来源于三角叶黄连的干燥根茎,云连来源于云连的干燥根茎。
    2、性状:味连多分枝,聚集成簇,形如鸡爪,表面粗糙,有“过桥”。雅连多单枝,微弯曲,“过桥”
    较长,顶端有残茎。云连多单枝,弯曲呈钩状,较细小,“过桥”较短。
    3、显微特征:味连和雅连的皮层、中柱鞘部位均有石细胞散在,雅连髓部含石细胞,而云连不含。

  • 第20题:

    试述麻黄的来源、性状、显微构造特征的主要区别。


    正确答案: 性状鉴别药材
    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上有膜质鳞叶;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
    中麻黄:多分枝。节上膜质鳞叶裂片3(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木贼麻黄:较多分枝,无粗糙感。膜质鳞叶裂片2(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
    饮片麻黄:呈圆柱形的段。外表面淡黄绿色至黄绿色,粗糙,有细纵脊线,节上有细小鳞叶。切面中心显红黄色。气微香,味涩、微苦。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草麻黄:
    ①表皮细胞外被厚的角质层;脊线较密,有蜡质疣状突起,两脊线间有下陷气孔。
    ②下皮纤维束位于脊线处,壁厚,非木化。
    ③皮层较宽,纤维成束散在。
    ④中柱鞘纤维束新月形。
    ⑤维管束外韧型,8~10个。
    ⑥形成层环类圆形。
    ⑦木质部呈三角状。
    ⑧髓部薄壁细胞含棕色块;偶有环髓纤维。
    ⑨表皮细胞外壁、皮层薄壁细胞及纤维均有多数微小草酸钙砂晶或方晶。
    中麻黄:
    ①维管束12~15个。
    ②形成层环类三角形。
    ③环髓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
    木贼麻黄:
    ①维管束8~10个。
    ②形成层环类圆形。
    ③无环髓纤维。
    粉末草麻黄:棕色或绿色。
    ①表皮细胞呈类长方形,外壁布满颗粒状细小晶体;气孔特异,内陷,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听筒形;角质层极厚,常破碎,呈不规则条块状,有的呈乳头状突起。
    ②纤维木化或非本化,狭长,壁厚,胞腔不明显,壁上附有众多细小的砂晶和方晶。
    ③棕红色块状物不规则形。

  • 第21题:

    问答题
    请写出天麻的来源、主要性状和显微特征、主要化学成分及功效、常见的伪品。

    正确答案: 来源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主要性状特征
    (1)本品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
    (2)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
    (3)顶端有红棕色鹦哥嘴状顶芽(冬麻)或残留茎基(春麻);另端有圆脐形疤痕。
    (4)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气微,味甘、微辛。
    主要显微特征
    本品横切面下皮由2-3列切向延长的栓化细胞组成。皮层为10数列多角形细胞,较老块茎皮层与下皮相接处有2-3列椭圆形厚壁细胞,木化,纹孔明显。中柱大,散列小型周韧维管束。
    粉末黄白色至黄棕色。
    ⑴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25-93μm。
    ⑵螺纹、网纹及环纹导管直径8-30μm。
    ⑶用醋酸甘油装片含糊化多糖类物,遇碘液显棕色或淡紫色。
    主要化学成分含天麻苷(天麻素)、天麻苷元(对羟基苯甲醇)、香草醇等。功效为能平肝息风、止痉。
    常见混伪品有马铃薯块茎的加工品、紫茉莉根的加工品、大丽菊根的加工品和菊科植物羽裂蟹甲草和双面蟹甲草块茎的加工品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甘草的来源、性状、显微、成分和功效方面。

    正确答案: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根呈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有时外皮呈鳞片状剥裂而露出黄色内皮。气微,味甜而特殊。
    粉末中有晶纤维、方晶、具缘纹孔导管棕红色的木栓细胞。
    主含三萜类皂苷,主为甘草甜素;甘草苷、异甘草苷等黄酮类化合物。
    性平,味甘。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味连、雅连、云连三种商品药材在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特征上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1、来源:都来源于毛茛科植物,味连来源于黄连的干燥根茎,雅连来源于三角叶黄连的干燥根茎,云连来源于云连的干燥根茎。
    2、产地:味连主产四川石柱县,雅连主产四川洪雅、峨眉等地,云连主产云南德钦、碧江。
    3、性状:味连多分枝,聚集成簇,形如鸡爪,表面粗糙,有“过桥”。雅连多单枝,微弯曲,“过桥”较长,顶端有残茎。云连多单
    枝,弯曲呈钩状,较细小,“过桥”较短。
    4、显微特征:味连和雅连的皮层、中柱鞘部位均有石细胞散在,雅连髓部含石细胞,而云连不含石细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试述商品黄连的种类、原植物来源、主要的有效成分以及粉末鉴定特征?

    正确答案: 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味连来源于黄连的干燥根茎,雅连来源于三角叶黄连的干燥根茎,云连来源于云连的干燥根茎。
    主要的有效成分有小檗碱、无机元素、酚类物质如阿魏酸、绿原酸。
    粉末鉴定特征:1、石细胞类圆形、方形、多角形;2、中柱鞘纤维;3、木纤维细长;4、木薄壁细胞不规则形;5、鳞叶表皮细胞;6、具网纹、孔纹导管;7、多单淀粉粒。
    解析: 暂无解析